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的心理思维、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社会文化习俗。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行为,文化间的差异使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因素的分析以及翻译策略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汉英语序对比为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有的语言和文化的融合与渗透,论述了汉英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反映在句法上的主要差异,即整体思维和分析思维。并以此为出发点,介绍一种以语言文化对比和语言文化平行点为主的文化导入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探讨中六种常见的思维方法是线性思维、高蹈思维、定格思维、定势思维、辩证思辨和实践理性思维;中西方两种母体思维机制是易学与辩证法。思维方法的优劣得失,不仅取决于运用的成败利钝,而且在于思维机制自身的人文品位与价值取向。从国际文化发展的态势和方法论与人文精神以及人类和平发展的内在联系方面来看,思维方法的变革是人文精神讨论的关键问题之一,易学与辩证法的融合与改造应作为我国国际文化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中西方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观念文化,它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主导。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载体,它能启发人的思维,发展想象力,它反映着文化的方方面面和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的一种媒介。本文从《当幸福来敲门》与《男孩都想有辆车》两部电影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中,对中西方观念文化进行对比与分析,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对异国文化求同存异,消除障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形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功用独特,愈来愈受到世人重视。太极拳在萌芽、发展变化过程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其拳理、拳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渗透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圆形思维等。研究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太极拳理论,加快太极拳发展步伐,为建设现代太极拳理论体系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思维方式。隐喻与语言、思维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克服了人们对隐喻认识的局限,从三个方面介绍中西方文化对隐喻翻译的影响,并提出正确处理隐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通过语言来体现。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来说明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汉民族与西方民族在其各自发展过程中,在社会历史条件与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中西两种文化分别沿着不同的道路成长和发展,形成不同的审美方式和艺术传统.这些文化上的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思维方式不同,它一旦定型便对一种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弥漫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汉语和英语诗歌在语言结构、形式和抒发情感的功能上具有共性,但同时这些作品又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裕固族作家的文学寻根的自觉性缘于裕固族族群的流寓情结和民族文化的边缘情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裕固族作家的文学寻根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回家.对传统根性的书写,是借助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意象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以及在母语的思维方式下实现的民族身份认同,裕固语转写的背后是对民族文化深沉的爱恋.文学寻根的过程中,裕固族作家捡拾民族文化的碎片并进行缝补,是对族群历史的再叙述,在现实的文学需求中对工业文明下的工具理性思维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中西谈吐礼仪文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谈吐礼仪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礼仪文化.本文对比中西方谈吐礼仪的差异,并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剖析中西谈吐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主义是当今全球知识界所推崇的一种新的思想观念.世界主义的思维逻辑表明,区别"我们"和"他人"不再以人种为条件,不再预先规定绝对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区别的思维模式(选择原则)正在为包容性区别的思维模式(肯定原则)所取代.以世界主义的视野反思和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其焦点当是中华民族从生存本位立场思考世界和自身命运时,对一种新的"文化-价值理念型"的叩问、追寻和理性创构,对一种新的生存实践定位坐标以及导向、规制方式的寻索.世界主义思维下中国原创文化的实践过程,则是"现代性存在模式"的解蔽过程,新的共在、共生价值观的澄明过程--文化真我的自主呈现、本性复归的过程.其思维逻辑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用整体人格向世界说话.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正是在特定的经济思维主导下进行的。经济思维不仅影响经济建设,而且影响到社会、文化乃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运动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而运动休闲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紧密联系才能真正得到发展。现代经济思维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综合发展的思维,因此对运动休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作为一种思维和认知过程,隐喻的本质是概念的,其实质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同民族认知体验及民族文化的影响。本文以《金瓶梅》的两个英语全译本为研究个案,集中审视了隐喻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如何在目的语文本中具体建构隐喻意义、激活隐喻情感、保留隐喻文化寓意。研究发现,隐喻的理解和翻译强烈地依赖于其生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和译语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需要根据源域和目标域在源语和译语中的异同,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映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在保留原文特色的同时,传达原文语义和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和目标,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设置一些旨在学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风俗民俗、宗教信仰等具有中华特色的文化知识性课程很有必要。在高校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旅游文化是提高课堂互动、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优秀的旅游从业者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和语言的基础或者源头就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汉法语言句法结构上也不同。本文试图通过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对比找出法汉句法结构的差异,目的在于探讨这些外部因素对句法结构的影响,进而找出汉法句子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隐喻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新视角,隐喻理论为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的隐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隐喻思维的同时,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区别英汉隐喻意义的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利于对英汉两种文化的掌握,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沟通的障碍。利用隐喻来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新闻翻译不仅涉及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形式转化,还涉及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两种文化信息转换,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中西方语言习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因此,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应树立跨文化翻译意识,并从英语新闻语言表达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出发,选择合适的英语新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和文化反映.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另外词汇习得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大学生目前词汇习得普遍采用的是费时效低的死记硬背的方法.在研究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概念隐喻帮助大学生进行词汇习得,培...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具有一种有目的的、和能够自我调节的判断性思维。在西方教育中,其一直作为教学的基石和目标。但是这同样对于中国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及对我国的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能够有利于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我们目前所处于新的时代,21世纪是科学技术推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满足时代的要求,就要拥有创新思维,思维创新就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要敢于对教学中出现的观念提出疑问、挑战和批判。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既可以作为传播异国文化和文明,还能从中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阅读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然而在阅读中通常以自我提问和对阅读内容的概括两大主要方法来培养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具体含义和目前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具有改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同时,根据这些现状,提出来一些有效的和常用的在阅读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言和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它渗透到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探讨文化与隐喻的关系,以及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里的实例,得出由于受不同因素制约,隐喻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