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回顾百年党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技馆自主开发策划了“赤子丹心——与党同龄的科学家”主题展览。该展览以1921年出生的各领域著名科学家为切入点,以科学家精神为主线,展示科学家们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探索历程,展现其感人至深的爱国爱党情怀,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精神的传承。本文从主题展览策划的各环节出发,探讨总结了对于科普场馆人物展策划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国家科技博物馆(阿尔科文达斯馆)在常设展览的设计中,致力于在经典科学实验的器材等“科学遗产”与现代科学中心互动展品之间建立起双向联系,使参观者通过两者的相似性,领悟互动展品对人类科学探索历程的刻画与诠释。本文通过对西班牙国家科技博物馆历史沿革的追溯,及阿尔科文达斯馆展览架构和展品设置的分析,尝试探讨该科学博物馆在展览设计方面的独创性,融合科学工业博物馆与科学中心特点的设计思路,以及它对国内科学博物馆展览设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对展览展品的设计既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启示。展品如何实现体验式与探究式学习?展览如何提炼深层次科学内涵与主题?如何营造既有深层次科学内涵又能引导体验式与探究式学习的展览环境?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展览展品设计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各地科技馆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及其中蕴含的教育学理论和方法,以及上述理论与实践为展览展品设计带来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榫卯的魅力”主题展览是中国科技馆自主研发的中国古代科技专题系列展览之一,展览以榫卯为题,通过展示榫卯工艺的起源、应用与现代传承,旨在传播古代科技、传承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本文围绕展览的选题背景、内容框架搭建、展品设计、环境设计等几个方面讲述策展人的策展思路,重点阐释科技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策展理念。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科技馆策划科技成就展的展品创意进行探讨,针对相关展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展品的目的性及其与观众的联系,分别对展品创意中可能的展示点及展示手段进行了梳理归类,并以“创新决胜未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为实例,对展示点及展示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能源科普能力建设,继续深化科普效果,助力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科技馆策展团队结合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新型展示技术,研发“同构能源格局”常设展览。本文从展览目标确定、技术路线设计、展览框架搭建、展品内容规划、展示形式设计和布展环境设计等方面探讨在科普展览中构建叙事知识链的方法,阐述能源展览在开发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对同类展览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医精诚 无问西东: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作为中国科技馆2020年策划并推出的应急科普展览,是快速开发应急科普展览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总结和梳理了该展览在主题提炼、设计思路、形式设计、展品征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对于应急科普展览在策展机制、选题策划、展览内容和形式以及延伸传播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和对策,以期为科技馆界进一步做好应急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精神体现在一代代科学家科学报国、科学强国的生动事迹中。如何把科学家的事迹梳理、挖掘出来,通过展览展品讲好科学家故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在薪火相传中彰显时代价值,是做好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科技馆“我愿以身许国——喜迎二十大·王淦昌生平事迹展”的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在策展阶段提升展览“硬实力”,在开展阶段提升展览“软实力”,从而达到展览的教育目标,为新时代提升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质效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致敬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150周年,2019年中国科技馆自主开发了“律动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专题展”,以“规律”为主题,传播化学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引导公众思考“准确把握规律”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按照展览设计的规律,从展览主题策划、内容策划、形式设计、策展机制等四个方面,简介展览设计理念,总结项目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主题展览如何设计?展览主题是什么?如何提炼和表达主题?是多年来存在诸多模糊认识和困扰展览设计团队的重要问题,并直接影响到展览设计的质量与展示效果。本文首先从基本概念、展示教育目标的角度,提出展览主题应是策展人“最希望观众在参观展览后能记住或认同的一个科学理念或概念”;进而提出“主题引领,纲举目张”的设计方式,二级、三级展区的分主题、内容、展品等,均应为有效表达主题服务;同时,采用主题的“语句式表达”“显性化表达”方式,以强化主题表达的效果。