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前言本文试从本院各年级田径专选课的短跑教学实践中,着重从步频步长测定与分析研究,拟提高学生对跑的分析能力、教学示范能力和基本的科研能力。“发现法”是美国布鲁纳学者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征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法。其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57 名我国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下肢结构类型与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揭示了足长/(下肢长- 小腿长)指数与短跑速度及步幅、步频的关系,建立了适合我国女子不同足长类型短跑运动员速度发展的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目的: 短跑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是各体育项目的基础。短跑是我国田径运动中的落后项目。短跑速度发展的敏感期已为学者所揭示。速度是由步频、步幅决定  相似文献   

4.
运用运动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短跑与“跑格”练习的单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①“跑格”练习是强化提高“扒地”能力的有效手段;②“跑格”练习并不是有效的步频练习方法;③“跑格”练习将对大、小腿折紧程度及大腿前摆速度产生“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全程步长、步频指数与成绩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步频指数是决定运动成绩优劣的关键因素,而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步长、步频指数均处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6.
博尔特成功因素探析——从第29届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第29届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冠军、世界纪录打破者博尔特的身高、平均步长和平均步频展开,对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指出:影响男子100m跑速的因素远非“步长”、“步频”或“支腾比”所能解释。在极其复杂的人体运动“黑箱”被打开之前,运动技术结合个人的特点,形成个人的技术风格,应成为今后短跑技术训练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短跑的成绩是由跑的速度来决定的,而跑的速度是由步频和步长这两个因素决定的,但多年来国内有关刊物很少发表这两方面的研究材料.本文是通过计算和分析,对速度与步长、步频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新的分析结果和论点.同时,试图  相似文献   

8.
短跑步频与肌纤维神经类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测量测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短跑步频与肌纤维类型、神经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训练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步频与肌纤维类型是密切相关的,快肌纤维组成百分比越高,步频越快,快肌纤维含量越低,步频越慢,步频与神经类型关系密切;通过一定手段对步频进行强化训练,可以使步频明显提高,而且使肌纤维百分比组成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训练对步频与肌纤维类型之间的关系、步频与神经类型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100 m运动中步长与步频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步长与步频合理比例的评价指标,以及短跑训练中步长与步频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运动员的腿长、触地角度和驱动力量是步长与步频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调节变量;腾起角度和着地角度分别为50°-55°和90°、触地时间和腾空时间分别占步频时间的40%和60%、步长指数与步频指数分别达到1.24和8.28或以上,是评价步长与步频及其比例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在短跑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应使青少年运动员的步频在9-15岁阶段得到充分发展;15岁以后,教练员应在运动员固有动作频率的基础上,重视步长的发展;当步长指数达到1.24或以上后,教练员应该在保持运动员步长稳定的前提下,再次提高步频.  相似文献   

10.
论文对20年来男子短跑成绩演变和1997年田径世锦赛男子400 m成绩数据(400 m各个阶段的跑速、步长、步频、步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世界男子400 m短跑成绩近20年稳步提高,且围绕奥运会周期呈现波动规律;世界男子400 m短跑运动员平均最高速度的产生段落在50~150 m之间,速度明显下降发生在300 m处;在300~350 m所有选手步长降至最低,冲刺阶段略有回升,大部分运动员步频在50~100 m段落增大至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步频和步长高度的负相关,年龄与步长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400 m成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试了本院体育系87级新生百米跑全程、分段时间、步长、步频及速度等各项指标,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揭示其变化特征,并以此与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其不足,进而提出了要改进和提高本院新生短跑水平,必须加强对学生反应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和维持最高速度能力的训练,为本院短跑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后踢腿”专门训练的启发。短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项目,掌握好正确的途中跑技术,跑起来就会给人一种摆动舒展、轻松自如、省力又快的感觉、一九七五年中、美田径赛中的美国优秀运动员梅里韦瑟就是这样的技术典型。目前短跑技术发展趋向是摆动腿抬得高并很快传入后蹬,向后摆动折迭明显,保持较快的步频来加大步幅,体现了“放松”协调技术,但是“冰冻三尺非一夕之寒”,没有在基本技术狠下功夫,是达不到的,因此要提高我国短跑水平,必须从跑的基本技术抓起,不断地摸索跑的教学与训练规律,提高教学与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短跑、跨栏、跳高三个速度类项目的技术比较发现,我国男子短跑落后的重要技术原因是过分强凋后蹬技术;摆动腿折叠不紧,摆速慢;步长、步频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步长和步频是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保持步频增大步长,或保持步长加快步频,或两者同时增加,都可以加快跑速。本文就在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前移的距离,来探讨增大短跑步长是靠增大支撑位移距离,还是增大腾空位移距离来实现。一、在短跑一个单步中人体重心位移距离的构成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越长,步长就越大。在研究中,我们常常是通过该技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来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20年来男子短跑成绩演变和1997年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成绩数据(100 m各个阶段的跑速、步长、步频、步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世界男子100 m短跑成绩近20年稳步提高;世界男子100 m短跑运动员平均最高速度的产生段落在50~70 m之间,速度下降发生在90~100 m,下降幅度达4.72±1.23%;在冲刺阶段,大部分运动员步幅增大至最高水平,步频和步长高度的负相关,年龄与步长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百米成绩.  相似文献   

16.
对短跑途中跑技术动作周期划分的再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短跑途中跑动作周期的划分是分析短跑技术的动作的基础,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体育学院专修和普修田径教材关于“短跑途中跑动作周期划分”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教材对途中跑动作周期分析中存在不足,确定了短跑动作周期新的划分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短跑途中跑技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高速摄像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外男运动员百米途中跑一个单步的步长、步时及人体重心轨迹进行研究,制定了短跑运动员所应达到的步频、步幅范围与跑速之间关系的模式表,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以江苏省少年业余体校在训的21名运动员,及国内外8名优秀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省少儿短跑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我省目前在训的少儿短跑技术尚不规范,主要与其初始训练有关。部分少年短跑选手技术上已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研究显示,少儿短跑训练应重视其上下肢摆动技术的训练,跑动中上下肢摆动幅度可尽量大一些;摆动腿膝关节角最小值最好通过训练加以缩小;在摆动角速度方面应通过针对性训练予以改善;在步长、步频的处理环节上,应本着个性化发展原则,力争使得两者获得同步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髋部的生理位置、结构的研究,结合中外优秀男子短跑、跳远运动员在途中跑、起跳阶段的数据分析,指出了良好的送髋技术对跑的步长、步频的影响,及对跳远着板、蹬伸的积极作用,并介绍了髋部的一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课余田径训练中,短跑作为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关系到学校田径总体水平的发展,因此,如何制定更符合实际的训练方案,以迅速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仍然是高校训练应予以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分析高校课余训练的特点入手,依据现实制定的“线性推导控制训练方案”,在阐明其理论基础的同时,以朱南峰百米成绩从11〃5 提高到11〃的训练过程为实例,力求探讨提高高校短跑训练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