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任海教授《国际奥委会演进的历史逻辑——从自治到善治》分析奥林匹克运动因世俗化、商业化和现代化带来的问题,并引出全球体育 善治的2条“暗线”。(1)早期的奥林匹克精神吸收并发扬了部分基督教教义,顾拜旦对奥林匹克主义赋予一种成为“超越宗教的”道德制衡力量的期 望,这种期望在历届国际奥委会制定的组织愿景和组织战略中逐渐走向消弭,导致奥林匹克运动从神圣道德走向了世俗道德,价值认同层面的混乱 产生组织内部的混乱。(2)随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崛起,夹杂着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诉求的社会运动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关系态势”中不可忽 视的主要政治力量。反大型体育赛事作为社会激进运动浪潮波及奥林匹克运动,并冲击国际体育秩序。抗议焦点不仅涉及全球性体育组织结构问 题,还对体育非盈利组织的民主化、透明化等治理议题进行追问。研究认为,体育善治作为当前国际体育秩序重整的新起点,从哲学、政治学、管理 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维度提出了国际体育组织治理之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国际奥委会依托善治理念,从组织价值、组织结构、组织规范 等不同层面准备着手进行的改革,具有危机意识和操作性。国际奥委会在普世价值与精英体育伦理、民主机制与精英自治等宏观战略管理理念上 的抉择,将成为形成未来全球体育新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体育善治是最近以来国际体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原因在于国家或国际体育机构的体育管理者和官员必须遵循和遵守他们所代表的体育机构的规则。而体育领域的欺诈和腐败等行为已被广泛地评论和报道,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其它关于体育治理的问题如体育管理机构与个体运动员以及运动员权利、义务的关系等也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对体育善治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体育善治与体育精神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提高体育善治水平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加速转轨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分化不断加剧,以善治为中心,实现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是体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善治理论下政府治理的有益实践与探索。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善治理论视角,寻找当前中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体育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对欧盟体育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欧盟委员会体育善治专家组研制并公布的《体育善治的基本原则》,对于各国际性和全国性体育组织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作用,对我国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提高体育治理能力和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关于治理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国际体育组织积极引入善治理论与实践.国际体育组织自治权与善治改革存在天然的价值冲突,自治权让国际体育组织免受外界的不当干预,也让组织内部处于封闭、保守和腐败的状况,善治改革成为国际体育组织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造成了自治权与善治改革之间的价值选择冲突.研究结论认为,国际体育组织善治改革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在与自治权产生价值冲突的情况下,应该坚持善治改革的基本方向,这是国际体育组织改革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管理实践法等,运用政治学理论、管理学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通过分析体育公共服务从“一元治理”到“多元治理”的转变过程,明确体育公共服务与善治的关系,阐述“多元共建”的必要性,进一步理清政府、市场、社团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公共治理是后工业时代从"政府中心"向"公民中心"转变的公民治理理论,它的基础是政府、市场以及公民和公民社会的三边互动。体育治理包括体育事务本身的治理和把体育作为手段的公共治理。身体的功利性、体育运动的外显性和艺术性等体育治理的特质彰显了体育参与公共治理的人文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梳理了建国以来的重大体育事件和体育政策文件,厘清了我国体育治理的发展脉络,总结出我国体育治理演进的特征,旨在提出未来我国体育治理运行机制需关注的4个要素。我国体育治理演进大体分为5个阶段,2条脉络贯穿始终:一是以奥运会为代表的竞技体育,二是以全民健身为代表的群众体育,在"体育为国"与"体育为人"中寻找社会认可、国家认同的均衡结果;3个主体复杂博弈:体育行政部门、体育市场主体、体育社会组织依次登台且反复切割边界,寻求内部结构均衡与外部协调发展。在这种"2脉络3维度"的分析框架下,我国体育治理演进呈现出4个特征:渐进性、反复性、导向性、收敛性。体育体现着强烈的国家意志,正因如此,调整体育治理结构、优化体育治理主体才会出现渐进性与反复性,最终政府、社会、市场在不同的体育子结构中收敛于最优匹配,进而建立体育全面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我国体育治理演进的未来路向:构建多中心体育治理结构的制度形态,凝练互构共生的多元化体育治理主体,完善多样化体育治理手段的策略集合,制定社会化体育治理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且,将多中心结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手段、社会化评价4个要素通融于体育治理运行机制中。  相似文献   

9.
