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女性受约束倾向、大众传媒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等影响女学生运动参与的隐性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从"实用"的理念对体育考核进行硬性规定和实施"家庭体育补偿教育"相结合、重新定位女性健康运动与开发、创造适合女学生的运动方式相结合、普及针对女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加大媒体对女性健康美的正确引导相结合等措施,以期培养女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增进女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体质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为了解近十年我省农村学校女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过对全省5个地市近千名农村女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测量评价,以及180所农村中学的体育工作情况科学系统的全面分析,了解我省农村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群众体育发展看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定位是落实广大农村学生享有体育教育的核心问题, 是农村中小学校体育课程、教材、教法和评价的改革走向深入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从分析农村群众体育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 估量农村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成果的期望, 探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定位。本文从农村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出发, 把农村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概括性地描述为: “传播体育文化, 促进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是国家近年来非常重视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体育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和体育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张通过体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1)家庭加强亲子沟通,提高体育意识;(2)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增加专业教师;(3)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儿童体育权益;(4)创造良好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闽西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治理及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内涵,指出基层社会体育组织有利于构建沟通的桥梁和合作的渠道、整合社会资本和社区资源、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决策效率、激发居民参与和公共价值重塑,因而其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具有优势,能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活动的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参与次数、影响因素及活动效果考核方面分析了当前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进而从强化法律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重视组织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调动组织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创新参与机制,提升组织的服务效能;加大培育力度,促进组织良性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创新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作用,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了实现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目标,以农村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通过对部分地区农村学校的访问调查,关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农村中小学学生和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农村学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农村学校体育在实践中如何围绕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目标,如何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以及对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开展农村学校体育活动需要重点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加强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路径概括为:与村民的文化体育活动相结合;与企业职工的体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体育师资力量;充分利用乡村医疗卫生资源;充分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等。这些具有新理念的措施和路径已经在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并逐步成为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新趋势。该研究结论对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提高农村学生及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生活境遇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从社会学和义务教育公平的角度,运用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以新乡、焦作两地区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法、个案研究、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考察和调查,了解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体育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1)得出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太高;项目多为民族传统项目或游戏;不愿参加集体性活动,多参加3人以下的活动或独自玩耍,其中利弊兼有;部分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巾有捣乱、破坏和暴力行为。2)得出影响留守儿童体育状况的因素:监护人重养不重教,怕有危险担不起责任;受班主任的影响大,受体育教师的影响不太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体育教师和监护人进行培训,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教学,学校应配备有专门负责留守儿童教师,辅导他们的学习、生活、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体育档案,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的领导、组织和检查,保证课外体育锻炼质量。发挥大学生村官的职能和长处,在人力与智力等方面提供帮助。建议政府部门组建城乡教师定期交流,使之制度化、规范化,逐渐使农村教育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视域下老年体育参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人口因素(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成员、同龄人,社会体育工作者)对老年体育参与的影响效应,旨在为我国老龄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随机选取62-75岁之间的老年人350名,将基于心理测量学角度所建立的Baecke身体活动调查问卷(BPAQ)作为体育参与的评价工具,对他们及他们的孙子/孙女、同龄人、社区体育工作者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老年体育参与和年龄不相关,而与性别相关;2)社会经济地位高和中等的老年人参与体育更多;3)奶奶/外婆在孙女参与体育时的体育参与度更高;而爷爷/外公的体育参与度则不受孙女是否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爷爷/外公在孙子参与体育时的体育参与度更高,而奶奶/外婆的体育参与度则不受孙子是否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4)老年女性总体上较男性更易参与体育运动,但当孙子参与体育时,老年女性和男性参与体育活动的几率相似;5)同龄人对老年人体育参与有积极影响;6)社会体育工作者对老年体育参与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建议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制度、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构建我国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量的普查和典型案例调查的基础上,从农村学校参与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角度,总结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模式有:1)农村学校为当地村民提供体育服务的模式。