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依据<200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手册,对四川省六个不同海拔市(州)的成年人体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手和前臂力量大而下肢平衡协调能力差;肺活量有随海拔上升而下降的趋势.而低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温和,人体机能和素质的总体水平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对体质与健康的影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环境保护和体质与健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人的生长发育、体质健康。通过人体与环境在组成上的相关性以及人体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阐明人体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辨证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区的四级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但如何充分发挥国民体质监测机构在全民健身与大众健康领域的引领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剖析了国务院和国家体育总局对于科学健身事业的发展规划,分析了制约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机构发挥职能的瓶颈要素,针对国民体质监测机构的职能定位、服务内容、制度规范、运营模式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GIS技术管理国民体质数据的新尝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森  盛蕾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9-1641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个开放的数据平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众多社会领域,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国民体质监测相结合还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把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与GIS相结合,建立了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GIS数据系统,并实现了江苏省体质监测管理中相关的各类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提供各种查询、显示、分析、统计以及图形输出等功能.利用GIS技术开发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GIS系统是可行的,为江苏省国民体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为有关部门分析、制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地区老年人体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就当前青海省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受长期低氧环境的影响,青海老年人神经动作反应速度慢、平衡能力和身体柔韧性较差,体质达标率较低,体质不合格率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2001年10月至2006年5月期间,体质检测组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区长期参加冬季体育运动锻炼的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目的是为国家体育全民健身计划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提供出我国北方高纬度、高寒地区人群体质机能的健康水平状况,取得体育健身人群的人体骨密度(BMD)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国民体质监测原始数据(共16160名,其中男7816名,女8344名;包括问卷部分和监测部分),按照国民体质监测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省会城市、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三个组,比较分析其体质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在深入了解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区域青年居民体质和生活方式现状的的基础上,探讨体质和生活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构建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可行的干预方案,以到达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民体质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系统建模法和计算机仿真法等,构建了面向我国国民体质的服务网络体系,并对我国国民体质的服务网络体系进行总体规划,旨在为我国国民体质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利用国民体质监测资料 ,对济宁市就业高峰年龄段 (2 0~ 2 4岁 )人群的体质状况及特点进行研究。旨在制定该人群体质评价标准 ,为劳动和人事部门用人提供客观依据 ,以服务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5年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获得的代表不同经济地域的三市--石家庄、沧州、承德各类人群的国民体质机能的原始个案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体质机能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河北省的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以四川省10所高校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2014年国家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四川高校2015级新生体质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四川高校大学新生男、女生的总体体质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情况呈现不均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建议坚决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提升政策有效执行力;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夯实学校体育社团基础,丰富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强化社会联动机制,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的体质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第三方监测制度,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研究法,以跨学科的视野阐释和分析中华龙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从生态适应的角度,纵向梳理了中华龙舟文化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华龙舟文化的起源、演变及传承等整个发展过程均是生态适应的结果。主要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3个维度,分析讨论了中华龙舟文化演变过程中的生态适应问题。研究认为:自然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区域性的演成,并赋予其地域性特征;社会生态促使中华龙舟文化服务于政治需要、社会教化和社会整合;而文化生态促进了中华龙舟文化与他文化的横向交流和融合。同时还认为,面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不断变化,当前及今后的中华龙舟文化都会通过不断的自我调适来适应所处生态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中华龙舟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大学生体质状况追踪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国家组织的4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中选取广东省大学生的部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探讨我省城乡男女大学生在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在这二十年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和掌握广东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三维健康的理论,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共同组成大学生健康素质指标体系.通过用体质监测、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对山西省大学生身心健康各项指标进行调研并同全国大学生指标作出比较分析,旨在改变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大学生健康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社会需要与学校体育目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指出学校体育的目的必须以社会的需要为前提,要为社会服务。围绕这一现点,学校体育的目的应当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身心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体育改革,突出淡化体育教育专业中的竞技化教学倾向,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而我们普通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主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如何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实质,更好适应新课程改革方案,这对我们提高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定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依据河北省2010年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选取35—44岁中青年人群,通过SPSS系统对表示体质的各项指标进行平均数分析,分析35—39岁和40-44岁年龄组中青年人群的体质状况,同时比较各项体质指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我省中青年人群多项指标基本处在合格线水平上下,中青年人群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建议加强体质健康宣传和组织引导,科学提高该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和梳理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广东省广场体育文化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法,通过三轮专家问卷调查,吸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指标体系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通过因子分析法进一步对其检验,最终确立广东省广场体育文化指标体系,包括广场体育物质文化、广场体育制度文化、广场体育精神文化和广场体育行为文化,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该指标已在广东省个案广场调查中应用,结果显示,这套指标设置合理,便于操作,适合我省广场体育文化建设调查和分析,对推动广场体育文化建设和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测试采用按照国际规范自行开发的"健康体能评价与运动处方系统",对全校教职工的健康体能进行测试,包括运动心脏功能、体脂含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在内的多项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理学指标。另外,采用规律性体育锻炼问卷了解受试者参加规律性体育锻炼的状况,采用主观健康自评量标了解不同锻炼习惯受试者的主观健康感受。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别考察规律性体育锻炼、年龄因素对身体形态、机能和健康体能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