合肥市科技馆新馆展陈建设即采用了上述认识和设计方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科技馆常展更新改造项目之一,“守护地球家园”常设展览以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为核心确定展览主题,引导公众正确领会人与家园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携手应对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呵护唯一家园。本文分析了确定该展览主题的思路,探讨并总结了围绕主题进行策展工作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神经教育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和成果,着重介绍其对儿童发展阶段、科学概念形成、社会情绪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并借鉴神经教育学的视角,对中国科技馆“儿童科学乐园”展厅策划设计进行总结,结合教育学理论、科学教育实践、场馆运营经验等方面对比思考,从教育目标、受众分析、设计原则、内容规划、展品设计等环节梳理儿童科普展览设计的工作方法,提出设置合理教育目标、围绕科学大概念规划展示内容、鼓励尝试探索和及时反馈的互动形式、将家长作为重要受众群体等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孕育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重大科技事件、科学纪念日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当下,本文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科学家精神展”为例,探讨在科技馆中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的策展机制、展览策划与布展创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折纸丰硕的发展成果是设计开发“纸来折往”现代折纸科学展的基础。本展览从认识现代折纸的两重视角出发,设计“折纸历史”“纸于现代”“纸向未来”三大主题,“纸于现代”包括“纸间数学”“纸间纵横”“纸上工程”“纸间指趣”四个模块。展览旨在通过丰富的展品与展示方式,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展示与解读现代折纸,加强观众的认识与感悟,让观众发生从“折纸是一种艺术”到“纸是载体,折是本质”的认知转变。  相似文献   

15.
非正式科学教育对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经验,运用传播学理论观点,从观众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入手,对基于展览展品的科普场馆非正式科学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科普场馆教育功能的开发和实现作为评估最核心的内容,构建传播效果评估指标框架,为科普场馆科学教育的设计和实施提供考核、监督、管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发挥科技创新对科普工作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北京科学中心策划设计了“光年深处”深空探索主题展。以“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为核心精神内涵,围绕中国空间站建造这一备受关注的科技大事,展示科技工作者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探索历程,展现中国航天人在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精神力量,突出航天精神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本文对该展览策划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探讨在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展览中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强化价值引领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馆“论道科普”展览创新沙龙系列活动旨在探索科技馆展览创新的路径。2024年1月30日举办的首期沙龙活动以“科幻主题展览创作”为议题,来自科幻创作、科学研究、科普传播、艺术设计和游戏开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展开深入探讨,一致认为科幻元素不仅能够提升展览的吸引力,还能增强科普效果,满足公众对前沿科技的科普需求。与会专家同时针对科幻展览创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学习的研究成果表明,展览除了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容来对观众施加影响之外,环境设计也同样会对观众的参观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合理评估展览环境的效果、并针对性地发现环境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将有助于展览提升总体的教育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本文以2017—2018年间在山东博物馆所进行的一系列博物馆学习相关研究与展览评估实践为基础,从观众的注意力水平入手,计算展厅中各个区域的“吸引力”,进而实现对展览环境效果的评估。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展厅环境中的“展线”与“照明”设计,对观众的学习效果有潜在影响,值得引起博物馆在环境设计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当我们同在一起:新加坡的游乐场(1930-2030)”展览,以新加坡游乐场的发展历史为叙述主线,将知识宣教与参与式体验相结合,其立意并不限于游乐场自身的形式与设计之变迁,而将游乐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和社群交往的媒介,呼唤新加坡人重建社区认同,并以之助力于国民性之塑造。它也使我们得以思考,国家与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展览制作的策略性方式。  相似文献   

20.
如何改变“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形成“以观众为中心”的展览设计机制,是当前许多科技馆感到困惑、正在探索的命题。厦门科技馆在“问问大海”展览的设计过程中,调研观众所关心的海洋问题,从“观众问题”中提炼展览主题、延伸展览内容、指导展览设计,并采用“基于展品的问题制学习”来设计观众的展览参观过程及教育活动,借助问题引导观众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探索知识、科学思考,发挥展览的科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