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研究生教育师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对话的倡导是当前师生关系研究的一种必然。通过解读师生对话关系.并把对话性关系作为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一种本质性的预设存在,藉此分别从教师观、学生观以及师生对话的特殊内涵三个方面完成了研究生教育师生观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学生观的内容(一)学生地位的认识。指教师对学生在社会关系和在教育关系中地位的认识。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同样是享有社会权利的主体,同样应该受到尊重。甚至主张儿童利益首位原则。而教育过程是一种生命和生命的交流过程,是受教育者精神建构的过程。教育“并不仅仅是个体的内在潜能展开的过程,而是引导儿童精神发展的历程”,作为教师,不仅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而且应把学生作为自己意识的中心,将学生看成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相应地,对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地位的认识,应由“师本”变为“生本”,在知识与学生发展的认识中突出人的地位,强调人本关怀,形成知识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观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影响学生良好情感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的情感感染力不仅是一种无形的情感情境,而且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的心理力量。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呢?  相似文献   

4.
观念滞后是当前制约我国教育的主要障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而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例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师生关系观等都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确立创新教育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当前,要真正有效地实施创新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相似文献   

7.
实施创新教育应树立几个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栏目所载刘党桦老师的论文,就创新教育中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教师观、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课堂观做了深刻阐述;栾芳、严岩和杨之毛三位老师结合所教学科实际各自都探索出了一些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骆桂花老师的文章则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谈了自己的体会。上述文章生动、具体,很有启发性,希望大家认真读一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职业教育教改的问题关键是教师的问题。只要广大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创新能力的新人!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人际交往来实现在新时期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社会主义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必须做到: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②加强师生之的交往;③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④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教师威信。  相似文献   

9.
我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总的看法,是教师认识学生的观点和评价学生的标准及思想方法。它决定了师生关系的类型,也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态度和相应的教育方式。学生观是教育观的核心,是教师调节与学生之间的道德关系的思想基础。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对教师的职业道路能否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当至关重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想对我的学生观作一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0.
曾汝弟 《云南教育》2001,(22):14-15
学生观,是对学生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教师的学生观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正确学生观的核心是学生是人,是有灵有肉的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这样的人,既需要努力学习,也需要休息、娱乐、交往、玩耍;既需要听从老师、家长及其他成年人的教导,也需要发展自律、自强、自护、自尊及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既有进步和优点,也会退步,会有缺点,会犯错误。教师如果能这样看待学生,就不会苛求学生,就不会见不得学生有缺点、有退步和犯错误;就能既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又允许学生有必要的休息、娱乐、交往、玩耍和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创新人才重要基地的高等学校要想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必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和谐的、愉快的教学氛围,确保实现培养目标,推进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新教育与教师学生观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创新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而教育者如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顺利过渡到创新教育中来呢?确立创新教育的全这生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核心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教育必须注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同时注重研究师生交往艺术。  相似文献   

14.
师生冲突是学校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冲突,有助于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师生文化冲突指的是持不同性质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立、对抗。社会转型期的师生文化冲突,呈现多样的具体形态,且复杂难解、激烈速变,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师生文化冲突尽管会损害冲突双方的健康、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削弱学校教育的实效,但是它在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进步、推动学校变革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创新和突破有: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和综合;实用化、现代化的课程内容;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强调创造性地教和创造性地学;科学性、发展性的课程评价高师生培养应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调整高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把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当成党和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培养造就一批专业化、高水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教师队伍,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教育;拓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新途径等措施和手段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自卑是成教跟读生的一个“通病”.教师可以根据成教跟读生的故事叙说,找出他们维持自卑的支配故事,并利用“外化”、重塑新故事、强化新故事等方法,改善他们的生活学习故事,以激起他们重新定立目标、追求成功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黄先明 《天津教育》2021,(3):58-59,74
针对初中生劳动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建设劳动教育模式,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一步创新对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笔者对初中生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寻找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从而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作为一名教师,要实践创新教育就必须从转变学生观开始。具体从七个方面说明:要实践、发展创新教育,就必须抛弃传统的学生观,确立与创新教育相吻合的现代意义上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20.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实际,不断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大学生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