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武术与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政治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与跆拳道是中韩两国民族精神与体育项目的代表,它们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和周围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战以后武术和跆拳道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反差,跆拳道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与普及,而武术却逐步走入了低谷.为了探究其原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对武术与跆拳道运动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古代社会的政治环境使古代武术的发展和普及程度都远远胜于古跆拳道;现代跆拳道运动则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了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成功地登上了奥运舞台.建议: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营造和努力把握适合中国武术发展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借鉴现代跆拳道的发展模式,加快武术的国际化步伐;武术市场化应与政府投入相结合,早日完善武术市场经济体系,实现经济为武术发展服务,武术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良好局面;成立武术推广发展中心,组建相应的武术表演团队,提高武术在国外宣传和推广的效果;优化武术发展的讯息环境,以引起世界大众对武术的认识与关注,加大时各武术网站的管理力度,使之能真正地为武术的推广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特别是重点分析了对其在技术、礼仪、传播、赛制、段位制等方面的改进。认为跆拳道的发展对我国武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武术应该从丰富自身体系、突出技法特点、加大传播力度方面进行自我完善;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来丰富自身内涵;纠正陈规陋习,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加强同世界的交流,为入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根据青少年学习跆拳道和武术的积极性差异显著这一现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现场体验法,分析了跆拳道在我国青少年中风靡的原因,认为跆拳道现代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用改造传统跆拳道格斗形式为对抗性运动的形式,来达到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改革应借鉴跆拳道关于教育化、大众化、竞技化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从跆拳道、柔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礼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比较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礼仪与中华武术礼仪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的武术礼仪教育及施行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传播不当、动机不纯、社会影响不够等,并提出应从教练员资格控制、设立武术健身馆、端正心态、建设社会文明等方面促进中华武术礼仪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摘要:应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最早设置武术专业的高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与韩国最早开设跆拳道专业龙仁大学、庆熙大学、首尔体育大学、朝鲜大学武道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武术与跆拳道在各自国家高校发展历程、培养目标定位与表述、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时间安排,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及专业人才的流向引领等方面均存有较大差别。进一步分析发现:跆拳道充分地利用韩国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以跆拳道教育为契机,把对韩国固有的民族精神培养融合于现代高校教育,从而加速了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化发展进程。相比于韩国高校跆拳道的教育现状,武术在中国高校教育中没有充分认识自身的特性,没有与高校教育有机结合,体现不出中华武术的民族文化本质特点,致使武术被边缘化,并最终影响武术国际化发展。基于此,旨在通过对中、韩高校武道专业教育比较研究,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借鉴韩国高校武道专业教育发展理念,构建更加合理的高校武术专业教育框架,进一步规范高校武术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武术专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重新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为武术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后奥运时代武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问题进行探讨。我国经济社会地全面发展将为包括武术在内的体育的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大幅提高将对包括武术在内的传统文化地国际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经济全球化、体育全球化为武术在国际上地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转轨必将深刻影响武术的发展前景和道路,竞技体育竞赛规则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竞技武术比赛规则进行适应性调整。结论指出,2008年奥运会后的武术发展,应当从武术在现代体育中的影响力的这一定性指标和大众习练人数、职业习练人数、规模性武术比赛次数和观众人数等定量指标来设置明确的2020年和2050年阶段性战略目标,并以习练者和公众的需求为中心改造现代武术,改走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成立专门的武术发展推广机构,并借鉴跆拳道推广和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武术人奥失败的因素以及今后武术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探讨武术与奥运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差异、武术项目的特殊性以及奥运瘦身计划等因素导致武术未能成为奥运项目;武术今后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武术的本质、着力发展传统武术、借鉴跆拳道和柔道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武术在后奥运时期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跆拳道为代表的域外博击项目对中国武术形成冲击,构成威胁,在普通高校这个现象更为突出。从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武术运动和跆拳道运动开展情况着手,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武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中、日、韩3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武术、柔道、跆拳道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跆拳道、柔道传播与发展成功的因素及武术文化式微的原因。认为武术文化在竞技体育领域没能进入奥运、在学校体育领域的开展不够普遍、在群众体育领域传承与发展主体的断层与缺失以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发展的不平衡等现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以归因为:社会转型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传统武术文化的脱节、改革开放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全方位接纳、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主体——农民职业身份的转变、竞技武术的商业化操作、传统文化中宗法制度的不利影响、对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管理失衡等,并据此对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姚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3):221-224,237
