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新闻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之一,并且运用互文性理论有利于揭示出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本文主要从主动互文性和被动互文性两个方面对英语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目的是揭示出互文性、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语篇。  相似文献   

2.
再情景化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话语生成的一个视角,也是研究语境所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再情景化是话语再现客观现实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分析语篇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分析文本的层面上,更要分析文本和其生成过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之一。翻译时我们首先假定原文语篇是连贯的 ,那么其译文在语篇上也必须是连贯的。有些衔接不太明显的语篇 ,内容也是连贯的 ,受话人根据语境、语用等语言外知识来掌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达到交际目的。译者在翻译时 ,要对原文语篇所涉及的语篇外部影响语篇连贯的非语言因素进行分析 ,从而在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语篇层次上的意义与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4.
语言意识是学生对于“深层部分应该有丰富而系统的语言与文化知识”。语言意识的意义在于使得语言能力不再是工具,而是一种基本素质,语言学习过程就转变成了语言教育过程。提高学生语言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从语篇的角度来进行意义分析,文化内涵分析及其语篇模式分析,从而获得系统的语言与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语篇语言学互文性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从新的角度得出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新的模式和方法,即强化互文语境和重点讲解语篇互文性标记。该教学方法可以弥补传统阅读教学只注重词汇、语法、句子等语言形式教学的不足。运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因其注重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知识的积累,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大大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篇语场、方式和基调的认识和把握,是译者决策及操作中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相辅相成。不同语篇范围、方式和基调的翻译都不尽相同,语境、语篇与翻译学的关系息息相关。翻译研究者要研究语言,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明白语言中语篇如何在实际中运作,了解语言的本质及其功能,才可以系统地、有效地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或解释,并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具体的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语篇产生于语境,其含义的实现依赖于语境。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目的语学习者往往由于缺乏对文化语境的关注而导致语篇理解的失败。本文探讨了语境对于准确理解语篇的重要意义。特别指出书面语篇的读者,由于其身份、文化背景以及知识等的不同而产生与作者不尽相同的对该语篇连贯性的理解。这是文化语境对语篇连贯性的重要影响。了解语境对于语篇理解的重要意义在于有效分析目的语学习者错误产生的根源,进行更加有效的语言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8.
韩礼德提出的语域分析理论根据情景语境的特点来研究语言变体和语篇的类型。语域分析中有三个变量,分别是语场、语旨和语式。本文试从语城分析中的这三个层面探讨语域理论对汉英翻译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本文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比分析了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句法、语用以及语篇方面的差异,进而提出英语教学中开展目的语文化教学的四个方法,分别是增加有关的文化背景介绍,提高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克服社交语用错误;创建合理的文化语境以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而语言的使用经常会受到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英文写作时,通常会按照汉语语篇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语篇的写作,与英语语篇的写作要求相悖。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学生需全面了解英汉思维模式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中西文化和语言存在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一部分,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由此可见,外语教学不能脱离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感知。  相似文献   

12.
古今名家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见解不一。实质上文化与语言具有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存在共性与独特性。在外语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文化与语言的独特性,加强外语语言的文化融入法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民族文化互化总是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各方影响,它们之间不总是对等、平衡的。滇中塔甸村彝汉杂居现状,是彝汉两个民族在共同地域上长期文化互化的结果。塔甸村彝汉双语使用现状,因汉语作为国家民族共同语的强势地位,总体上呈现出彝母语语用功能有所减退的趋势。为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民族语言关系,应大力开展相对弱势的彝母语教育和传承。单向度的彝母语教育和传承,离不开作为母体的彝族文化传统的整体传承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制约和影响着语言。中英文广告语言就是反映中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一方面,中英文广告语言在语音、词法、句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另一方面,二者在价值观念、社会习俗、思维模式等方面也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差异。当然,中西方语言和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汉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从宗教、历史、地域及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文化内涵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资料的宣传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旅游英语中涉及许多中西文化差异,其翻译则是跨国界、跨文化、跨社会的宣传活动。翻译工作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等多方面的知识,翻译时必须变通手法体现原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福柯权力话语理论阐述了权力、知识和话语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知识是权力的象征,话语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控制知识权力话语的文化力量能够实现其文化控制地位。强势文化往往在交流中获取说话的权力,并对弱势文化进行操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工具,而是一种在不同的权力话语制约下的对话与交流。“汉城”改名“首尔”实际上是韩国经济文化发展后试图扭转其文化历史上弱势的文化地位,显示了韩国对于强势文化地位的渴求。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文化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演绎法等方法对武术教育中的一些凸显文化的因素进行分类剖析,一是武术语言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如武术专业术语、语言风格等;二是武术教育中的非语言因素,如眼神、肢体动作等。以期人们更好的认识武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将语言的运用视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行为和情景变量的折射的时候,就可称之为“话语”。话语的指向是一种事件,一种实践行为,武术传播问题可从话语理论出发进行研究。对此,本文采用文本语境分析法,从话语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武术传播的目标、话语、方式三个维度进行探讨。认为:1)武术传播话语实践目标为:掌握和增强中国武术话语权和实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受众认同;2)武术传播话语空间内,武术传播话语内容呈现出:“事实失真”、“未表达武术文化精髓”、“众说纷纭、认同焦虑”的特征;3)武术传播应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坚持武术文化主体性,并积极引导公众表达,提高受众信息识别力,逐步形成武术认同,明确武术传播话语立场;同时,在新媒体语境下,武术传播应借助网络媒体之力,构建独特话语方式,并以继承和借鉴为基础,转换和创新原有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20.
交际语是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汉交际语的表达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会妨碍正常的交往,而且会产生某种文化冲突。本文从英汉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方面分析了英汉交际语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