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通过等位基因酶的生化多态性可以发现小鼠DNA的序列多态性,为人类疾病基因鉴定和动物实验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动物基因库,为科研工作提供宝贵资源。方法 应用国产生化标记检测试剂盒,采用遗传生化检测方法,对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自主培育的近交系小鼠进行Akp-1(碱性磷酸酶-1)等二十五个生化位点标记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14种仲彬草属Kengyilia植物的种间关系。对34个OPRON公司十聚体随机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20个(58.8%)能产生多态性。14个引物产生的112个DNA片断,用于计算种间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在NTSYS程序中利用UPGMA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1)14个Kengyilia物种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2)青藏高原的物种与新疆的物种 的RAPD变异极大;(3)形态相似、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聚类在一起;(4)RAPD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等分析结果一致。RAPD分析方法将为Kengyilia系统分类提供DNA水平上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微卫星遗传标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照者的13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关联区域。方法在13号染色体上间隔约10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1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例正常对照者组成的DNA混合样本分别进行了基因扫描及分型。经过卡方(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每个等位基因蜂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13S265(13q31.3)位点患者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山东半岛东部人群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3号染色体上存在与本病的关联位点。  相似文献   

4.
肿瘤被认为是一种细胞周期病。细胞周期蛋白D1在正常细胞周期的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CCND1基因的G870A多态性可能影响包括消化系统肿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的遗传易感性。近年来,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但CCND1基因G870A多态性与消化系统肿瘤遗传易感性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分歧,而且部分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较少或者缺乏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SP110基因rs1135791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世居藏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肺结核易感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43名藏族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与病例组年龄、性别成组匹配的260例藏族健康人群,采用iMLDR分型技术检测SP110基因rs1135791多态性。结果SP110基因rs1135791位点T/T、T/C、C/C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61.5%、33.2%、5.3%;对照组分别为63.5%、32.7%、3.8%,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p=0.69)。对rs1135791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显示,T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中和对照组中出现的概率分别为78.1%、79.8%,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出现的概率分别为21.9%、20.2%,两组间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p=0.48)。结论 SP110基因rs1135791多态性位点可能不是藏族肺结核人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西藏青稞种质资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西藏青稞种质资源,以促进种质资源在高原青稞遗传育种与改良中的合理有效利用,实验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 -PAGE)技术,对347份供试材料进行了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实验产生169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带纹;材料间谱带数目变幅在2~17之间,平均可分离出7.59条谱带;89种变异类型归属于ω区,γ区、β区、和α区分别有12、72和27种变异类型。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ω、γ、β和α分别为0.68、0.18、0.72、0.60。进一步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地方品种醇溶谱带类型中最多、西藏近缘野生大麦醇溶谱带类型居中,藏区青稞育成品种醇溶谱带类型最少;实验材料醇溶蛋白各区谱带遗传多样性指数也呈相同的规律;在三种材料类型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中,藏区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0.60),西藏青稞地方品种次之(0.54),西藏近缘野生大麦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0.50)。这些结果表明了藏区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度高,均匀度好,不同地区间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差异较大。347份材料经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25水平上时全部聚为一类;若以所有材料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43(L )为阈值,可将347份材料划分为六大类。  相似文献   

