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穆先生说:“西方文化主要在对物,可谓,科学文化,中国文化则主要在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而诗、画、乐则是艺术文化中的艺术,它们虽然名不相同,又各属艺术中的一类,可是它们却相通于中国文化的精魂。 艺和合于道。这是我国古代衡量艺术的最高价值准则。孔子评价《诗经》曰:“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所以《诗》可以“兴”“观”“群”“怨”,《乐记》在论及乐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略论孔子的文学功用观田耕春秋时代,我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孔子的文学观自然不如后世那样全面、系统,只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比较完善的看法。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有教导学生的一段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相似文献   

3.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依亦吐芳词”的优秀古典抒情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刚一柔,一阴一阳,互相交辉映衬,成为代表南北朝乐府民歌不同风格的典型作品;同时,又由于《西洲曲》的抒情主体在艺术表现上所特有的模糊性,历代学者的训释也各不相同,莫衷一是。因此,它和沈约的“四声八病”说一起被称作六朝文学中的两个“哥德巴赫猜想”,由此可见,该诗在中国文学上确实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的发展如同一条河流,有源有泉,所谓的“西洲远音”,是指《西洲曲》在主情艺术、表现艺术、审美趣味上对前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学讲求意境和性灵,非模糊语言难以完成表达的使命;中国文学是“诗中之诗”和“画中之诗”,这使使用模糊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六经”之一,熊十力对《诗经》进行新的诠释,走的是一条“经学泛哲学化”的理路,把“四科”之中的“义理之科”作为“六经”之宗,没有“义理之科”的贞定,“经济之科”“考据之科”“文学之科”乃茫荡无根据。他明确指出《诗经》一定有《诗传》,并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传》的总纲领。同时认为,《诗经》里面的诗歌,大多出自“农家”学派之手。《诗经》中有大量表现“怨”的诗,当作孟子的论断“《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原因。熊十力对《诗经》中《二南》诗高度重视,之所以读《关雎》得出“思无邪”的评价,缘见得人生本来清净、真实,不须作更多的猜想。同时他指出了中国宗教之所以不兴的原因,即“即事多所欣”。在日常生活里,自有一种欣悦、和适、勤勉、温柔、敦厚、庄敬、日强等等的意趣,用不着起什么恐怖,也不须幻想什么天国,并要求我们通过解读《二南》,识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大步走上人生的坦途,向前努力,而不至于面墙了,表达了熊十力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对“比、兴”有三种不同的解说 ,即政治的解说、语言的解说和文学的解说。文学的解说最有意义。最具有代表的说法是刘勰的“比显兴隐”说。徐复观在解释刘勰的观点时提出新论 ,认为兴句的意义不是表示实在的具有概念的意义 ,而在于“形成一首诗的气氛、情调、韵味、色泽的”。笔者认为 ,还可以把刘勰的“比显兴隐”说的解说推进一步。这里的基本理论假设是 ,“比”主要是接近认识论的 ,所以“比显” ;“兴”主要是接近存在论的 ,所以“兴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老舍、张恨水、金庸等作家作品的解析,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武侠退隐”现象进行了研究;作家对武术这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有了不同的认识与反思;这一现象可以区分为文化反思、政治驱动以及历史解构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蔡镇楚《唐诗文化学》称:“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文作为古代文化的艺术纪录,其中军事题材历久弥新。一部中国古代军事史是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史。历代军事题材诗歌有“军旅诗”“边塞诗”“戎马诗”“征战诗”等。研究军事题材诗歌的传播和教学素材,方可更深刻、完整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真正推动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从文学的源头《诗经》开始,与军事相关题材的诗歌,则一路引领汉唐之间的文学情感线索。无论是对英雄崇拜,还是对个人生命的慨叹,抑或是对政治社会的反映、对征人情绪的宣泄,都围绕着军事这样一个主题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因此,教师在理解众多汉唐诗歌材料的时候,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建立一个融知识技能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发展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小说这种话语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系统中,始终于一种卑微的地位。“小说”一词在《庄子》中初次出现时,是指任何无足轻重之文。从此,在中国这个诗的王国中,文人士大夫们都用这个词来指没有多少价值的散文。尽管到了明清时代,小说话语在文学语境中实际上已成为主流话语.但在文化语境中仍未能根本改变其地位。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的“境界”(意境)说,在我国词学以至整个文论发展史上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跟西方的某些文论遗产,特别是康德的“美的理想”、‘“审美意象”说,叔本华关于“审美静观方式”与“无意志”、“无痛苦境界”说,关系也颇密切。从二十世纪初期直到今天,这一理论在我国文艺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王氏云:“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典型诗语之一的“木叶”,在其诞生之初,只是一首祭歌里的普通词语,一个“巫性世界”里的一般景物。在诗史演进中,它不断地被重复使用,扩大了时间、地域等限制范围,并逐步被赋予丰富的文化、文学内涵,进而成长为稳定的具有丰富审美价值的诗语。这种在“时间”中考察诗语形成过程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历史的解读,旨在“语言”细节上来揭示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真相,期待最终能建构一种新的富于自觉的“时间”意识的作品阅读和解释方式。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曾指出:“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书。”另一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在五十年代也发表过类似意见。这些意见充分说明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和深远影响。马克·吐温那富有民族特色的创作,就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享有崇高地位。在中国,同样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马克·吐温(1835—1910)是十九世纪末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杰出的幽默讽刺大师。他以丰富的长、中、短篇小说和大量的游记、杂文、政论,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虚伪“民主、自由”与种族歧视,批判了“金元帝国”的侵略扩张政策,真实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美国生活,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理想,被称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相似文献   

