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及高校学生和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人才是促进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现阶段要想实现我国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培养"新思想"的人才,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本文从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原则及阅读其他有关文献后,找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主题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我们对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展开调查,探索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逻辑关联,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梦”的提出是这个时代的伟大事件,它不仅是对一直以来中国全体国民梦想的一个总结,而且高屋建瓴地为当代青年对于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便是全体中国人最大的“中国梦”,它包括了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科学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等诸多的内容,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体系。社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统一思想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中国梦”的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正是这些年轻人担负着建设伟大祖国的历史使命,他们便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本文对“中国梦”的概念、含义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所起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学术话语体系提出明确要求。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着危机,出现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现实的情况。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其构建路径三个方面来谈了如何重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高校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其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思想保障。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必须要对思想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要在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下展开。下面本文主要从思想内涵、价值维度、责任要义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以"中国梦"为引导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已然成为备受关注的政治主流话语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上重要且具潜能的知识群体,承担着践行“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当前,受西方文化渗透的影响,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某些不足和缺陷,而“中国梦”的提出正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通过提升师资水平,加强教育引导,构筑实践平台,利用新型媒体,树立先进典型等途径,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学习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呼唤梦想教育,梦想教育成为当下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梦想教育,不仅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且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每一个中国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大学生"中国梦"的构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有机统一的关系,把"中国梦"的实现有机融合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当中去,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凸显时代性、体现主动性、提高实效性四位一体,以学生为中心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基本原则。通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制度和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和创新教育手段等路径来实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构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也应该积极将“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其途径体现在要把“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在上述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知,对中国精神的认同,进而凝聚力量,激发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为通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可能,由此引发了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社会转变期的尖锐对立.但事实上,它们是互动、辨证的关系.在现阶段,我们应积极甄别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内涵、关系,剖析它们的现状与走向,以形成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文学,同样如此.无论通俗与精英,都应在时代急流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析儒家文化对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文章对民族性格、价值标准、伦理观念、教育观念进行浅析,以改善体育运动健康发展之文化背景,促进体育运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以解释学的理路,对理学崛起过程中的问题意识进行了具体考察,依次分析了古文运动、经学复苏与理学奠基三个阶段思想先驱的致思趋向,从而认为超越追求与现实关怀如何统一的问题就是理学的问题意识,也是推动理学发展、演变乃至分化的基本坐标.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一超越追求与现实关怀如何统一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把握理学并借以推陈出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生命道德中“真善美”价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诞生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得到了完善性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的生命道德精神赋予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追寻生命真善美的意义。生命本能的自然体现与自我超越、生命权利与生命价值的伦理维护和生命力量的丰盈与美的展现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得到了体现。人类对真善美的求索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不同运动项目对老年人心肺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性别、长期参加不同项目锻炼老年人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和肺通气功能进行测试对比.研究结果: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锻炼对降低SP的作用大于DP,男子SP下降的幅度大于女子,而女子DP下降的幅度大于男子.男子长跑组的HR是最低的,男女舞蹈组的SP最低.各锻炼组肺通气功能排列的顺序为:舞蹈组、长跑组、太极拳组.体育锻炼对老年女子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不如男子大.研究表明,老年人健身锻炼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健身项目的选择和运动量特别是运动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6.
唐代夹城建置,至玄宗时期大盛,通过禁中宫门与复道互相联络,三宫防卫与政治构成管理的整体。夹城于武后时期已在上阳宫启用,玄宗经历重重复杂政治而得位,宫廷护卫的安全意识更为强烈。夹城除方便君主游幸与潜逃之外,且有监察诸王的功能,宦官作为帝王耳目,在夹城内外的活动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17.
红细胞的功能是转运氧,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其功能密不可分,运动训练会造成红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是影响红细胞功能和破坏增加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大鼠进行7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运动引起大鼠红细胞中刺状细胞显著增多,异常率显著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是引起运动大鼠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过7周中药干预同样运动大鼠的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刺状细胞数显著降低,表明中药干预有利于改善运动大鼠红细胞形态以及功能,对减少运动造成的红细胞破坏、维持血红蛋白浓度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和江泽民关于党的生命的两个命题是中国共产党生命观的集中体现,两大命题是密切联系和一脉相承的科学结论。研究和落实党的生命观对党的生存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坚持党的性质,就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牢牢把握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不可动摇的阶级基础,从而增强党的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元散曲的时代旋律与元代文人的生命感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存元散曲中写得最多的题材可分为四类怀古、叹世、隐逸和情爱.这四大主题形成元散曲的时代旋律.元代文人在思考现实时习惯于以历史为参照物,以古探今,寻求生存的最佳方式.他们对历史人物屈原、陶渊明、韩信、伯夷等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元散曲叹世之作普遍流露出一种仕途险恶的意识,表现出对功名富贵的否定.在对现实和历史的观照中,元代文人认为人生最高的生存境界是“适意”,倘佯山水,留连诗酒,沉醉情爱是“适意”的最好方式.这使得元散曲中隐逸和情爱之作最耀人眼目.可以看出,怀古、叹世、隐逸、情爱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