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道教养生思想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教创立于东汉中期 ,发展于两晋隋唐时期 ,昌盛于宋元时期 ,对道教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方法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养生之道,渊远流长。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把种五谷改变饮食结构的养生观作为他的养生思想基础,把尝百草、宣药疗疾的养生观作为他的养生思想理论基础,把相土地、察水源改变生活环境和条件养生观作为他实践基础。为人类的健康和民族繁荣昌盛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中,我们深入的研究炎帝神农氏的养生思想,就是为更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儒、道养生思想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文价值的复兴,养生问题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此,以孔子、荀子、老子及庄子的养生思想为代表,剖析了先秦时期儒、道养生文化产生的理论基础及思想内涵,并对儒、道养生思想的各自特点进行内在区分,以期对先秦时期儒、道养生思想,先秦社会生活及养生观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董仲舒养生思想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养生思想的文化学分析,挖掘其养生思想的内蕴,认为他是在整体的宇宙图式中构建其养生理论;将培养中和之气作为养生的要旨;并提出了自觉调护生命的养生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养生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小华  粟芩苓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40-1041,1044
皇皇中华,养生之道,博大精深,夏、商、西周时期的养生思想寓含着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原理,它的创立为养生思想和方法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从理论上丰富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西方体育养生思想的对比,探求养生体育的发展走向。由于中、西体育养生思想的差异,养生手段和方式各不相同,随着世界化的交流与融合的不断深入及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体育养生将大放异彩,养生体育将以中国养生体育为主,兼容西方养生体育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养生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而中华武术又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并渗透了养生学、传统哲学、中医学、宗教、民俗学等多咱理论。意在通过养生思想在武术运动中的渗透,阐述武术运动与传统养生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武当道教武术养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武当道教武术的养生观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提出“天人合一的融合观”、“阴阳对立的统一观”、“形神兼备整体观”、“刚柔相济的平衡观”和“动静结合的全面观”是武当道教武术养生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9.
嵇康作为魏晋玄学家,他的养生思想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他反对纵欲养生,主张形神兼养、表里俱济、节欲顺性、清虚静泰,同时注意饮食起居、服食上药。他的养生思想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及其哲学思想,同时反映了魏晋玄学的思想特点,是研究嵇康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注重个人养生、养性的专家。其健身养生思想除对人体的气血、饮食起居颇有研究外,还主张身心并修、动静结合,并身体力行。其丰富的健身养生思想内涵、健身哲学理念和健身之终极目的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我国传统健身养生思想的起源之一。根据孔子和其它古代思想家关于健身方面的论述,对孔子的健身养生思想进行系统的比较性的评析。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应对疫情是学校体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认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学校体育具有重要价值: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物质基础;是激活家庭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系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基石;是科学防控新冠疫情的辅助手段。学校体育要发挥特殊使命:重视生命安全价值,为生命安全护航;立足健康本位价值,为全民健康助力;延展医疗辅助价值,为体医融合赋能。学校体育要积极践行担当:完善在线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居家体育学习质量;开发疫情体育课程,实行疫情体育长期教育机制;发挥体育教师力量,助力推动国民体质健康促进;发挥体育科研优势,服务国家科学防控疫情需求。  相似文献   

12.
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为二者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功能定位不明确、协调机制不健全、合作方式单一、险种间衔接程度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在借鉴国内先进发展模式前提下,对保定市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合作过程提出了三个阶段构想,认为只有通过各方利益主体的相互合作和监督,才能不断完善整个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保健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贫乏和健身锻炼的医务监督能力较差的现状,提出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保健教学的思路,旨在提高师生对自我医务监督的重视程度,从而促使学生进行科学的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构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养生作为与医疗保健和体育健身都具有密切联系的交叉性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逐步创立了具有系统理论体系和独特方法的中华养生体育.其中很多的思想和方法,至今还在我国民众中广为流行,成为大众健身的基本方略.试图从我国古代养生体育思想构成中,就我国古代养生体育特点进行研究,以期对继承文化遗产,促进群众体育健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滑雪健身运动对促进北方人群生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性适应水平等综合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满足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调整健康的波动性,能有效减低北方人群的健康成本,是北方人群冬季健身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学校体育的简短发展过程,明确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与目标,确立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教学法上实施自主化、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从而促进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音乐养生是研究运用丰富有序的声音组合体来满足人的听觉感性需要与表现内心感受需要,以维持心态平和,配合饮食起居等合理手段来保养生命的科学。“阴阳五行、五脏相音”是古人对于音乐养生的探索,既有形式上的牵强附会毛病,又有辩证思维的合理内核。音乐丰富有序的频率序列接近人体自身的频率序列,引发人的耳蜗基底膜谐和共振,通过神经纤维传导谐和有序的电脉冲到达大脑颞叶皮层,音乐激发α脑电波,α波催生天然“快乐丸”内啡肽,使人舒适愉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养生。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猝死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运动医学专家对运动性猝死的研究与探讨从未停止过,人们对运动性猝死的定义、病因及其预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随着体育科技的进步和全民健身运动参与群体的增加,开展对由于超负荷运动引发猝死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无论是对运动医学临床还是体育运动保健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