包括农村学校场地设施免费向校外村民开放的模式、农村学校义务为附近村民提供人力服务的模式、体育俱乐部模式和学校体育场地(馆)市场化经营模式。2)农村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模式。包括自建(自制)非标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模式、开展非标准体育项目模式、"特定项目人人会"模式和利用校外资源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当中。因此,提升大学生有关社会体育的了解与认知水平,对于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因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辽东学院体育社团的成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必要性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能够充分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发展形势、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性别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出发,针对体育院校中大学生的性别比例失调、大学生缺少同异性充分交流的机会和经验等特点,以及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育院校大学生对社会性别认识的现状,阐述了在体育院校开设社会性别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的具体内容、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西部典型村寨体育变迁的个案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寨体育的存在是要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形态的,在分析了村寨变迁对村寨体育行为的影响中,发现村寨体育行为的传承与村寨社会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每当村寨社会发生变迁,甚至一次微小的社会变革,都会对村寨体育行为的传承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制约了其发展规模,有的主导了它的发展路径,有的决定了它的参与动机,还有的决定了其目标、意义和形式。因此,得出这一结论:就体育的生存而言,是社会选择体育而不是体育选择社会,村寨体育必须依附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才能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以沈泉庄体育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来探析村落体育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功能。研究表明,村落体育与城市、乡镇体育相比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特征:组织的松散性和形式的灵活性;时间的季节性和内容的民俗性;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活动群体的不平衡性;体育功效的积极性和无序的偏向性。其社会功能主要有:有利于村落社区的整合、传承民间文化、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规避社会秩序的失范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打抽丰”(荣府富贵豪华),二进荣国府时送礼物报恩、逗众人乐(荣府由盛转衰),三进容国府时真心关心认识的人(荣府近乎衰败),四进荣国府时救了巧姐(荣府已然衰败)种种言行的分析,展现了村妇淳朴善良、知恩图报等的品行品性,与贵族的阿谀奉承、奢侈享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助村妇的一双真实的眼睛,展现贾府的兴衰。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俗民风比较醇厚,村落体育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村落社会系统的均衡被彻底打破,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的村落体育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现象,现代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运行模式又不具备适应性,从根本上影响着村落体育的发展.村落体育推进路径的"民俗化"选择,与村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适应,体育与民俗动态交互,是现实需要的新文化,不仅仅是对现代村落体育方式的补充,而且是当前促进村落群众体育的最可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社会表象理论关注整个系统中个体和群体对旅游的利益观、价值观、态度和解释,是人们关于旅游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是认识旅游的工具。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薄弱、参与能力低下、参与广度深度不够的根源在于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表象认知的缺失。要构建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的社会表象,需要从社区、居民、企业、媒体、学者等多维度同时展开,每个维度的构建内容各有重点,但目标是一致的,即促成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积极正向的社会表象,推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作者德莱塞笔下所塑造的嘉莉妹妹这一小资产阶级代表,从一个纯真,快乐的农村姑娘变成一个名声赫赫的演员.但在名利双收后,她却遭受了从未有过的空虚.这种空虚和堕落正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阶级性造成的.她所经历的追求,堕落,幻灭三部曲几乎是那个社会所有小资产阶级女性走过的共同道路.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意义在于唤起小资产阶级去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同时,通过对嘉莉妹妹堕落过程的描写,作者揭露了美国社会的腐败,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回顾我国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或以农村为整体对象,或以小城镇、乡镇为研究对象,而很少以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村落(行政村)为单位研究农村体育,在研究方法体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以村落社区为研究单位、以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以实现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探索农村体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作者德莱塞笔下所塑造的嘉莉妹妹这一小资产阶级代表 ,从一个纯真 ,快乐的农村姑娘变成一个名声赫赫的演员。但在名利双收后 ,她却遭受了从未有过的空虚。这种空虚和堕落正是由其本身所固有的阶级性造成的。她所经历的追求 ,堕落 ,幻灭三部曲几乎是那个社会所有小资产阶级女性走过的共同道路。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意义在于唤起小资产阶级去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同时 ,通过对嘉莉妹妹堕落过程的描写 ,作者揭露了美国社会的腐败 ,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0.
村落是农村的主体,村落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南岔村落体育的个案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认为:村落体育是国家群众体育工作的“盲区”、地方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禁区”;发展村落体育“人才”重于“钱财”;政府应积极引导,各尽其能,重点发挥农村“精英阶层”的作用;加强村落体育管理,以人为本,服务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