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在TPB扩展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自主动机,构建SDM-PL-TPB 7因素整合模型,并检验该模型对大学生群体的适用性,为促进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心理测验法,选取普通专业大学生620人(男:n = 290人, Mage = (20.75 ± 0.19)岁 ; 女:n = 330人, Mage = (20.15 ± 0.89)岁)为研究参与者参与测试,研究所用材料为《自我决定动机量表》、《态度量表》、《主观规范量表》、《主观控制感量表》、《行为意向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3》。研究中各变量的关系通过结构公式模型来验证,数据处理使用AMOS17.0软件包。结果:构建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良好;自主动机作为TPB的前因变量显著预测了态度、主观规范和主观控制感;整合模型最终解释了行为意向45%的方差,解释了行为17%的方差,男女大学生亚群体之间有4条预测路径存在差异。结论:SDM-PL-TPB 7因素整合模型是适合大学生的预测干预模型;自主性动机是个体追求某种行为的内部动力,计划能使行为意向更好的转化为身体活动行为;自主性动机对意向的预测、主观控制感对行为的预测及计划对行为的预测,女生强于男生,而意向对行为的预测,男生强于女生。结论和建议:构建的模型丰富了有关促进身体活动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并为干预大学生的身体活动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干预时考虑个体差异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的使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以387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APP使用组240人,APP干预组147人,运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APP使用组和APP干预组实验前后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习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均显示:使用智能手机运动软件能显著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标态度”、“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等态度变量和“行为习惯”,而且,这些态度变量与行为习惯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能相互促进,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解释锻炼行为的有效性;但是,研究也发现“主观标准”变量与“行为习惯”仅具有微弱相关性,说明该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具有局限性。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体育行为促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厘清电竞用户行为的形成过程,给电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我国电竞用户行为进行SEM模型的构建及分析。结论表明:替代成就、审美享受、戏剧体验、社会互动四类需求动机因素均能正向影响电竞用户的行为态度。其中,社会互动的影响最为显著;电竞用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既能通过电竞参与意向的中介效应正向影响电竞参与行为,也能直接产生正向影响,且主观规范对电竞参与意向的影响最为显著,知觉行为控制对电竞参与行为的直接影响最为显著;电竞参与意向在以上三个自变量与电竞参与行为之间均起到了不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体育行为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行为方式,从积极健康的视角促进青少年体育行为、提升健康水平关乎健康中国战略。基于COM-B理论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验证性因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体育行为、体育能力、体育动机和体育参与机会等4个层面建立指标体系,探讨各维度的影响力及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健身能力、机会获取、体育动机、社会支持条件均对青少年体育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健身能力对体育行为潜在变量的解释程度最高,是最关键的因素;体育动机是中介变量。青少年体育行为养成要关注能力培育、机会赋予和动机激励的协同效应;注重个体积极健康理念的培养;加强体育学习,促进体育能力提升;让渡控制权,加强社会协同支持等。  相似文献   

5.
以成都市青少年消费者个性需求为自变量,产品态度为因变量,感知质量、情感价值为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成都市青少年体育用品品牌购买意愿模型,并初步检验了青少年消费者个体特征与对国际体育品牌的态度的关联以及产品特定变量(如感知质量和情感价值)在消费者国际体育品牌和本地体育品牌购买意愿上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情感价值是影响消费者对国际体育品牌和本地体育品牌购买意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消费者对国际体育品牌感知质量和情感价值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对本地品牌的感知质量和情感价值具有消极作用;个性需求对国际体育品牌态度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及有氧体适能的内在关系,对323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有氧体适能的测试.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行为习惯、行为认知和行为控制感能正向预测体育锻炼行为;主观标准负向预测有氧体适能;行为习惯正向预测有氧体适能;体育锻炼行为能正向预测有氧体适能.2)路径分析支持体育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行为习惯、行为认知和行为控制感均通过体育锻炼行为间接影响有氧体适能.其中,体育锻炼行为在行为习惯和有氧体适能之间扮演着部分中介的作用,而在行为习惯、行为认知与有氧体适能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3)采用促进和抑制策略养成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行为控制感,让青少年充分感受到自主性;加强青少年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内化,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  相似文献   

7.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均衡决策和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肥胖青少年锻炼行为与锻炼经历、均衡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均衡决策、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对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的关系,以及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均衡决策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效能的调节,并且均衡决策也是自我效能和锻炼行为关系的中介变量.自我效能对锻炼行为起间接中介作用,调节了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轨迹和特征,促进了锻炼经历对锻炼行为的预测作用,影响了肥胖青少年的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毕业旅行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发展潜力巨大,依托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强制说服理论,从同侪效应视角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变量测量等方法,研究同侪群体对大学生毕业旅行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同侪群体会影响大学生毕业旅行行为意向;(2)旅游动机中介同侪效应和大学生毕业旅行行为之间的关系;(3)风险感知反向调节同侪效应和大学生毕业旅行行为之间的关系。基于结果提出建议:可通过增强同侪效应、强化旅游动机、减轻风险感知等强化同侪群体对大学生毕业旅行行为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构架分析了体育学习倦怠与意图、行为控制认知和锻炼行为的关系.516名大学生完成了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行为意图、体育学习倦怠和锻炼行为量表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模式整体适配度良好.2)行为意图、行为控制认知均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锻炼行为,然知觉行为控制无须透过行为意图,具有直接影响锻炼行为的效果;3)从各变量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总效应量来看,行为控制感最大,态度最小;4)体育学习倦怠对锻炼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但对行为意图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青少年体育消费意向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社会学、经济学、体育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对四川1500名青少年的体育消费与与影响因素进行了问调查,分析了四川青少年的体育消费意向,对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逻辑与实证分析,并提出了青少年体育消费生活方式的培养与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归因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与原因之间逻辑关系的认知过程,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影响着人的情绪、动机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与教师都是影响学生归因方式的因素,学生对其学习结果所作的归因影响着他们学习的情绪及成就动机。