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模式训练是以控制论观点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定量化、秩序化、最佳化的运动训练模型(即模式)。并对照模式,运用信息原理对运动员实施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成绩达到或接近模式中的各项指标。1968年,苏联教练员彼德罗夫斯基,运用模式训练方法,对短跑运动员鲍尔佐夫进行训练,使鲍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夺得100米和200米跑金牌。自此模式训练风靡于世。许多国家认为,它是收效显著的训练方法之一。但有好些国家抱异议,连靠苏联帮助才使体育运动崛起的民主德国,也坚持因人而异的训练,才能取得优异成绩。我国有运用模式训练获得成功的典型实例。然而曾三破男子跳高世界纪  相似文献   

2.
以高校41名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了专项运动在运动训练中本质特征和训练规律,并对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前、中、后期以及赛前、赛后等一系列专项训练的原则进行剖析,从而探求出中长跑专项运动的本质特征,同时初步归纳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训练情况的跟踪调查,研究散打模拟实战训练对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距离感;进一步提出了散打模拟实战训练在散打运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心理训练是现代竞技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甚至对于比赛的胜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分析排球运动技战术特点的基础上,参考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的差异及训练模式进行探讨。归纳出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差异的本质,根据差异的本质提出了决策教学训练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决策教学训练模式的有效性。决策教学训练模式对高水平组和中间水平组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训练程度综合评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年训练周期中的每个具体阶段,对运动员训练程度如何评定,是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问题。客观地评定运动员的训练状况和及时掌握它的动态,是有效地控制未来训练进程的必要条件。通常认为,运动成绩就是运动员训练状况的标志(Л·П·马特维也夫,С·М·  相似文献   

7.
以控制论为依据,应用模式训练方法对中山医科大学田径队高栏组运动员,进行速度、技术、身体素质控制训练,通过实践和各类比赛验证,模式训练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为普通高校训练运动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拳是武术套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是竞技武术比赛中争夺十分激烈的项目,练习过程中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北京武术队在此类项目上占有较大优势,以北京武术队部分优秀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调查,以北京武术队长拳类项目运动训练情况及其训练模式为例分析探讨长拳类项目的训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竞技武术长拳类项目,要达到世界顶级高度并且保持水平,必须具备从长拳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年龄特征、科学选材、训练目标等诸多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指导理论,或者说一种模式.研究其训练模式对提高该类项目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可以促进武术事业科学地、持续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三级跳远运动员“想象训练”实验结果的分析,对三级跳远运动员“想象训练”的时间分配,“想”和“练”的结合关系,在最佳时间内掌握“想象训练”技能及“想象训练”在三级跳远运动中的作用做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与研究竞技运动训练体系里,存在着对人的关怀的缺乏,金牌成了判定运动员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运动员们为金牌而奋斗,甚至异化为获取金牌的工具,这种价值观念已经远离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因此,作从人精神的角度初探竞技运动训练的应然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运动技术个性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有关技术参数的对比分析 ,认为田径技术是相对的、发展的 ,并不存在理想的固定模式。并提出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技术个性化思想 ,即经多学科综合分析研究 ,符合运动员个体特点和实际能力 ,最能发挥运动员个体所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原则和越野滑雪项目运动特征的研究,针对越野滑雪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举例并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原则在该项目中的应用,为如何科学地把握训练过程,以实现训练效益最大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论运动训练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运动训练“以人为本”的内涵及与此有关的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通过运动训练实践手段,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缩是运动训练“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从运动训练管理层面上看,教练员应作为主体,而在运动训练实践层面,运动员是主体,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运动员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过程,达到其自我价值实现的“身心并完”。  相似文献   

14.
实力接近的攀岩运动员之间的比赛,其心理品质、心理训练水平对比赛的胜负起决定作用。从攀岩运动的特点出发,结合运动心理学理论和训练实践,对攀岩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进行探讨,以期能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前言运动员没有高度的专门身体训练水平,要达到现代的优异运动成绩是不可能的.在任何运动专项中运动员都要发挥出该专项特有的肌力,运动员其他各种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和发挥也将取决于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了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归因特点及规律性,并进一步研究排球运动员的成败归因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排球运动员归因技能的训练方法,这对排球运动训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进行长期教育的过程。人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形式而实现的,因此,运动训练离不开语言。由于语言的作用,使身体练习、技战术的学习成为可能。目前,随着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了大力发掘运动员的心理潜力,一些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充分利用人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科学地运用语言设计,编制了一些专门的“心理训练”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大脑施加系统的影响,从而,使语言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投掷项目运动员的多年训练结构特征进行研究.从5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导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多年训练的年龄结构特征、多年训练的运动负荷特征、心理训练阶段特征、训练方法与手段特征.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模式符合实现培养高水平中国女子投掷运动员目标的需要,投掷运动员应注意不同阶段负荷安排的有机联系,各阶段的高强度专项负荷量以逐级递增式安排为宜,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出现始训早、高峰早、退役早的“三早”现象.对运动项目的研究要把握现代训练的基本规律,并推动运动训练实践更快地发展,已成为我国投掷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运动训练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重点内容是将运动员的体能与智能科学合理地结合,以帮助运动员最大限度地发掘潜能,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文章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分析运动智能训练在竞技体育领域里的重要意义,探讨运动员智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散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若干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4名备战广东城运会的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3周后,运动训练对其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监控运动训练。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3周后,运动员BU、C、CK、LDH和MDA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Hb、T、及SOD值均显著下降(P<0.05),变化幅度可以反映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对训练的适应及恢复情况;对生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准确地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监控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