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里要形成普遍的公民法律信仰,除了要完善法治建设以外,还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创造严格遵守法律的社会文化氛围,通过不断推进法活文化建设、严格限制公权等措施促成公民养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格教育的核心之一,面对人格缺失所造成的丧失理想和丧失信仰,应该用科学标准去体现人格教育的社会价值,认清人格教育的基础和条件,在全体社会成员中通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推广人格教育,纠正人格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3.
法律信仰是推进中国法治进程的强大内驱力,但目前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法律信仰的缺失已严重地阻碍了法治化进程。因此,欲保证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农民的法律信仰,为农村法治的实现提供内在的精神要件。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是法治的灵魂,它以一种集体性的、自觉的理性,监督并制约着法治国家能够更好地促进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法治国家的建立,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公民意识是中国法治之软肋,中国法治的突破口在于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内在信仰。为此,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伦理建设;在法律伦理价值观中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法治理念,更要彰显中华民族固有的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律伦理价值观,真正做到立法为民、司法为民和执法为民;最后,要加强社会成员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是社会生活民主与法治的一个窗口,该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公众参与成为环境法律的一项原则已有数年,相关法律法规也已出台实施。但是从实践来看,公众参与现状却没有达到法律与社会预期,表现在立法上公众参与的实施细则缺乏,环境信息公开流于形式,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缺失,公民的环境责任意识不强等。我们根据我国当前环境公众参与的不足,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公民自身等角度,对完善该原则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实然"状态的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难题,以及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等现象和原因,表明公民的人格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人格是一个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它是个体人独特的心性结构、动力组织和对环境的反应模式及精神素质。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品行、智慧与意志力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的魅力,这是个体人在生产实践、交往实践和学习实践中文化与人的心灵互动的产物。传统伦理在公民人格建构中的应用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公民人格的灵魂——理想、信仰与意义世界的建构。建构公民人格必须回到传统,检视我们自己的生命存在,重视开发和利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充分开掘和利用中西方人格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言论自由是现代法制社会中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各国宪法都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确定和保障.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自由言论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和表现形式.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虚拟的表达途径行使言论自由更容易引发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虽然我国宪法中对言论自由已有所规定,但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的无限扩张与政府对网络环境下各种有害和违法言论的控制能力有限,网络环境下的公民言论自由的保障与限制成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法律问题.因此,加强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规制是现代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一些民办高校中,学生违法甚至犯罪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少数大学生身上,法治观念淡薄乃至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学校法治教育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因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人治向法治社会转型,法治作为完善的社会管理模式,为人类所追求,而法治之法要有伦理底蕴,法律才能成为善良公民的大宪章。我国刑法中正当防卫制度的确定,确有有利于弘扬社会正义,惩恶扬善,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面,但是它还存在着不少伦理缺憾,应从立法和司法二个方面进行完善,才能体现关爱生命、合乎人情,给人温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运动员商事人格权的法律保护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商事人格权是运动员的基本民事权利,具有人身依附性和财产性。我国体育法对运动员商事人格权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发生纠纷时缺少法律上的救济渠道。依据现实问题和立法不足的现状提出相应建议,从法律上保护运动员的商事人格权。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被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法制不健全,运动员人格权保护出现真空,提出应加强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法律监督;用法律手段明确运动员商业开发办法;尽快出台体育仲裁制度,完善体育法。  相似文献   

13.
人类具有先天的暴力基因,但各民族个性不同,暴力基因的显现就存在程度差异。古罗马人以残酷的角斗长期延续而著名,除却暴力基因因素外,宗教祭祀、好斗性格、享乐至上、自然法精神、合法暴力思维等民族个性是角斗兴起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在我国落地生根并不断与我国法学教育方式相互融合,成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但诊所法律教育的理念还亟待普及、法律诊所的经费和师资匮乏需要解决、诊所案源需要拓展、诊所学生的准律师身份有待明确,同时法律诊所亦需加强对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关于离婚法定条件的探讨贯穿于我国婚姻法发展的整个过程。从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到1980年婚姻法的重新制定,乃至2001年婚姻法的修订,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但探索的结论并没有很大的突破,仍是将离婚法定条件定为感情或婚姻破裂的单一标准。出于完善我国婚姻立法中的法理基础的需要,笔者以为应在我国婚姻立法中确立混合标准的离婚法定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运动员商事人格权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其行使过程中遇到各种风险,如违反平等权、违反公平权、违反契约、违反社会公德等带来的法律风险,由于缺少规避风险的途径和措施,造成合法利益难以获得,甚至承担赔偿责任。学术界虽已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研究成果较少。通过文献研究与现实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措施,为保护运动员商事人格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了体育权利的法律属性和实现条件,调查了中外对体育权利法律保障的现状,重点从社区、高校、法律、政府、公民自身等层面,对我国城市社区市民体育权利实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应该和谐互动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可以保障市民体育权利的实现,并兢实现过程提出若干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格评鉴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本文从人格自身的特点、测验的性质及信度效度、被试的动机、态度,主试的情绪、能力等几方面对人格评鉴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浅析国外体育法制建设对完善我国体育法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体育法制的比较,结合我国现阶段体育立法的现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为加强我国体育法制建设完善我国体育法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个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325名体育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个性存在着极为相似的特征,同时由于专业定向教育,不同总体又表现出各自所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