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走上讲台时,就发现现在的孩子变了.以前的孩子对学习似乎没有那么自觉,他们的注意力在别处.我小时候就经常和同学们一样吃过许多植物的蜜,很有兴致地看过蚂蚁搬家,捉过蜗牛,感受过一年四季不同的风吹……而现在班里的孩子有一大半不认识蒲公英,没见过向日葵,也不懂蜗牛是什么东西.他们相当“职业化“,他们的职业就是学生.……  相似文献   

2.
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最重要,这个东西能创造一切。”心理学家也认为:“智慧处于手指上。”现代教育理念主张让聋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听科学”。这告诉我们要注重聋生的学习活动。聋生因听力障碍更应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为他们提供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体会教学思考与创造的过程,不断提高数学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许榕 《上海教育》2002,(23):24-24
近几年,许多校长都在思考自己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这是对确定学校文化的一种思考。学校文化确立的过程,是传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任何一所学校,特别是有一定办学历史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某种特色,这种特色、这种文化,源于我国久远的文化、源于学校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源于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社会文化呈现出前所未  相似文献   

4.
突然听到有人说某某大学校长创造了不少神话。在经历过中国曾发生的造神运动之后,人们冷静下来,十分理智地说:"某某是人不是神。"近日又突然听说创造了神话,也该能冷静地想一想了。我想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汪劲松 《上海教育》2000,(11):21-22
徐汇中学创建于1850年,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在150年的风雨沧桑中,爱国、科学一直是徐汇中学办学的传统主流,所以培育了一大批以马相伯为代表的民族脊梁、社会中坚。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徐汇中学的办学传统又融进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育人、成才、多彩的徐汇中学教育要求,谱写了徐汇中学新的教育篇章。一、育人,就是使学生首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爱国的人。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不待老师改。”可见,教师的职责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和作方法。笔在多年的初中作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作训练的方法。那就是“模仿、积累、创新”,这是学生易于掌握的一种方法。古代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情动而辞发,观披以入情,情以辞为载体,按方能入情。”模仿、积累、创新正是初中学生所寻求的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Rain 《英语辅导》2004,(3):13-15
克鲁斯:……你也知道,我在学习武士道精神,那是我很崇拜的东西。在参演这部电影之前.我生命中的那些东西是很重要的。我的意思是,我绝对是带着对那种文化更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评价离开的,而且我总觉得……你知道,我去过日本很多次,总想融人他们.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我并不想去一些大家都去的景点。我想去一下鱼市场。我想去……带我去接触一下日本商人.他  相似文献   

8.
人·学习·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在学习型社会里,需要重新阐释“人”、“学习”、“学习能力”等概念,确立起“人是学习的动物”、“学习是人自我实现、超越的过程”、“学习能力是人自身发展、超越的能力”等理念,以便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终点·中点     
有一位老人讲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人好比一只杯子,里面的水满了,你得施一半给人家.待杯子里又满了,你又得施一半给人家.只有不断进、不断出,你这个杯子才会有价值,你这里的水才会是活水.如果只进不出,你那只杯子就再也装不进了.  相似文献   

10.
红枣·山楂     
小朋友。你&;#183;定吃过许多种干果,但你吃过香榧果没有?如果你是南方的娃娃,那你一定吃过。敲开它的外壳,再刮掉里面一层紫黑色的外衣.金黄的种仁就露了出来。嘿,那味道又香又脆,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一、用还原法激活学生兴趣 刘国正先生说:“语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教学中,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将自己对课的理解与思考还原成形象逼真的生活场景、生活状态或生活感悟,学生便会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就会呈现沸沸扬扬的景象。例如学生扮演《变色龙》中善变的奥楚蔑洛夫,  相似文献   

12.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 ,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 ,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 ,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青一代的。本来构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这个。当我把“人文学科”(thehumanities)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大家的时候 ,我心里想的就是这个 ,而不是历史和哲学领域里十分枯燥的专门知识。过分强调竞争制度 ,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 ,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使青年人发展批判的独立思考 ,对于有价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关的 ,由于太多和太杂的学科 (学分制 )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 ,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  相似文献   

13.
《陈风.墓门》是《诗经》中一首篇幅简短却颇有争议的诗。笔者通过对陈国历史史实、社会习俗的考证和对该诗关键章句、字词的分析,又参之以相关文献,对《墓门》进行重新释意,同时,通过考证也推定《墓门》诗当完成于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44年之间,为《诗经》所收最晚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人脱离动物界的直接证明,更科学地说明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语言的产生,把人从动物界"提升"了出来,语言的产生又直接促使了人类思维的发展,而有了思维的发展,人类才真正谈得上艺术问题了。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有其自身的价值规定:自由、公正、平等、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市场经济也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则:主体独立、市场决定、自由竞争、等价交换,也就是价值规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一方面是利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势,通过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定来匡正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损害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运行十多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正严重地危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必须实事求是地思考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师:请大家阅读短文《“始作俑者”辩诬》,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始作俑者”辩诬“始作俑者”一词出于《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说:‘最早发明陪葬木偶的人,他没有子孙吧?’”显然,老夫子对以木偶陪葬极其不满,甚至顿足捶胸地诅咒发明这种东西的人断子绝孙。由此“始作俑者”被后世用来指称“带头做坏事的人”。但是,用木偶陪葬真是一件坏事吗?众所周知,在我国奴隶社会,奴隶主死后往往用活人殉葬。从有据可查的考古资料看,商代人殉制度就已盛行,此后历朝历代这种恶习绵延不绝。公元…  相似文献   

17.
鲁洁 《中国德育》2007,2(1):5-95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惟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当人们逐步从理性主义的纠缠中摆脱出来时,开始看到生活、生活世界——这一人存在的基本事实,这个在理性主义遮蔽下长期以来为人们所遗忘的事实。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  相似文献   

18.
张中华 《中学生电脑》2007,(3):I0003-I0004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感到奇怪吧?喝酒、足球赛、相交直线,风牛马不相及,怎么扯到了一起?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探讨解决下面提出的一些问题,你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相及”的。先来看生活中遇到的这样两个问题:问题一有一天,爸爸邀请朋友来家里喝酒,一桌共10人。爸爸提议:“今天喝酒,我们每两个人都要碰一次杯。”我在旁边暗自思考:这要碰多少次杯呢?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王博 《教书育人》2002,(11):25-26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讲”,使课堂变成了教师演讲的舞台,学生变成了不能选择的观众。内容是规定的,答案是统一的,使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定式,折断了他们想象的翅膀。而新的创造性的课堂则要求教师把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老师变成幕后的导演,用创新性的教法指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索,不仅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特长教育·个性教育·素质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长的形成主要与个体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征有关,而个性则除此之外还包括人的气质、需要、目的、动机、情感、意志以及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特长教育虽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直接等同于个性教育。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视张扬个性的教育,但同时也重视共性的教育,它是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的统一。从外延关系上看,它们三的关系是:素质教育真包含个性教育,而个性教育又真包含特长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