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东、西方体育文化也在逐步实现从相互渗透到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体育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社会活动,其必然受到体育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体育教育从形势上较多地吸取了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但经过了本土化改造,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今年来,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和诸多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西方体育文化开始深入到本土文化当中,并深层次地影响中国体育教育.相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体育教育的影响力则有待强化.  相似文献   

2.
对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体育的文化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界体育文化的殿堂中,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都占有重要地位。前者是西方体育文化的起源,后者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它们共同处在相同的历史时期,但由于各自起源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性、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与祭祀、教育诸方面的差异,古希腊奥运会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体育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形式。在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主流时,源自于古希腊奥运会的西方竞技体育与中国的传统体育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丰富、充实着世界体育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白刚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725-1726
西方兵操对为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教育、体育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不仅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更是引发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突破口.是开中国教育近代化之先河.也是开体育教育近代化之先河.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调研、对比法、演绎法等分析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碰撞的历史过去与当下形态等,指出由于传播力差异造成中西方体育比重失衡,但认为碰撞与交融是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之源。提出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突破西方现代体育文明预设与现实的未来构想:1)积极参与世界体育文化图景建构;2)大力开展传统体育传承教育活动;3)牵手媒体:开掘传统体育媒体化之路;4)"联姻商业":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5)学界支持:使传统体育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休闲体育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专业研究领域,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功能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政府的关注.因此,学习、借鉴和运用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对提高中国休闲体育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特征解析等方法,对中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揭示:西方的休闲体育文化历史进程呈现出动态的、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曲线,而中国的发展则呈现出静态的、直线型的进程.在认识、体育休闲的内容、运动负荷、休闲体育迷的培养与休闲教育等方面,中西方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东方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之间存在各自的特点,有效地研究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结合点,从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格魅力、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建立新型的体育教育模式,有效地提高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体育文化重构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渐次被去中心化与西方体育不断被主体化.现代化背景下的主体需要与近代西方体育价值的暗合是近代中国体育文化重构的内在动因.近代中国体育文化重构为新中国体育设定了历史前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走向体育大国、体育强国和中国体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重构后奥运时期体育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途径进行科学论述,得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构建与现代化元素的断层;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校教育空间失意;“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现象的沉睡;民族传统体育主体价值功能的遗失;对外来体育文化的假象模仿;“活态文化”的后继乏人.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系统化构建;拓展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空间;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加强政府机构的主导地位;回归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价值功能;开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外来体育文化元素,保持其真性接轨;重视“活态文化”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极柔力球本质特征和技术特点的研究,着重发掘其东方文化意蕴和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为东西方体育文化交融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体育人文价值出现主体性迷失的现象,也面临着内外两重困境,如何科学构建体育人文价值体系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试图从普世价值和基础价值两方面阐述体育人文价值的文化本质,并从帝国沙文主义、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断裂、体制性障碍和体育资源供需矛盾三方面探讨它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从传承中国优秀体育文化、学习融会贯通西方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创新三个角度论述了构建中国体育人文价值体系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献资料研究法,对我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概述,雅片战争以前,我国当时受重轻武的思想影响,故没有型的体育思想。雅片战争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对我国当时社会的冲击,同时引进西方体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近代体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演绎法,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做一梳理后得出,我国古代体育教育思想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启蒙于维新变法运动;建国前自然体育思想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建国后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呈出多元化的态势,而多元化体育教育思想必定极大的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促进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开创体育教育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为我国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应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7个省市地区175所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综述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设中,对体育保健课教学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保健课教学目标认识不足;部分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文件不完整,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存在的问题;体育保健课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体育保健课教学评价缺乏规范等.最后得出结论:结合国家关于体育保健课教学相关文件及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出能真正体现体育保健课授课意义和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体系,使体育保健课教学在高等院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主要历史发展线索,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过程,做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体育课程的特点,总结了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历史经验,旨在为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以壬戌学制及其新学制课程标准颁布为标志,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近代壬戌学制与体育课程的改革背景、新学制下体育课程的特点,以及学制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意义等问题,做了分析与论述,旨在为当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经济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源于对现代社会所需人才规格的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初步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在知识经济教育的大背景下,实现其自身知识结构优化的四大转化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浙江舟山各海岛(孤岛)的实地考察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咨询等研究方法,认为建立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海岛实验基地,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是实现教育部2007年7月开始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推广纳入全国高校体育课选修科目的基本需要,同时对全国现有三个"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实验基地在内涵上加以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00-2009年间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数量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情况反映了我国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依年代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研究专题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第二阶段,各研究专题的数量情况变化不一。2000-2009年我国体育专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各研究专题的比例分布呈现出波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可知,我国的体育电影经历了建国前期、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深化改革时期四个历史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育电影作品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各阶段的历史背景,探究其中所蕴藏的中国体育文化,试图从体育电影中寻找中国体育文化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传统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后现代教育思想的辨析,梳理后现代教育思想对课程文本体系开放性的阐释,厘清其对我国体育课程体系中理念、目标、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其在当代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局限性,为中国体育教育范式的视点位移和摆脱现实困境谋划方向,指出后现代教育思想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干预是有效的,同时也是渐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