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菜园》延续了沈从文一贯的乡土小说创作风格,他用清新的文字构筑了充满自然风情美和人性美的理想世界。虽然他极力讴歌理想的生活状态和生命形式,但看似和谐的生命背后却充斥着人生的苦难与哀愁。小说在菜园的兴衰和人事浮沉中流露出作者的苦难意识和悲悯情怀。沈从文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尚美的文学理想是其书写苦难的重要原因,这篇小说成为湘西小说苦难书写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2.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一篇长篇小说,描述的是1975-1985年的黄土高原上的陕北人民的苦难的生活状态,全景式地表现出了中国西北农村的现实的生存状态。或许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苦难,或许他们每个人每天都要为自己的生计发愁,但是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在这些平凡的生活琐事中体会出人生百态,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找出自我的生存之道,这些都可以在这部经典的著作中领略到。  相似文献   

3.
《王向远著作集》收集了作者发表的多篇有关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的论文,尤其是翻译文学导论更是从横向纵向、国内国外,各个方面全面深刻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中国文学翻译的全景图。但是书中的一些和翻译文学相关的议题和观点,是值得深思和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作家余华是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活着》以极其冷静简洁的笔调为我们展现了纨绔子弟福贵的人生悲剧以及由时代造成的福贵一家人的悲惨命运。作品反映了中国旧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生存现实,展现了在社会造成的苦难面前,人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流露出生命至上的医者情怀和尊重生命的仁爱精神。这些都根源于余华童年的生长环境以及青年时期的从医经历,医者的职责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作品体现出一种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文学新建构语境中重新审视《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书中内涵的跨越性比较思维与开放性全局眼界赋予自身历久弥新的世界文学品格。具体探讨文学主流与文化多元性的辩证统一、流亡文学主题所具有的世界文学胸怀以及中国理论话语在跨文化阐释中的有效性,从而对《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文学价值与理论资源进行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6.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具有较强的民间文化意义。作家的民间情结、民间对苦难的承受与抗争、渴盼自由自在的生存方式、捍卫民间的仁爱与正义、琐碎平淡的民间生活气息和作品中穿插的大量的陕北民歌信天游等,都可以在作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读。因此,这也是《平凡的世界》为何具有较长久的艺术生命力的所在。  相似文献   

7.
《红字》是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问世在美国长篇小说界引起了一阵轰动,为霍桑带来了非常多的荣誉。这部小说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主义色彩,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对每一个人物内心世界的构想,将小说人物的情感、心理变化以及性格等精神层面的元素注入了强烈的主观性,这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鲜明特点。从这部小说的题目可以看出,小说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标志象征着一种耻辱与罪恶,这样的情节设置以及语言文字的描述使这部小说的文学色彩更加浓烈。本文就从语言文字的角度对美国长篇小说《红字》展开了一系列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窝头会馆》是作家刘恒的话剧处女作,虽然是第一次写话剧,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表现主旋律上,刘恒的创作体现了新的变化。主旋律很容易使人想到高大全、假大空的文学形象和文学作品,然而《窝头会馆》却避免了这样的弊病,在展现建国前后特殊时代风貌时,作者把落脚点放在永恒的人性上,剧中的人物显得生动可感,"对主旋律的探索能悄悄抵达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代表了路遥文学创作事业的最高峰,也使路遥这个名字享誉当代文坛。作品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作者在塑造男性人物的同时,也着意刻画了处于特定时期的一群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分属于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她们或依附、或徘徊、或独立,各自演绎着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丰富着这个平凡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明快的山水小品,字里行间浸透着早春的芳香.全文仅二百多字,但其文学主旨的体现,语言的清新明快,写景的生动细腻,抒情的自然意韵,无不令人拍手叫好.初读《满井游记》,便被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所折服.  相似文献   

11.
"兼爱"思想是墨家思想的精髓,至今仍然放射出璀璨的光芒。"兼爱"的伦理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层次:感情层次和利益层次。感情层次就是要求人们相互地、平等地、普遍地爱;利益层次就是爱时必须给对方以利益,使对方在爱中得到利益。"博爱"是基督教教义中的重要思想,它要求人们彼此相爱,爱一切人。"兼爱"与"博爱"有两点是相通的:一是认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彼此相爱:二是认为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知恩图报是人的一种本性,你爱别人,别人就会加倍地爱你。墨家的"兼爱"思想的人性基础与基督教是相同的,因此把它作为构建现代社会普遍伦理的文化资源,容易被西方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魏晋与晚明是两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孤傲嵇康与狂痴李贽最有代表性。他们有共同的士人心态:才高气豪、狂放不羁、厌弃仕宦、离经叛道、置纲常礼法于不顾,分别以"师心谴论"与"别出手眼"的方式放胆为文,以特立独行的人格激烈反抗与批判虚伪的"礼法"社会。为统治者所不容,为世俗小人所不忍;从而因名祸起,因文字而致罪。他们的死,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时代的悲剧,值得去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太极拳运动的精、气、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种,注重在演练中精、气、神与动作协调一致。从理解内涵、把握特点、形神兼备的角度对太极拳精、气、神的外现与修炼进行阐释,并分别就太极拳对精、气、神的内炼功效进行研究,最后指出太极拳运动精、气、神的内炼与外现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莎菲》不能用简单的“道德主题”或“女权主义”概括,在爱情故事的背后,是乱世中先觉者以“边缘意识”自守,在庸俗与空虚的双重诱惑中拒绝沉沦、抵死挣扎的心灵历程.这一“深层结构”才是这篇小说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教育观念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工具。培养活生生的人的方法有激活人的生命力、活跃课堂气氛、解放学生思想、活学活用、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当刘翔以12s91的最快速度取了2004年稚典奥运会的110m栏金牌后,“刘翔现象”就在神州大地轰然兴起。当刘翔及其教练“被迫”打算出国训练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这种中国式的“后奥运虚耗”已经对金牌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这种“后奥运虚耗”现象已到了需要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引导的地步。期望能为减轻中国“后奥运虚耗”的不良影响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夸蛾氏"--"蚂蚁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愚公移山》中的“夸蛾氏”都作“夸娥氏” ,属于无本改字。《愚公移山》的故事原出《列子·汤问》 ,其原文是“夸蛾氏”。在该文中 ,“蛾”与“娥”音义俱不相通。“夸蛾”即大蚂蚁。蚂蚁搬山 ,完全符合《愚公移山》的寓意。根据民俗学的研究 ,万物皆有神灵 ,“蚂蚁神”作为大力神的代表确实恰如其分。《愚公移山》神话故事中的“夸蛾氏”就是“蚂蚁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与“体育中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中国"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在我国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后,我国体育形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具有独特中国特征和要素的"体育中国"。"体育中国"以民族性为典型特征,以属地精神和乡土气息为依托,以举国体制为体制保障,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动力;是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印象和描述,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