13.
“诗可以怨”这一传统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直有着代代相沿的生命力 ,其主要着眼点在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这一传统在鲁迅这里却出现了断裂 ,他转而对受弗洛伊德“无意识升华”说的厨川白村大为赞赏 ,让文学以“人学”的姿态出现。鲁迅对古文论方向性的扭转 ,具有中国文艺学现代性转换的首创之功  相似文献   

14.
台湾学者黄永武在他的《中国诗学》中说:“研究诗的时空设计,在中国诗歌中特别重要。因为诗的素材,不外时、空、情、理。中国诗中的理,是一种别趣;中国诗里的情,往往高度复杂而纵横钩贯于时空之中,借自然时空的推移而忽隐忽现。人与自然时空是那样奇妙地融合无间;情感与哲理,不喜欢脱离时空景象,去作纯粹的摹情说理,每每透过时空实象的交互映射予以形象化。因此,可以说,时空设计是中国诗歌的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四萧”对文学政治功能的重视,同儒家诗教有着明显的血脉联系,他们在继承其基本内涵的同时更融入了自己的见解。与传统“风教”论相比,他们的观点蕴涵了两大新的指向:一是把政治功利的载体主要限制于儒家典籍,而非纯文学作品,二是推崇“风教”的“修身”功能,从而与社会兴衰治乱的主旨有所偏离。  相似文献   

16.
当文明发展进程中新的进步产生出一种新的艺术时,总会有几十个杰出人物以一两个天才人物为中心应运而生,几十个杰出人物只能把社会思想表现出一半,而一两个天才人物却能把这种思想完全表现出来。——泰纳:《英国文学史》任何一种新文学、新艺术的产生都是有一个历史的过程的。从清朝末年黄遵宪、梁启超诸人倡导“诗界革命”、“小说革命”直到辛亥革命前后抨击时弊、揭露社会黑暗、鼓吹反清革命的所谓新诗歌、新小说的出现,这在我国由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链条上无疑是重要的一环;但在那个过渡时期,既未产生过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全新意义的新文学、新艺术,也未产生过能够把变革期中的“社会思想完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在具自身发展的悠悠长河中,几乎汇集了中国文人(当然不仅仅是文人)的所有智慧,闪射出思想与艺术的耀眼光芒,凸现着中国文化特有的“诗意气质”。这种诗意气质,源自“言必称诗”的《诗经》——春秋战国时代,成熟于魏晋——一个以人的自觉为因进而以文的自觉为果的辉煌时代:“为艺术而艺术”(鲁迅语)的时代。要观照这个时代(魏晋)的文学(以诗为主)特质,就得先从《古诗十几首》开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当进入元代社会时,教学情况也如同文学发展情况一样出现了一个转折。这一转折便产生了两个新问题:一是思想方面的障碍,再是知识方面的障碍。在元代以前,教学内客是以诗、文为主,到了元代却是以杂剧为主,而杂剧又为“正统”思想所贱视,认为是“小道”、“末流”;似乎这些产生于“书会”、“勾栏”的剧作根本不能进入文学大雅之堂。在这种偏见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对学习元杂剧便不重  相似文献   

19.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是中唐诗人李贺《赠陈商》一诗中的两句,接下去是“旁苦无寸寻,一上戛牛斗”。意思是说,太华拔地而起,上冲牛斗,高峻而又秀丽,攀登非常不易。李贺以高峻秀丽的太华,比况陈商人品的高尚,并且说:“李生师太华”。足见李贺眼中的太华,就是他所景仰赞叹的最高境界。这不止是一个道德标准,也是一个艺术标准。我们且不谈陈商这个人到底怎样,单从李贺的诗风来看,如果可以用一两句诗来概括,那么,这两句诗,正好是他诗的风格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古今中外的创作实践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文学反映什么样的生活?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我对升学问题是这样想的》一“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你——/,一个青年团员,祖国未来幸福的战士,/党教有你:/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伟大的革命./党希望你/毛主席希望你/为革命事业而不倦的努力/啊我最亲爱的同志/请答复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团中央的号召/祖国的要求/采取了什么态度/在思想上如何处理了“升学问题”?/(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这“诗”全文用韵语形式排列了一些概念,提出了青年团员如何对待升学的问题,可谓反映了生活,但通篇文字没有诗情,没有诗的形象,没有诗的文采,它也许是一篇漂亮的号召文字,但不能成为文学王国的成员.再看唐代张打油的一首《咏雪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转引自中外文学家《创作故事》)这“诗”确实抓住了下雪时的特征,描绘的画面具体生动可感,但它只是对自然景色的简单再现,景物形象的罗列和堆砌以及使锹、使扫帚的简单的叙述.缺少诗的意境和打动人心的诗的激情,因此它也不能算做文学王国的合法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