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职业院校实施的体育教育中依然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质。"工学结合"是目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特色之一,"工学结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给高职院校如何在"工学结合"下做好体育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顺应职业教育环境的发展趋势,实现高职体育教师素质、体育教育理念、模式、职能、机制的转变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目前已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本文将围绕着"工学结合"这一新时期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提出了高职教育要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酒店管理专业在发展工学结合模式中要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分析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校企双赢的实习基地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师的素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笔者通过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教师素质结构的分析和归纳,提出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给高职教育理念和模式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要真正推行"工学结合",就需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组织方式管理、教学运行管理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重构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管理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共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院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推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深化思政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实效的有力探索。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尝试提出了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企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国家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手段,我校培养的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在"工学结合"的教学中有不少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对策,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8.
国内人才教育历经多年的发展,通常以社会培养具备工作技能和素质的人才为目的,结合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的研究在国外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但对于我国教育工作来说,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了解国外"工学结合"人才教育模式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社会工作的人才需求,探讨国外模式对我国人才教育工作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实践,提出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思路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改革,阐述了"工学结合"模式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总结了"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工作效果,力求探索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表演艺术专业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对"工学结合"的理论认知和探索实践较其他学科薄弱。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工学结合"现状的分析和解读,指明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阴谋”——教育的一个味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教育理念”,仅仅“教育”二字本身才是理念,教育的涵义不是理念。一切教育作为,都是对“教育理念”的展现,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意义的示现。人,归根结底是味道和境界,人一来到人世间就具足一切,教育不能增加人的丝毫,不能减少人的丝毫,教育不能在人之外团弄出一个人来。教育作为人类文化,它的意义不在于时代,都是对人的阴谋和算计罢了。唯有跳出人的藩篱、时代的桎梏,才能逼近教育理念,逼近人理念,从而把人算计到人的最终家园。  相似文献   

12.
全纳教育是一种现代国际思潮和全新教育理念,旨在消除歧视和排斥,实现全民教育,"有教无类"是我国教育家孔子开创平民教育的指导思想,两者在核心理念和精神追求上有相通之处.本文在探讨两种教育思想生成背景和基本含义基础上,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旨在为我国全面实行全纳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摘要:美国社会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解读和认识在经历了“Education of the Physical”(即“针对身体的教育”)和“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即“通过身体的教育”)两种阶段后,目前出现了第三种解读和认识,即“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为探寻“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被提出背后的教育理念、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等,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印证法等,将“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短语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解析,阐明了“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对人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等问题,最后总结了“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被提出的意义与进步,并抛出了三种中译方式供后续研究者参考。研究揭示了美国社会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解读和认识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背景。解读出了在“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口号中蕴含的“全人教育”、关注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和理念。研究结果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理念设定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少年生命意识的淡薄,学校教育中应增加生命教育内容,生命教育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偏废.要克服过分强调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追寻,而忽视生命教育体系最基本的生命意识、生命情感的教育,没有基础,一味拔高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青少年对自我及他人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在后现代主义提出的征。它存在于人与"文本"意义的相互阐释、纵深展开的过程之中。从而关心个体的需要, 需要成为后现代语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话"中具有开放性、启蒙性及理解性、反思性等特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与回馈、教育对象自我对话的提升教育对象的地位,最终使道德教育成为个体的内在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德育工作正处于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如何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破除旧观念,树立"育人为本"新理念,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积极探索和研究德育工作新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体育的生命力取决于是否有人去做,去实践,其本质很难用文字表达。这种体育的实践性与文字性表达的高度矛盾,正是体育在人类文明中具有的特殊之处。“体育的本体就是身体运动,即体育以身体运动本身为目的。”这样表达体育的本质既可以在操作性上排除被动运动、生活自理和工作等非体育,又可以在价值层上净化体育思想、保持体育的纯粹性。在哲学上,我们应处理好体育的两对矛盾:一、人的身体或意志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二、“人”与“物”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只有通过反复思考,我们才能从当今的体育现实中汲取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8.
19.
"隐性课程"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献资料研究法,从理论上探讨了“隐性课程”的基本概念,并结合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分析了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影响因素,认为体育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潜在的化性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领域里应有效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是对传统的续接、扬弃、补充、整合和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基础教育改革思想理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单一朝向西方.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