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林外史》的叙事结构具有表层和深层两种不同的模式:从表层结构视之.它是“纪传体结构”;从深层结构视之,则是“阴阳共生的太极图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一些学者片面认为是乔姆斯基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引入翻译领域,或是奈达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对翻译做出贡献的现状,文章介绍了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语言学起源和其引入翻译学的发展历史。该文以电力翻译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该理论在电力翻译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旨在提供一种“授人以渔”的翻译精神和翻译方法,即掌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转换,才能做到源语的准确翻译、信息的恰当传递。  相似文献   

3.
表层语法和深层语法以及语法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理论。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语法"主要不是指词语的用法,而是指语言活动的一般规则或逻辑。乔姆斯基是从转换生成语法的角度对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区分的,语言学家在分析层次语法时认为分析语言结构必须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由此可见,这几种理论对于语言学习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艾特玛托夫小说中存在着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的产生与其道德探索和哲理探索息息相关 ,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研究其结构的必要条件。另外 ,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是靠隐喻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刘莉 《现代语文》2007,(2):22-22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学说,王希杰认为,其实不但句子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复合词也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例如: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结构理论与写作指导脱节的现象作了初步探讨,提出在结构理论教学中还应当引进“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起承转合”等内容来加以充实。  相似文献   

7.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是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层结构表形,深层结构表义。那么,在英译汉时,表、深层结构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将从以下三点来分析表、深层结构对英译汉的影响:强调、形式美观、歧义。  相似文献   

8.
深层结构潜隐在表层结构中,并转化生成众多的表层结构。影片《一声叹息》的故事情节是从表层结构走向深层结构的过程,并在深层结构中表现出根植于一定文化中的社会心理内涵和更凝重,更具普遍性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
叙事分析是一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本分析方法.普洛普的直线式叙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叙事分析、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分析是三种经典的叙事分析理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能指和所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这三组概念体现了叙事分析二元对立的逻辑框架.叙事分析应用于教科书研究,有助于分析教科书中的叙事文本.教科书叙事分析是一种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系统分析,也是一种符号学分析.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对语文课文《祝福》的叙事角色、叙事程序和叙事意义进行全面探讨,能够揭示出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深层结构和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0.
乔姆斯基对句法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研究影响深远。在语义层面的解读中,探讨了语义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及运用这套结构时遵循的主要规则和它的主要受用群体等。  相似文献   

11.
叙事分析是一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本分析方法.普洛普的直线式叙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叙事分析、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分析是三种经典的叙事分析理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能指和所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这三组概念体现了叙事分析二元对立的逻辑框架.叙事分析应用于教科书研究,有助于分析教科书中的叙事文本.教科书叙事分析是一种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系统分析,也是一种符号学分析.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对语文课文《祝福》的叙事角色、叙事程序和叙事意义进行全面探讨,能够揭示出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深层结构和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2.
歇后语的结构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勤 《天中学刊》2001,16(3):56-59
歇后语有外在表层结构和内在深层结构,其内在深层结构才是歇后语安身立命之点,构成歇后内在深层结构的前后两部分是矛盾统一体,两者有“同”有“异”。“同”与“异”科学地结合于一体,才构成规范化的歇后语,无“异”不能使歇后语既形象,生动,风越又表达一定的意义,无“同”则不能使其前后两部分合乎逻辑和谐地统一起来,有无“同”是鉴别是否是规范化歇后语的试金石,不合深层构造规律的歇后语是不规范的歇后语,应该沟汰。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动词均居于核心地位。一个句子中。动词对别的词居于支配地位。而动词本身不受任何别的词支配。按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形成了动词的配价理论;按动词及其“行动元”的位置确定了抽象动词结构形式。按抽象动词结构形式又形成了“空语类”理论。“空语类”理论使句子的深层结构趋向规则统一.根据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差异又产生了“语迹”概念。在解决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矛盾中又产生了变换理论。  相似文献   

14.
文瑾 《天中学刊》2011,26(2):99-100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常常在交际过程中引起种种误会。从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来说,英语中的结构歧义是由同一表层结构有不同的深层结构而引起的。通过对句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分析,可以探究出造成结构歧义的种种原因,并帮助人们消除歧义,进行流畅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状语语义指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状语在表层结构中的同现成分与在深层结构中的同现成分不同,这使得表层结构关系相同的结构成分的语义匹配关系可能不同。本文以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相互转换关系来揭示同类型的状语的不同语义指向。  相似文献   

16.
书法作为一种表现主体内在情性的线文符号艺术形式 ,其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后者决定前者 ,前者呈现后者。深层结构的差异 ,促使表层结构的不同 ,也造就了书家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Hendiadys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它通常以并列关系代替偏正关系或从属关系,从而造成其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偏离,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和“欺诈性”。本文从分析Hendiadys的定义入手,通过实例,探讨这一英语修辞格各种结构的用法及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8.
深层结构是表层结构的基础部分,但只能通过表层结构才能体现出来。论文以Van Buren的深层句法对比理论为基础,对维、汉语被动句的深层句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N·Chomshy在其转换生成语法的早期标准理论中提出,语句有表层结构(surface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structure),认为深层结构决定语句的语义。我们可以大致地把对语句作语音解释的部分归于“表面结构”,把对语句作语义解释的隐含在表面结构背后的深层内涵归于“潜层结构”(underlyingstructure)。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语法中的主语、宾语、状语等语法关系只是句子表层结构方面的概念,在句子深层结构的分析中要重视施事、受事、受益、时间和处所等概念所表示的句法语义关系。深层结构的句法语义关系经过一定的转换可表现为句子的主语、谓语或宾语等,但与表层结构的句法关系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格语法认为,句子的深层结构由情态和命题组成。以动词为中心来分析句子深层结构格关系的格语法克服了转换生成语法对语义重视不足的缺陷,表明表层结构的主语并不一定是深层结构的施事格,句子深层结构的成分排列不是以句序为顺序,而是以各成分的语义及其与动词的关系为顺序,排列成用业显示其深层结构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