7.
应用等位酶分析,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阿尔拜特(Arpette)和拜阿尔普(Belalp),沿三个不同的海拔梯度,研究了高山黄花茅3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变异和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的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4.9%,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37,平均期望杂合性为0.252。亚居群间平均的遗传距离为0.011,发现7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基于等位酶分析,边缘亚居群与中心亚居群似乎有类似的遗传变异性。相对比较高的遗传分化、低的亚居群间基因流和小的邻居大小值暗示,近交和随后的遗传漂变可能是导致阿尔拜特黄花茅居群遗传变异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莉  董静 《科技通报》2007,23(3):360-367
综述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包括发育基因效应、野生种或地方种的变异、遗传(QTLs)图谱等。现代引种和育种过程引起物种的遗传变异趋于狭窄、多样性减少,由此可能加重疾病、害虫和非生物胁迫等危害的潜在威胁。发育基因对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多态性效应;野生大麦和原始地方种为提高耐胁迫性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资源。大麦遗传多样性的分离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野生种质优良抗性,更有效的选择耐(抗)性基因型。文末从正反两方面简要讨论了分子标记在大麦耐非生物胁迫遗传育种研究中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82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BI)、6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EH)和95例健康对照者(C)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类型,并分析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与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I组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41和0.524)显著高于C组(分别为0.200和0.374,P<0.05)和EH组(分别为0.179和0.358,P<0.05),而EH组和C组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ACE基因的D/D基因型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于平  岑沛霖  励建荣  秦松 《科技通报》2003,19(6):457-460
藻蓝蛋白是红藻和蓝绿藻中一种重要的捕光色素蛋白.克隆了编码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α和β两个亚基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119bp.β亚基基因位于α亚基基因上游,两个亚基基因序列长度分别为519bp和489bp,中间被111bp的基因片段间隔.除编码α和β两个亚基的开放阅读密码框外,还存在两个潜在的开放阅读密码框,但这两个密码框的意义还不清楚.比较了该藻蓝蛋白氨基酸序列和来自于其他藻类的藻蓝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以及藻蓝蛋白α和β两个亚基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总的来说其同源性在45.9%.99%之间,α和β两个亚基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27.1%.藻蓝蛋白包含许多疏水性氨基酸,这些疏水性氨基酸在藻胆蛋白的聚集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分析表明编码藻蓝蛋白α和β两个亚基基因的密码子显示出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对珍稀特有单种属植物明党参的4个居群的材料,从物种生物学及保护生物学的角度,对它们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居群染色体数目恒定(2n=20),核型类型均为2A型,居群间存在核型多型性,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的杂合性及随体染色体的位置也有一定变化。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10个酶系统,获得19个基因位点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居群的遗传变异处于较低水平,多态性位点比率P=33.35%,等位基因平均数A=1.43,等位酶基因多样度指数 Ho:0.03,He=0.07。总的基因位点变异中,有58%的变异来自于居群间,42%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杂合体过量的位点仅为13%。偏东部居群的遗传多态性比西南部居群高。根据明党参居群遗传变异式样并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其遗传多样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4个枣Ziziphus jujuba 品种和1个野生种——泰山酸枣Z.spinosus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1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7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429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214条,占49.88%。根据DNA扩增结果计算了品种及类型间遗传距离,并用UPGMA构建了聚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龙爪枣 Z.jujuba var.tortuosa、葫芦枣 Z. jujuba var.lageniformis、无核枣 Z.jujuba var.anucleatus 等几个变种内的遗传距离大于变种间遗传距离,认为枣的变种划分是不自然的,宜并入其原变种;枣种下不宜设变种,对枣种下的众多品种,应根据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直接划分品种群。  相似文献   

13.
陈华  朱良均  闵思佳 《科技通报》2003,19(3):260-263
3种丝素基因的全序列已被测定,其中重链基因的中心区域由12个具有多态性的重复区和11个保守性较强的无定形区组成.丝素基因的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受到调控,已分离到了9种反式作用因子.丝素基因存在4种变异系统:Nd、Nd(2)、Nd-s和Nd-s^D,Nd和Nd(2)能抑制重链基因的转录,Nd-s和Nd-s^D为轻链基因的等位基因.利用同源重组技术,GFP等外源基因已被插入到家蚕重、轻链基因中.  相似文献   