为研究武术社会变迁及调适理论,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变迁的机制进行论证,得出以下结论:武术脱胎于生产劳动,发展于军事,成熟在明清时期;武术是在脱离军事并且具有体育属性后才形成独立的形态;武术变迁表现为"武"、武术表现形式、武术道德方面的变迁;社会和自然因素是武术社会变迁的动因;武术文化调适有整合和分化2种方式;武术文化调适的结果让武术走向多元化。所以,武术成为现在的形态,其深层次原因表现为武术变迁与文化调适的共同作用,这对认识武术和传承武术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中国很难像以前那样毫不在乎世界对于"中国国家形象"这个声誉资本的评价和看法了,因为它将决定今后改革开放的前途和命运。当代中国也都正在构建新的国家形象以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民族体育又能在这一层面上具备何种意义,正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化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符号的功用以及武术文化的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研究。结论: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能很好地标识中国、诠释中国"和平崛起形象"的文化符号,此符号背后的意义较之技术而言更为深远。在国家实现"和平崛起"的强国机遇中,在身体文化的领域里选择和确立国家的文化形象,武术应该成为首当其冲的不二之选,武术今后的发展必须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国家形象标志的高度。中国武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上理应承担起塑造"文化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让西方人看到神奇的武术技术,更要让西方人通过武术这个中国符号尽可能地看到一个想象之外的真实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研究攻防格斗技术时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使得中国武术无论是从运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别于西方的格斗技术类项目。笔者试图从文化进化的角度探讨中国武术与原始格斗技能的分野,同时,也对东西方格斗项目进行文化学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然而,这个传承悠久的武术至今没有一个能被人们完全接受信服的定义。因此,在前人对"武术"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概念的分析,并结合武术内容,然后得出最能贴切表达"武术"内涵的概念,从而使人们从根本上了解、继承和发扬武术这一优秀国粹。  相似文献   

14.
刍议中华武术对世界的馈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武术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从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华武术对世界体育所作的贡献进行了粗略的论述,并对武术如何更好地推向世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武术本质的层次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提出“技击不是武术惟一的本质,武术的本质具有层次性”两个研究假设的基础上,首先将技击的内涵界定为:“表现或使用攻防格斗方法”,在确定武术概念外沿的前提下,论证了假设。研究认为:武术的本质具有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两个层次,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是其一般本质,而技击本质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殊本质;在不同条件下,武术不同层面上的本质体现程度不同,对武术本质的认识,应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进而还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武术本质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的科学发展范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明确了中国武术科学发展范式的构建逻辑:1)继承优秀人文传统,包括崇人尚物的和谐价值观、历久弥香的爱国主义情怀、大车以载的武德教育;2)削弱武术人文的传统障碍,包括挥之不去的玄幻色彩、口传身授的旧规陋习、消极保守的传播意识;3)把握武术现代发展范式的有利局面,包括"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各种比赛学术推动效应显现、新技术多学科干预机制形成、影视传媒业有效推动;4)遏制武术现代发展范式的不良势头,包括武术套路攻防技击特点的弱化、"工具理性、锦标主义"思潮泛滥等,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中国武术科学发展范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与体育舞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和体育舞蹈在内容、节奏、编排、风格上有相似的成份 ;由于民族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 ,决定了武术注重内涵 ,体育舞蹈注重外在。根据武术和体育舞蹈的共性及个性特点 ,为武术和体育舞蹈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武术运动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进入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和所有海内外武术爱好的愿望。但是,武术进入奥运会还要面临不少问题:奥运会规模过大,增设新项目难度很大;武术如何进行改革,以便与奥运会接轨;选择武术中的那一个项目更具加入优势;武术与其它申请加入奥运会的项目相比较有何优势和不足等。对于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困难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进一步作好工作,力争使武术早日走进奥运会大家度。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开展传统武术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武术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广泛开展传统武术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论述传统武术应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传统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思路。认为传统武术走学校体育之路,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兵器产生的历史足迹和文化生产的类型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武术兵器的诞生经历了师法于动物、工具的衍生、独立和消逝等阶段;其文化生产分为仿生生产和象形取义两个类型;在象形取义中又呈现出互补之用、生克之用、艺术倾向和融汇贯通等兵器的文化生产类别;按照兵器的材料分类,又可分为石兵(石器)、铜兵(青铜器)和铁兵三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