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基调的视角讨论了学术期刊编辑在整个文化活动过程中的作用、身份、地位等.研究发现,学术期刊编辑是意义的源头,其在学术成果的形成和传播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其社会地位高,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而由于社会对学术编辑具有两面性特征,尤其是更重要的隐性一面了解不够,导致了学术编辑身份和地位的尴尬境遇,解决学术编辑此境遇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其隐性一面显性化和前景化.  相似文献   

2.
责自负和编辑把关是保证书稿质量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两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作对保证自己创作作品的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编辑人员对自已加工的作品负责,也是一种天职。双方要共同对社会和读负责。这一点是统一的,也是主要的方面。但也有矛盾的一面,因为作和编辑所处地位不同,对社会、对读了解的情况不同,掌握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对一些问题难免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有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就是要为新兴的编辑学的理论构成提供合理的、体现学科特性的总体设计。本文试为这种总体设计提供一份建议书,也可以说是从理论构成要略上再论编辑学的特性。建立编辑学,观念需要更新社会文化传导事业的发展不但使得编辑活动的存在形态在更新,也使得编辑活动与生活联系的程度及其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实际上在不断更新。要适应这种情况,在建立编辑学中,人们有关的观念也就有不少是需要更新的。如果把编辑活动看做社会文化传  相似文献   

4.
编辑活动中思维定势的利与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编辑由于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即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的思维定势.编辑的思维定势一旦形成,便会长期发生作用,直到进一步的经验修正或予以否定之后,才得以改变.这种思维定势在编辑活动中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编辑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是出版队伍的主力军,编辑的素质是和出版物的质量紧密相连的。进入新时期,编辑的许多观念需要更新,许多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在构成人的素质的诸多因素中,信仰和道德是灵魂,是人的立身之本。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我们的编辑队伍中不乏这样的人:知识不可谓不渊博,智商不可谓不高,能力  相似文献   

6.
图书编辑学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性质的编辑学著作,可以有不同的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目前,我们需要一本概论性的图书编辑学著作,用以满足培训编辑干部的需要。这种概论性的编辑学著作,应该对编辑活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编辑活动(或称编辑劳动)的性质、编辑活动的过程、编辑活动的主体、编辑活动的外部联系、编辑活动的组织管理和编辑活动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本文试就前四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编辑价值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社会如何判断编辑的价值;第二,编辑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前几年有不少人呼吁提高编辑的社会地位,为编辑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而鸣不平。这实际上是编辑价值问题。随着编辑学、出版学研究的开展,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编辑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精神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编辑有了职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层面看科技编辑的社会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文化活动。编辑这个角色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随历史前进而前进,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是积极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参与者。作为社会角色,科技编辑有着编辑的共性,也有其个性和特点。如果说编辑这个角色是社会化生产发展后,分工细化的产物,那么,科技编辑就是在出版业大大发展后,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产物。如果说编辑活动是“对他人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适合于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以向公众传播”的社会文化活动,那么,科技编辑活动则是“对科技成果、信息进行甄别、鉴定、加工处理,使之适合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以向公众传播的社会文化活动”。科技编辑即从事科技编辑活动的人员。  相似文献   

9.
王有文 《编辑之友》2011,(11):91-93
一编辑创新的内涵编辑创新是编辑出版工作的灵魂,是编辑出版业不断前进的动力。编辑创新肩负着提高国家软实力和人民文化水平的重任。编辑创新从本质上讲,是编辑在参与编辑出版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主要体现在观念创新、知识创新和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0.
编辑的本位意识与出版物的创意胡光清【武汉】从思想文化史的视角扫描出版物,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出版物的创意,是时下应予关注的问题之一。处在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思想文化活动异常活跃,各种思想文化观念随之产生。我们编辑工作者,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就能产生的,它是在大量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产生的.创新如影随形于编辑活动的每一具体环节,编辑要在选题开发、审读加工、装帧设计、营销策划等编辑活动中牢固树立创新的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编辑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编辑活动具有多种性质。它是一种认识反映活动,是一种社会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信息处理和传播的过程,又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人类精神生产过程,等等。由于编辑活动具有这样的多种性质,因而我们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揭示它的本质和规律。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编辑活动具有生产活动的特征,它同样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我们通过对编辑精神生产活  相似文献   