14.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凝血因子I,在体内经凝血酶(thrombin)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发挥其凝血和止血功能。本研究通过反转录的方法,从杭州人肝脏中成功克隆到人纤维蛋白原α、β、γ基因,并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中,人纤维蛋白原α、β、γ基因经成功诱导获得表达,进一步纯化获得人纤维蛋白原α、β、γ蛋白。序列经比对,与Genbank上公布的序列同源性达97%~99%,这项研究为我国汉族人群纤维蛋白原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和单倍型研究发挥一定作用,并且对纤维蛋白封闭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化实验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于滢  李云广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45+170-45,170
目的:研究我国优秀冬季项目运动员肌型肌酸激酶基因(CKMM)A/G多态分布及其与优秀耐力能力的关联性。方法:应用MALDI-TOF技术测定120名我省汉族健康大学生及50名我国优秀冬季项目运动员CKMM基因A/G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结果:等位基因在对照组中的频率为A=87%,G=13%,基因型频率为A/A=76%,A/G=22%,G/G=2%;冬季项目运动员等位基因频率为A=86%,G=14%,基因型频率为A/A=72%,A/G=28%,其中名25耐力项目运动员等位基因频率为A=85%,G=15%,基因型频率为A/A=70%,A/G=30%,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与耐力运动员组间差异也不显著。结论:我国耐力型冬季项目运动员的优秀耐力素质与CKMM基因N coⅠ多态性无关,该位点不能作为其耐力素质选材的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16.
吴春昊 《内江科技》2010,31(10):103-103
RAPD标记是一种基于DNA多态性的遗传标记,由美国杜邦公司和加里福尼亚生物研究所提出,具有快速、简便、多太性栓出率高等特点。本文对RAPD标记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综述,并讨论了RAPD标记的优点及局限性,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利用10对STS引物分析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和136份西藏小麦地方品种的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B3的遗传多样性,以明确西藏小麦种质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Glu-B3位点分布。结果表明:142份西藏半野生小麦、136份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Glu-B3位点等位基因分别为6种和9种,且出现频率最高的均为Glu-B3c(分别占总数的85.91%、70.58%),出现频率最小的分别为Glu-B3i(16.90%),Glu-B3g(2.94%)。西藏半野生小麦、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Glu-B3位点共有51种组成类型,其中前者有31种,后者有28种,出现频率最高的组成类型为c(分别占18.31%、32.35%),两群体中共同出现的组成类型有Glu-B3(b+c)、Glu-B3c、Glu-B3(c+d)、Glu-B3(c+d+i)、Glu-B3(c+i)、Glu-B3(d+i)、Glu-B3fg、Glu-B3i共8种。西藏半野生小麦、西藏小麦地方品种在Glu-B3位点遗传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8108、1.9542,而组成类型遗传多样性指数没有差异;聚类与主座标分析表明,所有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09~1.00之间,平均为0.3462。研究表明,西藏半野生小麦和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之间在Glu-B3位点的等位基因种类与组成类型、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存在差异。西藏小麦种质资源Glu-B3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与群体内遗传距离较大。  相似文献   

18.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生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几种常见DNA分子标记技术,如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e DNA,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简单重复序列或微卫星标记(simpie sequencerepeat,SSR)、内部简单重复序列(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elymorphisms,SNP)等的基本原理、技术上的优缺点及其在水生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遗传多样性的鉴定、品种亲缘关系与分类的研究和种质资源的鉴定等.最后,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水生动物遗传多样性应用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绿豆是一种医食两用的豆类作物,在改善土壤条件和提高农户收入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国内外对于绿豆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分子标记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技术研究手段,可以帮助研究绿豆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用于基因定位研究,分子克隆方面等,在绿豆遗传学研究中遗传连锁图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微观层面不可缺少的技术平台。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室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已经成功构建了20张以上的绿豆遗传连锁图谱,其中对绿豆基因组中的抗性基因及具有优良性状控制的基因进行精确定位,为绿豆的分子标记提供基础,有利于研究抗性菌株以及优良品种的培育。本文通过对分子标记在绿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以及一些抗性基因、优良基因等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进行精确定位和功能研究,并分析了控制绿豆的农艺性状基因鉴定,为之后对绿豆全基因组学分析及优良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是一种生长调控因子,它能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分化,参与基因组成后修饰。它在胎儿生长发育、肿瘤细胞增殖、肌肉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IGF2与家畜胴体的遗传效应具有一定的关系,在猪中已经被作为候选基因确定下来。主要阐述IGF2基因多态性不同猪种的遗传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