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蕙 《华夏星火》2014,(11):60-63
9月15日,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君乐宝奶粉正式取得BRC(英国零售商协会)食品安全全球标准A级证书,这标志着君乐宝奶粉将能够出口欧盟。据悉,君乐宝奶粉是国内首个通过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A级认证的奶粉品牌。对此,君乐宝奶粉事业部经理刘森淼表示:“君乐宝奶粉立项伊始,就对标国际标准,因此能顺利通过BRC认证。”他谈到,率先通过BRC认证,是君乐宝奶粉用实际行动在兑现承诺。  相似文献   

2.
HACCP体系是世界各国有效地确保加工食品安全的卫生管理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在全国进行的482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调研数据,分析了HACCP认证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影响,阐述了影响企业采纳该认证的因素,深入探讨了HACCP认证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GMP认证,是指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GMP评审专家对企业人员、厂房设施、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卫生状况、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等企业涉及的所有环节进行检查,评定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并将过程结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过程。由于整个GMP认证有一套近乎严苛的认证细则,因此,完成GMP认证对任何一家药品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场严峻挑战。按照GMP认证对药品生产企业的人员、厂房设施、卫生状况等严苛的检查,藏药企业如何满足GMP规定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8,(1):130-135
以农民和食品企业组成的二级绿色食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绿色食品质量和绿色食品声誉对供应链收益的影响,运用微分博弈的方法从动态上分析了三种不同博弈情形下,农民和食品企业的最优策略和利润。同时,考虑政府补贴和绿色食品认证对绿色食品供应链的影响,比较了有无补贴和绿色食品认证下绿色食品质量和供应链主体利润。结果表明:当农民和食品企业的收益分配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绿色食品质量、农民和企业的利润、供应链总利润从Nash博弈到Stackelberg博弈再到主体合作下的博弈,均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政府补贴和绿色食品认证对提高绿色食品质量和供应链利润起到积极作用,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各种强制性认证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方法:通过国际通行标准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定义,以及我国茶叶相关法规及标准对茶叶质量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产品标准的规定是不全面的,而认证则是对其不足的必不可少的补充;阐述茶叶类食品行业的食品生产许可、地理标志、出口备案等强制性官方认证的要求、差别,以及其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结果:判断认证有效性及其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要具体企业具体分析,企业内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结论:对茶叶类食品而言,食品生产许可、地理标志、出口备案等强制性官方认证的要求及保证作用依次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琳 《大众科技》2010,(5):188-190
通过开展质量管理ISO9000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来提高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有必要整合并简化各种标准在企业中的实施应用。文章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原理入手,期望探讨出一种切实可行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模式,为食品企业在各种体系的认证和执行过程中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影响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林海  蒋力  浦徐进 《预测》2012,31(5):47-51
本文运用模糊集理论与决策实验室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生产企业投资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意愿的主要因素的影响特征、影响程度。结论显示,食品安全质量认证体系的实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程度、消费需求是影响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奶制品为例,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六大超市奶制品进行的产品调查,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HACCP认证标签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商品价格不仅受到来自产品本身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HACCP认证有正相关的关系:容量为1升的奶制品一旦获得HACCP认证标签,商品价格将增加0.21元。约为其单价的2.38%。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对消费者HACCP认证产品的宣传、促进企业采用HACCP体系认证、提高食品的盾量安全水平等政筻律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焊接企业资格认证系统在企业进行国际资质认证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用本系统进行认证的焊接企业不但提高了评审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通过率,并且将在未来数年的企业认证工作中得到大量推广,为我国焊接企业通过国际认证,进军国际市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于食品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会给整条供应链带来巨大损失。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构建食品供应链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建立可拓评价模型,并以乳制品供应链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和实际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对保障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和优化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质量认证是保证企业生产质量的控制手段,企业以体系认证标准作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要求,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的质量。本文主要对国际认证与焊接质量保证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轨道交通焊接企业质量体系资格认为为例对焊接质量保证中认证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网格安全措施有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防火墙和内容检查等,这些虽然不能阻止风险的出现,但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为了能更好地解决企业安全问题,使单位内部员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方便地利用远程控制计算机的手段来访问企业内部虚拟局域网等,建议优先考虑使用VPN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品安全认证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物生产国和消费国,未来食品的质量将走向安全、优质与营养。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与食品的冲击实质上是时农业体制的冲击。质量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对中国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侯磊 《华夏星火》2010,(12):70-71
2010年10月22日,北京国际饭店热闹非凡,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此举行“獐子岛虾夷扇贝-中国第一个碳标识认证食品新闻发布会”。会上,为全球提供检验、鉴定、测试及认证服务的SGS集团介绍了獐子岛虾夷扇贝碳足迹标签报告,并向獐子岛渔业集团颁发SGS全球首个碳标识。自此,中国食品行业迎来了第一个碳标识认证食品。  相似文献   

15.
“Q S”是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是我国最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标志,从2007年1月1日起,未获这项资质者,产品不准入市交易。我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质检总局在2002年推出,该制度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第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第二是企业生产的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第三是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 S标志。迄今,我市已有6家制茶企业通过此项认证,他们分别是:云南龙生绿色产业公司、墨江哈尼太阳普洱茶厂、思茅市翠云区思普古茶厂、普洱县泰安茶厂、镇沅五一茶有限公司、景谷李记谷…  相似文献   

16.
近日爆发的“苏丹红风波”,令“食品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2003年的一项专项调查,全国有10.6万多家食品企业,其中,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超过10%的企业无营业执照,1/5属无标生产,2/3不具备食品检验能力,近一半食品出厂不检验,1/4对进厂原料不进行任何把关,60%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难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软件企业实施质量管理和过程改进所采取的实施认证体系,并对国内软件企业实施相关认证体系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8.
我是美国联邦企业架构认证协会的资深讲师和认证委员会的评审,从协会创立以来一直担任讲师,也是美国国防大学的客座讲师。联邦企业架构认证协会是美国第一家提供企业架构培训和认证的协会,它成立于2001年,现已为上千名企业架构师提供了培训认证。目前美国政府和大型企业需要的架构师都是经由该协会提供的短期课程培训并认证通过的。  相似文献   

19.
被称为"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由国外公司垄断的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装置)近期被我国企业打破。东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ET在沈阳研制成功,并获得了美国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证,东软也成为中国第一家能够生产并面向国际市场销售PET的公司。  相似文献   

20.
安全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特定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质量安全农产品。无公害食品是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绿色食品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满足人们对食物质量安全更高的需求;有机食品是按有机农业生产的国际比较通行的安全食品。一、垦区绿色食品发展的成效。黑龙江垦区是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开拓者之一。1990年5月,农业部决定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农垦系统率先开发绿色食品,并委托黑龙江农垦总局负责全省绿色食品的开发与管理,从而奠定了绿色食品发展的基础。经过14年的发展,垦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已成为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的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