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对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心理障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课教学中可发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分析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课的名称已变为体育与健康课,这种名称上的转变代表着体育教育课程内容和功能的增加,已经成为一门包含多学科知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综合性课程。然而在面对体育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却并没有因课程的转变而有所减少,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并积极运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们疏导心理障碍。一、导致体育课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所谓心理障碍,指的就是不同种类、形式的情绪、心理以及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心理障碍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从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表现和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入手,提出了运用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军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重躯体锻炼、轻心理健康的传统观念及在调研中发现的较多学员心理障碍问题指出了提高学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意义和军校体育教育对促进学员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军校体育在加强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应把握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军校体育加强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体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归纳了在羽毛球运动竞赛中青少年运动员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包括动机障碍、情绪障碍、饱和障碍和激活障碍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的对策,对羽毛球运动员参赛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代高职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影响,就业压力加大,心理障碍发生比例较高,而高职院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机构和人数较少。对此,经过长时间、多方面地调查研究,指出:体育健身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依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和健身锻炼的特点制定了7种运动处方,以使学生通过健身锻炼达到身心健康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行为环境、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四方面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障碍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突破对策。  相似文献   

9.
体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可是大量数据显示,尽管不断在改革,学生身体素质却还是连年下滑,心理障碍者日益增多。这说明我们的体育教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说明指导体育教学的理念有很大的问题,通过分析探讨,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大体原则。  相似文献   

10.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展趋势正越来越多地威胁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体育工作者应当继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分析原因,探寻方法,发挥学校体育的特殊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择华南师范大学2005和2006级体育选修课四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技术、战术和体能方面的内容相同,实验组在练习前和练习过程中增加表象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放松训练的心理训练内容,通过一学期比较研究,得出:在足球教学中,辅以心理训练能大大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人数和人次,尤其以减少相对轻症损伤及再次和多次发生运动损伤为明显,因此,有必要在足球体育教学中推广心理训练,以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心理调适能力,积极有效地预防各类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电力学院女生体育意识的调查,针对影响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障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教学实践,从提高认识、设立教学目标、改进教材教法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对体育、体育与健康标准进行了解读,并对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进行了再认识,旨在深刻理解标准精神,搞好体育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活动内容的意识日益强烈;中学生普遍较为喜欢竞争性体育活动,且竞争性体育活动的心理效应明显高于非竞争性体育活动。因此,建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中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教学,以激发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获取最佳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多元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对当代高校体育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组织的实施,提出了更加严格要求。通过实验证明以辅助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女生的技能学习效率;提高主观锻炼体验中的积极情绪,降低消极情绪;提高女生的自尊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相似文献   

16.
跨栏跑是田径运动中技术环节构成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项目之一,它要求在短距离、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高重心、低波动、强节奏,跑跨结合的连贯动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因此,对跨栏跑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加以合理的心理调节,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准备活动是军体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各种身体练习,是人体由安静状态向兴奋状态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准备活动是否合理充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如何走出准备活动存在的误区,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安排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调节准备活动心理等,是军体教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情商与智商的关系,教会他们在日渐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如何解除心理压力和情感枷锁,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纠正学生因挫折与失败造成的心理扭曲,培养良好的心态及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体育课羞怯心理的分类及其克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并分析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三种体育课羞怯心理 ,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 ,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实验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剑  常波  田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2):1630-1632
探讨体育生活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素质发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新颖独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明显的作用;3)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控制情绪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能力的变化,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发展;4)体育生活拓展训练课程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紧张,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形成合理的心理应付机制,在集体性的运动应激情景中使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等心理上的资源耗竭得到合理解决,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