体育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或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练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要:青少年学生的强健体魄是支撑一个强大国家崛起的人力基础。但是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为探寻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采用现场观察、师生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为依据,从本体论层面探讨了学生体育行为的本真存在,认为非异化劳动与本真体育行为具有共同的特质与价值,并以此为判断标准分析了当前学生体育行为在行为主体、行为动机、行为实施和行为结果等环节存在的异化现象。研究认为,学生体育行为异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校教育的工具性异化;主客分离的体育教育认识方式;忽视非理性因素在体育行为养成中的作用等。对此从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目标、手段等5个方面提出了防止和克服学生体育行为异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 CEPS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在对个体、家庭和学校等多层特征进行控制的基础上探讨课外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少年每天参与课外体育运动时间控制在 60 min内对学业成绩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61~120 min对学业成绩提升影响不显著、超过120 min对学业成绩提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课外体育运动对数学等理科成绩影响幅度大于对语文和英语等文科成绩的影响幅度;在控制学校层面差异后,课外体育运动对学业成绩影响幅度有所增强;非认知能力不仅对学业成绩产生直接正向影响,而且能在课外体育与学业成绩提升之间产生显著中介效应,其中环境适应能力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防范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是高校教学管理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引入过去舞弊行为变量来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修正,构建大学生考试舞弊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98个样本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控制认知对舞弊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过去行为次之,而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偏小。为此,提出"加强考试管理是关键、重点学生重点管理和树立良好道德观念"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育态度现状,探讨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体育态度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465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对调查与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体育态度总体上比较积极,但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行为意向三者之间不平衡,体育认知水平得分较高而体育情感、体育行为意向得分较低。大学生体育态度总评与体质健康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485,P0.01)。但体育认知与体质健康水平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而体育情感、体育行为意向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之间呈中度到高度相关(0.40≤r0.80,P0.05或P0.01)。结论:培养正确、积极的体育态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提高体育行为意向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教练员执教方式、心理需求及动机倾向之间的关系,使用自主支持量表简表(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 scales),控制型执教行为量表(The Controlling Interpersonal Style in a Coaching Context),运动员基本心理需求满量表(Basic Needs Satisfaction in Sport Scale),中国版的《运动动机量表》(The Sport Motivation Scale-II )对416名被试者进行问卷测量,尝试建立各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支持了修正中介模型,即控制型执教方式可直接预测非自主性动机,自主支持型执教方式以心理需要为中介预测非自主性动机。2)各变量间的回归分析表明, 控制性执教方式中威迫对无动机和外部动机都具有最强的预测作用; 心理需求中能力需要对无动机具有最强的预测作用;关系需要对外部动机具有最强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结果既为自我决定理论提供了实证性证据,同时也体现出本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为理论背景,对6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教育干预实验研究.干预措施包括课堂和课下指导、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宣传、发放健康行为宣传册等,干预时间为10周.在干预前后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三次身体素质测试.结果:①根据HAPA阶段划分,大学生大部分处于健康锻炼行为无意向和意向阶段,仅有14.1%处于行动阶段;②干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意向水平和体育锻炼等级具有积极影响;③干预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有积极影响;④锻炼自我效能作为社会认知变量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各个阶段都发挥重要作用.建议通过提高个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和制订合适的锻炼计划增加大学生中参加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体育消费与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关系,了解高知人员的体育消费特征,采用锻炼行为阶段量表等工具对587名高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高知人员处于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差异。结果为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金额的差异显著(P0.05),不同锻炼行为阶段拥有的体育产品数量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1)高知人员体育消费水平较高,有追求高质量高档次的特点,消费结构比较合理;2)体育消费水平伴随锻炼行为的发展(前意向→意向→行动→坚持)大幅度增长;3)处于锻炼行为高级阶段的消费者更愿意在体育活动中投入资金,倾向于消费高质量高档次的体育产品;4)体育器材和运动服装消费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在"行动→坚持"变化阶段,体育资料消费和近期其他体育消费增长幅度最大是在"意向→行动"变化阶段,在这些变化阶段加强对应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有利于体育锻炼行为向高级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9.
摘要:研究目的:体育观众是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巨大,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观众的观赛动机对实际观赛行为有积极的影响,对于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对体育赛事观众的研究中,观赛动机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研究对象与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以721名提前到赛场的观众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构建并验证我国体育观众观赛动机7因素结构模型。研究结论:1)模型的RMSEA为0.066,CFI大于0.90,χ2/df为3.95,表明该7因素模型结构效度较好,模型比较稳定,7因素分别是:求知结果、团队归属、休闲娱乐、运动审美、情绪宣泄、体验氛围、学习分析。2)“体育观众观赛动机问卷”的Alpha系数为0.87,七个子维度的Alpha系数均在0.6以上,表明该问卷的信度较好。3)该问卷可以作为区分体育观众类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志愿者是体育赛事有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赛事文化的生动体现。研究以北京2022冬奥会志愿者为调查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加入参与动机的前因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阐释志愿服务持续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志愿个体的态度在行为意向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动机对态度形成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呈现内生驱动的特征。基于此提出:聚焦志愿个体主观价值感知,激发志愿服务内驱动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