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传统文学为参照系,对网络文学这一独特文学形式进行分析,认为网络文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色,即网络属性、文学特质和迅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数字复制技术时代的中国网络文学,具有大众文学、类型文学的特点,也有其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文学、文化内涵,它满足了读者关于宣泄情绪、消除焦虑、满足白日梦等需求,也表现出类型作品传递给读者的独特情感体验。大量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中也产生了从内容到情节上的复制,但只有那些能在原有类型文学模式上进行创新的作品才能经受得起时间与读者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的网络文学正在日益受到关注,但它的许多特征都遭到研究者的质疑与否定。而在笔者看来,这些特征其实也有它的积极、可取的一面,在研究这一文学新形态时不应完全套用传统文学的评价标准,应根据它特有的社会与艺术的功能来判断其优劣。它的动态性决定了其批评标准的不确定。网络文学的未来将由多数人的愿望决定,因为它是自由的、民间的。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好奇,也带来了人们的困惑与争议。它的发展,对传统文学发生了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网络文学迅猛发展,但网络文学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存在明显缺陷.这主要表现为:空泛的理论建构太多,具体的经验性考察太少,研究者以偏概全、主观臆断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有必要采用受众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从读者的角度探索网络文学的定义和阅读实践,用事实和数据解构并分析它的发展趋势.在展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路径的同时,也将尝试指明一些尚待开掘的网络文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反对与支持,网络文学已由十几年前的初出茅庐发展到现在的独当一面。相对于传统文学,自由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从文学活动的角度看网络文学,其自由性表现在自由地存在、自在地创作、自如地接受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体育文学的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反映体育事业巨大成就的文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通过对一系列体育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对体育文学3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发现体育文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冠军文学,问题文学和网络文学,文章最后探讨了体育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它的出现不但打破了传统文学早已固化的创作模式,还帮助读者开辟了与作者互动的新途径。读者介入文学创作不但丰富了网络文学的审美’特质,还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9.
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文学的具体形式。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诞生——网络文学,正吸引着学术界和网络界对这一新媒介产物的关注。了解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把握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动态,从生态角度对网络文学进行研究,无疑会为网络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催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态,它传播形式可变、形式多样、创作自由,体现出传播内容平民化、传播方式互动化、传播速度快捷化、传播媒介多样化的特征。网络文学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交流方式和传播方式,是这个时代极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一种话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1.
空间意识在人类思维与社会活动中无孔不入,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话语表达,空间理论的渗透显而易见,空间转向下的空间诗学改变了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空间诗学的文学逻辑亦成为当下理论研究的热点,遂以文学生产、文学表现、文学精神为视角探讨空间诗学在本体论、形式论和价值论方面的文学演绎。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经典的价值维度中,文学精神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悲剧精神及其衍生的批判精神构成了五四后中国文学精神的某种核心。悲剧精神的深化,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达到的高度。如将战后海峡两岸文学纳入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整体研究视野之中,可清楚看出:正是文学的悲剧精神、批判精神在解决文学与政治、传统与现代的紧张性对峙矛盾中,延续了“五四”后中国文学典律构建的命脉,而它的失落也造成了经典性的萎缩。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学民族性建构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文学是在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张力中发展的。新文学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建构文学的民族性。其理想的状态不是简单地确认和复归传统,亦非模仿和移植外国文学,而是在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下重构。它要以多种文化为参照系,穿越中西文化的壁垒,在人类性的高度上重新理解民族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和研究中对其进行取舍,以具有民族独特性的文学来表达具有世界共通性的文化精髓,达到民族性的借重和人类性的超越。新时期文学对此进行了自觉的实践,其成就和不足都对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学精神是影响文学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在根据。文学史的演变表明,文学精神大致包括理想精神、拯救精神与批判精神三种基本的价值向度,它是文学具有人文价值意向的显著标志。同文化的演变一样,文学精神也始终处在重构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分析20世纪中、西方文学精神的变化,以及可资借鉴与利用的文化价值资源,应强调文学要发展,必须努力维护和重铸一种新型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网络文学中最受欢迎和最商业化的文体。网络小说目前呈现出三个主要特征:类型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幻想性文学的彰显以及商业化与非商业化写作的共存。不过,网络小说的发展也面临抄袭和侵权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文学教学偏离了文学的本位 ,失去了文学应有的魅力。文学的教学必须依靠文学的手段 :灌注文学情感 ,生成文学意象 ,运用文学语言和文学手法。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学术视野考察文学经典的建构,更多地看到文学经典生成的外部因素,看到每一个文学经典的特定的文化话语场,看到文学经典处在一个不断被建构的开放体系之中。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往往是通过纳入国民教育序列、编入教科书而实现。文学研究者则可以而且能够通过文学史叙事体的作用,去影响集体无意识的主流文化,进而促使国家话语霸权顺应时代文化的潮流。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经典的价值维度,针对现当代文学经典选择中的种种问题,找出不应“入史”、不应划为经典的诸种状况,以为文学经典建构之警策。  相似文献   

18.
1930年代的革命文学生产处于政治需要、文学追求与经济利益三者的张力之中,资本化是它最大的特点。当时上海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和现代出版业为革命文学提供了完善的生产—消费机制,使其难逃被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命运。国民党也试图通过在文学上打革命旗号以及实行专制的文化政策来独占革命的合法性。出于经济目的和政治图谋设立的文学奖也在为革命文学的资本化推波助澜。革命文学的资本化生产方式使1930年代的革命文学呈现出特别复杂、多样的面貌,同时也使革命文学的生产必然遭遇重重悖论。以反抗资本主义的现代性为目标的革命文学却不得不借助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来实现自身的再生产,这一方面消解了它的革命性,同时也使其文学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 ,我国学界逐步进入了全球化语境 ,先后进行了两次比较集中的文学民族化研究 ,具有鲜明的特征 ,即开放的时代精神、历史的继承精神、理论的创新精神。它已经构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话语 ,符合时代的需要 ,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