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统计分析残疾人世界游泳锦标赛及全国锦标赛运动员的级别、残疾种类及比赛成绩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综述法与访谈法,初步探讨了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规律.提出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应结合残痰种类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特点和水感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国际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残疾类别中脑瘫占有很大比重,且优秀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以脑瘫为主,特别是重残级别脑瘫运动员较其他残疾种类更有优势.而我国脑瘫游泳运动员较缺乏,今后应加强脑瘫游泳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游泳运动员选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90年代所有中文体育期刊、游泳专业期刊和有关运动员选材的专著、相关国外游泳选材文献,对国内外有关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游泳选材理论与方法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特点,但近十多年来我国游泳选材研究较少,有关选材数据、指标需进一步修订;游泳选材重要指标"水感"的研究以少年儿童为主,选用指标以静止为重点,对高水平专业阶段的水感选材研究没有进行;游泳心理、智力选材研究不多;游泳专业选材阶段研究很少.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特点的研究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赛前训练负荷量、负荷强度安排特征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此研究总结提炼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某些特点,并予以理论的升华,指导训练实践,从而促进竞技游泳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选材至今没有完整、系统的研究模型。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专家咨询、改革实验测试方法以及大样本测试,概括了羽毛球项目的制胜规律;从新的视角论证了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子结构之间的关系;量化了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中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运动员选材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认为: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经历了起步、快速发展、相对停滞和快速提高四个发展阶段,先后学习了阶段选材模式和滑动选材模式,并形成了理论三角选材模式、发育分型选材模式和竞技能力主导选材模式等特色理论.在对目前选材研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体教结合,建立优秀竞技后备人才库;修订《青少年业余训练大纲》;强化竞技能力特征模型和诊断方法学研究;重视制约运动员成才的社会学因素;加强基因与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构建运动员科学选材服务平台.旨在实现我国运动员选材工作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过早退役使得我国游泳训练缺乏高水平训练方法经验的积累,继而影响竞技游泳整体发展水平.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现阶段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比国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短6.3年,竞技保持阶段较短.通过因子分析,将现阶段影响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20个主要因素归纳成5个因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揭示了游泳项目科学选材的意义,就常规游泳科学选材的范畴作综述,进一步明晰了游泳训练中的形态选材,身体素质选材,身体机能选材与心理选材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游泳运动科学选材的新概念,即在常规游泳选材基础上,做到能够把运动员出成绩的敏感期与各个竞赛期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做到科学预测与准确控制的完美结合,使得运动员的运动敏感期出现在各个重要的竞赛期中,以取得其最佳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将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按照比赛发挥程度分为较好、一般、较差组,在赛前2小时、30分钟采用《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MASA)》对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组别运动员赛前心理唤醒状态差异,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心理唤醒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发挥程度游泳运动员赛前唤醒水平存在差异;心理唤醒强度、负性心理唤醒是影响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唤醒状态敏感维度,与比赛发挥关系密切,正性唤醒并非影响游泳运动员赛前唤醒的敏感维度。游泳运动员临赛前应具备中等偏高水平的正性心理唤醒和心理唤醒强度,中等偏低水平的负性心理唤醒;建议教练员重视赛前水上准备活动,重视赛时心理唤醒水平调节。  相似文献   

9.
皮纹反映了人的身体机能、素质、智力等丰富的遗传信息.皮纹选材作为遗传选材行之有效的方法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我国优秀少年篮球运动员皮纹的研究,分析了他们的群体皮纹特征,建立了篮球运动员皮纹选材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竞赛特征的比较研究就是在当代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竞赛频率、竞赛项次、竞赛类型、竞赛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在年度竞赛次数、项次、类型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并揭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竞赛特征,试图为我国制定合理、有效的游泳赛制提供参考,对促进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成绩的提高、奥运争光计划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世界竞技游泳水平的日益提高,优秀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水平也日渐提高.中国与美国高水平游泳队实施个性化训练的外部条件差异不大,但训练中运动员的个性化需求容易被运动员对训练适应能力相似的表面现象所掩盖.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训练组织形式以集体训练为主,适宜的训练分组是实施个性化训练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研究是在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的大背景下,运用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年度比赛频率、每次比赛的项次以及比赛兼项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对比,总结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特征,对提高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成绩、实现奥运争光计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希思-卡特体型测定法测试我国花样游泳运动员的体型,发现:花样游泳运动员平均体型分值是3.14-2.45-3.74;健将是3.33-2.84-3.58,内、中、外三因子分值较接近。从优秀运动员的体型分布来看,提示花样游泳运动员存在"理想体型"。其"理想体型"应是匀称、修长。从竞技水平与体型关系分析得出:竞技水平越高,中、内因于分值越高,说明肌肉、骨骼和体脂对花样游泳运动员来说是重要的,尤其与中因于分值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省14名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35项身体形态指标作了测试。结果表明:花样游泳运动员身材匀称,水中受力面积大,体脂百分比大,趋向“4—1—4体型”。用离差法制定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表,可作为今后花样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个案分析对目前国内外专家、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的耐力训练手段方法以及耐力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采用与比赛距离的生理特点相似的训练方法,但耐力训练对所有项目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评价训练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可采用摄氧量和心率评价中枢耐力水平,采用乳酸和强度评价外周耐力水平.不同距离、不同条件的运动员耐力训练的重点不同,手段也不同.短距离运动员应重点提高耐乳酸能力,中长距离运动员应重点进行最大摄氧量和个体乳酸阈训练.  相似文献   

16.
用定量的运动学方法对13名女子一级以上游泳运动员徒手和戴两种不同规格的划手掌游自由泳时的划水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女运动员戴划手掌游时划水技术动作在时间、空间、时空方面与原有技术动作相比较发生的一些显著改变,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使用划手掌进行水中专项力量训练时重视避免划水动作结构和节奏方面的变化,将戴划手掌游对技术动作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7.
对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研究中,所要考察众多影响因素的观测值,有些是定量的,有些是定性的,对这些数据是无法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的。运用数量化方法(Ⅰ),能够在充分利用各因素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建立一个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的混合模型,从而给出便于教练员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的评分标准。数量化方法(Ⅰ)是以建立预报关系为目的,由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引伸出来的方法,它的计算工作可直接籍助回归分析的标准程序进行,使用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8.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在游泳选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含量的差异影响运动员机体的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而LDH同工酶的合成受遗传基因调控,为此我们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了LDH同工酶谱的调查,结果是长距离游泳项目运动员血清LDH1和LDH2百分含量相对较高,中距离项目运动员LDH4和LDH5百分含量相对较高。LDH同工酶百分含量可作为中距离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选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