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iSchool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张为背景,以iSchool运动相关文献为依据,梳理iSchool运动对LIS和iField两个学科的认知,然后从学科历史性、正当性和合法性的角度反思当前认知。反思结果显示,尽管iSchool运动是一场针对原图书馆情报学院的教育改革运动,却伴随着影响更加深远的学科重组。图书馆情报学(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LIS)作为运动发起者的原生学科,是其首要的重组对象;iField作为其致力打造的新学科,则是其期望的重组结果。在这一重组过程中,LIS被严重曲解,iField被过度期许。本文认为,将iSchool运动建立在上述认知之上,会使LIS学科、LIS教育甚至iSchool学院都面临巨大的自我否定风险,因此建议iSchool学院在区分LIS学科(LIS as a discipline)和LIS社群(LIS as a community)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当初的LIS教育危机。图3。参考文献65。  相似文献   

2.
美国iSchool的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信息学院运动(简称iSchool运动)目前成为美国图书情报界特别是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为美国图书馆情报学(LIS)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07年版排名前10位的LIS学校全部参加了iSchool运动,主要以这10所iSchool为代表,介绍美国iSchool发展现状以及包括学院定位、课程建设、学生教育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特征,以期发现美国LIS教育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为我国LIS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iSchool对国内外信息领域学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分析iSchool成员院校对其教职工科研与教学、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并调查非iSchool院校教职工对iSchool的了解情况及其态度,进而总结iSchool对国内外信息领域学科建设的具体影响。[方法/过程]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国内外iSchool成员院校的教职工以及非iSchool院校教职工进行关于iSchool对信息领域学科建设影响的调查。[结果/结论] iSchool对信息领域学科建设包括科研、教学、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建设及学院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有所影响,并且影响程度对于iSchool成员院校和非iSchool院校以及对不同国家地区而言有所不同。iSchool对其成员院校加强学术队伍建设、提高科研学术水平方面有所影响;iSchool对其成员院校教职工教学方面的影响甚微;iSchool对非iSchool院校的学科建设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iSchool毕业生在信息领域的就业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晶  肖希明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3):118-122
调查分析iSchool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就业领域、影响求职的因素、求职时长、对职业的满意程度等情况,认为它带给LIS教育的思考是:LIS教育要面向更宽广的信息职业,要以提升职业竞争力为导向改革LIS教育的教学方式,要在融入信息科学的同时保持学科原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沈振萍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1):124-132
[目的/意义] 梳理分析我国iSchool运动领域的研究情况,掌握我国iSchool运动的研究热点、重点和发展方向,为我国iSchool运动后续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促进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学科教育的发展。[方法/过程] 以CNKI数据库为文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以及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分析我国iSchool研究的进展及现状,并进行述评总结。[结果/结论] iSchool研究的热点问题聚焦在iSchool特征(信息、技术及人),联盟成员及CiSAP,图情专业及图情教育改革,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学术(教育)交流、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会)这5个方面。目前在我国iSchool研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尚未能形成一致性的观点、iSchool研究需与实践相结合、行业交流及研究素材匮乏。  相似文献   

6.
围绕LIS教育所处的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思路,对2005年以来国际图情教育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发现近几年来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iSchool及其评价、LIS教育模式及其变革、LIS课程体系建设、LIS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各国LIS教育进展和国际合作的研究。研究者多由LIS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组成;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访谈等实证方法广为应用;新的理论和研究工具被引入该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2005至2010年间,LIS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众多,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很多问题的基本观点上表现出一定的共性。  相似文献   

7.
欧美诸多大学以iSchool运动为契机对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开展一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本文采用网络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26所iSchool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育设置情况展开调查,在与2008年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美国iSchool院校的教育规模与专业名称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成为美国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新定位;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在信息管理专业各层次教育中均有开展;我国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滞后但人才需求巨大;我国应该在明确信息管理专业定位差异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并逐步建立相关课程体系,设置相应课程内容。表7。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几所大学信息学院创立的iSchool年会已举办6届,会员单位有27家,由于其影响力的逐年扩大,业界人士以iSchool运动/联盟冠称。iSchool的发起者旨在形成一个学科联盟,拓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领域,发现和探索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即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探索和发现信息、技术、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行业发展和政府管理提供引领作用。iSchool运动将会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期一天的LIS全国性会议将于6月28日在英国图书馆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会议主题为“证据、价值和影响力:2010年图书馆与信息服务(LIS)研究全景”。  相似文献   