13.
想要做一个好编辑,想要编出好作品,不仅要有编辑学科的学问,而且要有相关学科的学问。相关学科与编辑学科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像一张纸的两个页面,去掉一面,也就等于去掉了另一面。同时,想要做一个好编辑,就要奉献给社会好书,让消失的生命、消失的肉体物化在书中。这些书便是编辑生命的价值。好书不朽,编辑的生命价值就会永存。  相似文献   

14.
想要做一个好编辑,想要编出好作品,不仅要有编辑学科的学问,而且要有相关学科的学问。相关学科与编辑学科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像一张纸的两个页面,去掉一面,也就等于去掉了另一面。同时,想要做一个好编辑,就要奉献给社会好书,让消失的生命、消失的肉体物化在书中。这些书便是编辑生命的价值。好书不朽,编辑的生命价值就会永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每个领域和每个角落,其作用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科技期刊是信息的载体,它与信息更有着密切关系.信息是编辑工作的先导,又是进行各项编辑活动的依据,选题、组稿、审校及加工整理都离不开信息.一个编辑如果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善于收集和利用与编辑业务有关的信息资料,那么在编辑工作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瞎闯,并能在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中,利用信息指导编辑实践的顺利开展.期刊编辑工作与信息息息相关,编辑的信息观念应贯穿于整个编辑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6.
范炯 《编辑之友》1991,(5):55-57
看到命题,许多人会诧异:为人作嫁者有何独立观念可言?接好活、“把好关”、少出错,才是编辑的本份。对此,我不以为然。不长也不短的编辑生涯使我强烈地感到,编辑不但要有编辑的品德、编辑的素养,还要有独立的编辑风格。而编辑风格的形成,得益于编辑观念的确立和社会、出版业对它的认同。何谓编辑观?我认为,这是一个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确认,对自己人生兴趣的把握,对自己职业内含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服务对象的体悟。下面,分四个方面坦露我的编辑观。  相似文献   

17.
编辑学理论纲要(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是编辑活动的社会环境,对编辑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编辑活动是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编辑活动的发展水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决定编辑活动的方针、宗旨、规范和运作方式。编辑活动也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通过对文化传播的选择和调控,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或者传播先进思想,推动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对编辑的阐释是:对资料或现成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显然,编辑活动的主体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而客体则指被赋予一定文化意义(内涵)、具有文化教化功能和社会传播价值的资料或现成作品.  相似文献   

19.
编辑活动是编辑学的重要范畴。揭示编辑活动的性质和社会功能,是编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浓厚兴趣。今天我就对这个论题发表一些意见,请诸位指正。(一) 研究编辑活动的性质和社会功能,必然涉及什么是编辑活动和编辑活动的起源问题。汉语“编辑”一词有编辑活动和编辑人员等多种含义。无论是编辑活动还是编辑人员,都存在于历史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需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考察他们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以及他们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商品经营观念编辑为什么要有商品经营观念?简单说来,就是编辑这种社会传播活动的目的和价值,必须通过商品形式才能实现。编辑活动产生的可供出版的文稿,不能立即用于传播,需要通过印刷、装订成为出版物,又通过发行渠道(销售网络)送到读者手中,到读者面前时它已成为商品。凡是商品都可以进行交换。出版物在商品交换中的命运,滞销还是畅销,盈利还是亏本,一般将决定编辑出版者本身的利益,决定传播业作为一种产业的兴衰,又将影响社会传播活动的成败,这是因为出版物在商品交换中的风险,主要是由编辑出版单位承担的,印刷者和发行者承担的风险总是较少,国内外情况皆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