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对于我国构建覆盖面更广、功能更加健全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激励地方政府重视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也为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提供了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共体育服务经费被地方政府变相转移的可能。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目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如"一刀切"式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建设难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存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一次性消费"倾向,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化了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的作用发挥,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嵌入;容易造成马太效应,拉大不同区域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差距等。为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的"项目制"治理,一是在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重视对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统筹规划、过程监督与绩效评估;三是强化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的制度嵌入;四是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差异;五是引导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8,(2):84-88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成立联盟本应该是俱乐部自由组建、联盟自主运作,然而,从篮球管理中心到篮球协会,从中篮公司到盈方中国,直至姚明牵头组建的中职篮篮球(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联盟"经历了为政府代言、多元化身份,却未能走向为俱乐部代言。问题指向真正意义上的联盟能否成立,决定性因素是体育行政部门的态度。毋庸置疑,联盟作为一种典型的第三方治理机制,其具备信息共享、采取联合行动、提供选择性激励、规范俱乐部越轨行为、有效制约公权力等优势,有利于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赢。为达成这种善治的状态,体育行政部门需从遵循权力控制的逻辑转变为遵循市场规律和社会组织自治的逻辑,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结构、多元化主体、多样化手段、社会化评价的联盟治理机制。回归本真的职业体育联盟的组建和运行对于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如果成功,必将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范本。  相似文献   

11.
能否恰当规制体育失范行为,关乎体育运动能否长期良性发展。现有理论研究和规制实践混淆了体育失范行为的规制范畴和手段,不仅未能有效遏制体育失范行为,反而在应对新兴体育失范行为时表现出规制失当。应在现代治理语境中确立法治和德治的领域与对象,进而实现对体育失范行为的善治。单一的规制手段不仅无法有效地规制体育失范行为,还会使规制手段自身遭遇合法性和合理性危机。在竞赛过程中的体育失范行为应同时受到规则、法律、道德3种行为规范体系的约束。当前规制失当的原因主要为体育法律问题道德化、体育德治手段法律化、行为规范效力范围模糊化、德治与法治关系失衡化等。为实现体育失范行为的善治目标,应明确体育失范行为的属性划分,框定体育失范行为的规制手段范畴,建立规制失效的救济机制。从体育失范行为的性质界定入手,综合使用法律、道德和规则框定体育失范行为的领域,从而自上而下地实现对体育失范行为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2.
对体育治理实践展开伦理追问是促进体育治理发展的重要前提。体育治理他人所传达的内涵为社会与社会多元体育治理主体,据此,体育治理他人伦理问题有“相对他人”和“绝对他人”的二元面向:其一,应重视他人需要,基于伦理视角考量体育治理手段的正当性,对复杂体育治理关系包含的伦理意蕴加以反思;其二,确证社会多元体育治理主体的他人地位,认可并尊重他人的客观存在,与他人协同共治,并在体育治理中可以对他人负责。体育治理他人伦理的根基是诚实守信,目标导向为体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具体包括自我与他人的商谈伦理、责任伦理、制度伦理以及发展伦理。基于他人伦理框架研究体育治理问题的理论创新在于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交叉学科视角,实践价值在于为推进现代化的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带来了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的重要主题将是如何满足人们对体育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体育社会组织作为我国体育治理的新成员,已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当前政府缺位、市场失灵、需求增长以及现代化治理背景下,迎来了参与治理的发展良机。然而其存在的弱主体性、弱正外部性、偏向性生长等困境,严重滞阻了其参与治理的实效性。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需要从补缺式供给模式向定制式供给模式转变,提高与政府的相互依赖程度,强其主体性;从专业化与精细化两个方面加强自我发展,强其正外部性;政府则从“工具主义”向“合作治理”的模式转型,构建体育社会组织生长的良好制度环境,纠正其生长偏向性,超越困境,提高治理绩效,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是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重视青少年体育并将之作为政府优先发展事项,逐步建立起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体系,促进了英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治理碎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借鉴英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治理经验,得出以下启示:健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法规;加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推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治理结构;重视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政策的监督评估。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促使我们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理解为一种理论,也使我们对于体育之于人类命运的基础价值有了更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暴露出的体育治理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成功的抗疫治理经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治理价值基础和终极目标,建议从内外两个层面去改善体育治理,以期顺利推动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1)精炼内功,将体育相关资源下沉至基层,通过治理关口下移至社区,从而提升社区体育治理能力,促进社区健身服务的提质升级,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以达到实现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善治状态;(2)精于外交,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体育治理定位,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自信,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展示中国体育成绩,形成“官方+民间”的大国体育外交模式,使中国从国际体育体系和秩序的参与者、适应者,转变为改革者和引领者,服务好世界。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交换理论,以交换理性、交换结构、交换的不确定性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治理案例,对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中的公共性偏移、合作性缺失、多元化不足等问题进行解释。研究认为,在体育公共服务治理中,当经济理性超过社会理性,各主体将形成损公利私的扭曲行为;资源状况的差异导致主体结构失衡,进而导致主体间形成控制与依附的关系,阻碍了以平等、协作为特征的主体间合作形成;不确定性影响了“体制外”组织的参与,导致“多元化”的不足。最后,以培育社会理性、平衡主体结构、降低不确定性三个角度出发,以规范各主体行为为抓手提出治理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着"软硬兼施"的混合法结构。软法具有严格区别于硬法的个性特征与独特功能。通过对体育公共服务软法的实证考察,分析软法创制与运作机制,软法的规范结构与分类。体育公共服务领域软法之治有利于促进体育公共服务领域多元化治理主体发展,实现公民体育权利。当前,体育公共服务软法之治存在理念缺失、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应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做出变革,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软法的品质,以全面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法治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