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教会学校是中国新式学校和新式教育的发端,教会小学、中学、大学多采用西方教育体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西方近代体育也借教会学校在中国得到传播和推广。教会学校在中小学及大学均开设了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外语教育政策涉及语言和教育,它是外语教育事业的"生命"。在我国现代外语教育史上外语教育政策屡有差错,影响了外语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回顾和研究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我们把握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和理解当前的外语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深入发展合作对广西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外语教育提出了要求,通过对广西中越边境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应遵循师生家长的意愿、大脑语言学习规律、整合语言学习环境、多语种师资等有利条件,实行面向东盟、从小学贯穿大学的“一条龙式”的多语种外语教育.“一条龙式”的多语种外语教育对促进我国和广西各方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德国最新的外语教育实证研究项目,以研究报告数据为依据,从外语教育标准、教师发展和外语教学发展多个层面,分别阐述了外语教育在德国的最新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外语教育实际状况,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系,在各学科教育中引起了普遍重视。本文结合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我国外语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现创业教育与外语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几个方面,指出"外语+"是高校外语教育进行创新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交流的需要和竞争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学习外语。“关键期理论”作为现有幼儿外语教育的理论依据使得我国外语学习越来越呈低龄化。然而,我国幼儿外语教育现状并不乐观。从教育理念、环境到师资都有待进一部优化。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育政策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塑造和强化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经历了国家文化认同失语、国家文化认同缺失和国家文化认同逐渐显现三个阶段,应从外语教材、外语课程、外语教师培育和外语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塑造国家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教育结构导致了城乡间外语教育资源配置、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调研形式,探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外语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并为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外语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仍允许教会学校在遵守和执行政府法令与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办学并接受外国教会的津贴。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使教会学校的命运发生了急剧改变。由于美国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遏制政策,我国则采取相应的反击策略,将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全部接管。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国大陆教会大学的历史彻底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0.
以东京大学等多所大学的第二外语教育为例,分析了日本大学将第二外语作为必修科目、外语语种丰富多样、贯彻学生本位等特点,并在与我国大学第二外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大学公共外语(尤其是第二外语)应借鉴其成熟的教育经验,加强第二外语教育改革,提高第二外语的教学质量,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介语石化现象成因研究概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介语石化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也是多年来困扰我国外语教育与学习的一个难点 ,长期以来受到外语教育界和外语学习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70年代以来中介语石化研究取得代表性成果。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有Selinker的“心理论”、“生物论”、“文化迁移模式”等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在教育学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ESP教学是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一种教育路径,它强调整合各专业知识于语言教育过程,以培养专业化外语人才为目标;EGP教学强调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外语基本知识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外国文化鉴赏力为主要目标.当前我国外语教育改革必须强调遵循语言教育的规律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把ESP和EGP教育理念融入外语教育过程,它也将是未来我国职业院校外语教育发展的两大平衡支点.  相似文献   

13.
从外语习得的逆过程——外语磨蚀的角度,对成人外语磨蚀和儿童外语磨蚀做出区分,并回顾儿童外语磨蚀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如年龄,读写能力,态度和动机以及外语接触量,并阐述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早期外语教学实际,主要从外语学习起始时间和外语教育两方面提出外语磨蚀对早期外语教育的一些启示,以促进儿童外语能力保持,避免教育浪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外语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美国于20世纪末颁布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给美国外语教育改革带来了质的改变。在相似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颁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通过分析美国外语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理论假设、主要内容及课程实施,进而探讨其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本文纵向回溯中国与韩国外语教育政策历史,然后通过横向比较两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异同,指出韩国外语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WTO,将会吸引大量国内外资本流向西部,对陕西外语人才需求产生较大影响。陕西教育发展,形成对外语人才长期、稳定的需求。通过对陕西外语教育资源配置与外语人才供给能力现状的分析,认识陕西外语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明确陕西外语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除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大力开办教会学校。文章介绍了我国在民国时期教会女子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后来开办女子高等教育,派遣女子学生到国外留学等活动,简单分析了女子教育对当时国内社会上一些陈旧封建现象的影响。这表明西方传教士对我国女子起初教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大大改变了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交流合作日趋紧密、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及时了解研究东盟各国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借鉴缅甸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现行外语教育政策进行反思与思考,并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9.
高校英语教学往往以四、六级考试为考核标准,学生也把通过四、六级考试看作大学期间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这往往导致了学生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语言运用能力的低下,这无疑有悖于外语教育的初衷。美国教育学者提出5C外语教育,不仅要重视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实践,美国外语教育已取得显著成效。美国5C外语教育的相关内容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有极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语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待于改革。就此,笔者提出了反思型外语教师教育模式,并对其理论依据做一概述。它发展的心理学基础是皮亚切特的结构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础是“从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教育理论。另外,围绕着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和外语教师在这一模式中的角色问题阐述了反思型模式的意义;即外语教学理论和具体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理论和个人教学风格相结合以及实现了外语教师在工作岗位的发展与提高,从而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