10.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浪潮下,iSchool的兴起及其所代表的新型图情教育联盟模式成为全球图情教育的有益尝试,信息、技术与人构成了其教育理念的三大要素。文章首先以iSchool课程设置为依据,剖析了其信息、技术、人三要素的真实指向,并在国内外教学课程对比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锁定在"人"这一核心要素上,认为iSchool教育中对"用户关照"的重视恰恰是中外图情教育的差距。进而,从用户与受教者(馆员)两个方面对iSchool理念中"人"这一核心要素进行解读,强调承继iSchool"用户关照"理念的同时,我们还应在图情教育中加强对受教者(馆员)自然人、职业人、社会人等全方位"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美国iSchool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了解美国iSchool 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国内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对美国排名前15的iSchool院校进行网络调研,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评估4个方面对其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论]美国iSchool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以及提升其学习与研究能力;其核心课程类别设置广泛,涉及基础课程、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及跨学科课程等方面;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包括学位教育、认证、双学位、辅修等多种方式;认证协会、排名机构与学院重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美国iSchool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2所iSchool学院网站调查,将iSchool学生科研训练的形式归纳为研究方法类课程、科研研讨会、支持学生科研的项目、学术会议、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科研活动或比赛。以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信息学院为例,总结出iSchool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是科研基本知识学习、科研能力训练、科研实践、科研资源支持4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具有循序渐进、互相渗透的特点。建议对iSchool的学习应统筹各个环节,注意次序性,并根据学生的培养层次提供有针对性的科研训练。  相似文献   

13.
健康信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随着大数据技术及数字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健康信息学教育,培养具有大数据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健康信息学队伍,是“健康中国”时代和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文章通过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法,以7所经过美国图书馆协会(ALA)认证的美国图书情报学院(LIS学院)为研究样本,讨论大数据时代健康信息学(Health Informatics,HI)教育在大数据相关课程方面的开设特点;分析加入iSchools联盟的中国6所LIS学院健康信息学教育状况,并与美国7所LIS学院进行比较,对我国开展包含一定数量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健康信息学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与情报学研究生院为例,揭示过去15年来美国图书馆与情报学(以下简称为LIS)学院发生的内在的战略性变化。1985年,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把LIS学院视作大学的一个边缘组织--这与玛瑞恩·巴瑞斯(Marion Paris)的研究结果相同。传播与计算机技术等外部因素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内容管理的重视,改变了公众对图书情报学知识价值的看法。交叉学科的研究、教学、向社区外的延伸以及其它活动,不仅提高了LIS学院的知名度,而且使其深深植根于大学之中。同时,注重质量以及增强校方对质量的认识也提高了LIS学院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等政策颁布实施,数字素养教育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比较研究、归纳类比的方法,探究当前国外LIS学院的数字素养课程现状与特点,为国内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文章将数字素养课程内容体系分为学习与操作、应用与创新、交互与反思、安全与伦理、跨学科的数字素养、数字赋能传统课程6个维度。然后将国外LIS学院数字素养课程与这些维度进行映射,发现其在体系较为完善、类别较为平衡、发挥LIS学科的优势、兼顾技术和人文导向等方面值得国内LIS学院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iSchool运动已在世界图书情报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文章对美国排名前10位的iSchool联盟学校课程进行了全面调查,总结与分析了其课程设置的特点,并对我国图书馆学课程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健康服务体系发展需要健康信息的支持,而健康信息人才是当前我国健康服务发展的短板。图书情报学应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社会需求、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需求以及信息环境的变化,培养社会需要的健康信息人才。本文采用网络调研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北美12所LIS学院的健康信息学的教育模式、师资背景、课程设置、学生就业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北美LIS学院健康信息学教育比较受关注,一些院校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针对我国健康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教育现状和健康信息人才需求发展的宏观环境,从设立健康信息学专业或培养方向、有机整合多学科和机构资源、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倡导课程体系标准化、充分发挥图书馆学情报学优势等方面入手,提出我国综合性高校LIS学院开展健康信息学人才培养及教育改革的路径。表9。参考文献41。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美国7所著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LIS)教育机构为了应对新的信息环境给LIS教育带来的挑战,发起了以整合所有与"信息"有关的学科教育为目的的"信息学院运动"(information schools movement)。2004年,19  相似文献   

19.
iSchool作为新兴的信息职业高等教育机构联盟,其内部的出版传媒类专业教育具有显著的领域特色,对我国出版传媒类专业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通过对16所iSchool院校的出版传媒类专业网络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iSchool院校出版传媒类专业普遍注重信息素养和多媒体技能教育,专业课程的学科交叉性突出,与非iSchool院校的出版传媒类专业存在较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著名图书馆情报学家兰开斯特在20世纪下半叶提出的图书馆消亡预言和21世纪初至今iSchool联盟的使命陈述和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福柯式话语分析方法,分析这两组语料对“图书馆”和“图书馆情报学”的意义建构策略及结果。研究发现,对于“图书馆”,兰开斯特的预言将场所性、机构性打造为其核心定义要素,隐性成就了“图书馆=实体图书馆”的意义,排除了图书馆立足于其功能进行形态转变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图书馆”消亡的未来。对于“图书馆情报学”,iSchool运动话语持续地将其建构为“受实体图书馆机构视野局限的,以图书馆员培养为目标的,缺乏就业竞争力的狭隘学科”,并因此赋予其iField发展战略以合法性。这些学科流行话语及其意义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本学科的两大核心概念——“图书馆”与“图书馆情报学”,潜伏着十分严重的学科/职业自我消解风险。图2。表5。参考文献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