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涛 《新闻记者》2003,(3):48-49
2003年1月12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举行了建系十周年庆祝会暨“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本系师生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近70篇,内容涉及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业务、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方汉奇教授、何梓华教授、丁淦林教授、赵玉明教授、黄芝晓教授等十多位应邀出席的专家、学者,也与师生们一道,共同围绕“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在寻找新课题、新方法中创新在新闻史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多年来,新闻史研究中对“中间势力”报刊的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2.
丁淦林教授(1932.07~2011.09.14)是江西南昌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史学家。1951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5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  相似文献   

3.
9月14日傍晚,忽接友人电话,告知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因突发脑溢血于当天下午逝世.放下电话,一时竟难以置信.痛惜之余,次日托人发去唁电,并向丁夫人表示慰问.一时间,我俩最后一次通电话、最后一次合影、最后一次相会的情景,一一浮现在眼前.近年来,丁老师因身体欠佳,北京举行的多次新闻方面的学术活动,难以一一如约而至,但他却一直挂念着新闻教育的动态.如此一来,我俩就形成了一个惯例,不断地打个电话向他通报一下有关情况,有些事情还互相交换一下意见.最后一次通话是在今年8月17日,我告诉他,吴廷俊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出版了,上周开了个首发式,并特意告诉他,书中将他列为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界的七位代表人物之一加以介绍.他立即谦虚地回答:"我不够吧……"我说:"你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4.
丁淦林教授长期从事新闻史与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上先后为本科生、硕士、博士生开设并主讲《马列著作选读》《中国新闻史》《中国新闻史专题》《中国新闻史研究》《新闻史论著阅读与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等多门课程,并作为研究生导师先后带教过30多位硕士生或博士生,为中国新闻教育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丁淦林老师的后辈和学生,在和丁老师16年的交往中,多次当面聆听丁老师关于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真知灼见。丁老师曾谈到,早在1929年复旦大学创办新闻学系后,不仅注重新闻学与新闻编辑、新闻写作的紧密联系,而且把眼光投向广阔社会,设置了新  相似文献   

6.
惊悉丁淦林老师逝世,无比悲痛.丁淦林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新闻史研究专家.他的逝世是我国新闻教育界、新闻史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也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丁老师年长我七岁,从年龄上看我们是同辈.但是从学术上来说,他是我的前辈,是我敬慕的思师.  相似文献   

7.
叶蕾  祁林 《新闻界》2007,(3):10-11
2007年5月19日至20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传播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上,新闻学著名学者方汉奇、丁淦林等人做了主题发言,对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新闻史研究的思维转变等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各分会场的代表就当前新闻传播学的诸多热点问题展开了探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受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13年11月启动了对国内若干家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主题是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调研小组选取18家国内新闻传播院系为样本,通过数据整理、深度访谈等形式对18家院校分别撰写了分报告。调研的18家国内新闻传播院系包括(按音序排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传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17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承办的"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教授在会上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主题研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下文简称“学会”)于2008年10月25日成立。著名新闻史学家吴廷俊教授当选为首任会长。吴廷俊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新闻史和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他还长期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11.
关于本科新闻史教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丽 《新闻界》2006,(4):122-123
从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和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中增设报学系开始算起,中国的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已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最早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专著是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对外国新闻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今天,中国很多高等院校新闻专业的学生所使用的新闻史教材主要有下列几种:高等教育出版社:丁淦林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中国新闻传播史》…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07,(1):6-6
据《中华传媒网》12月14日报道: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中国新闻史学会主办的“纪念陆定一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中国新闻与传播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于12月2日—3日隆重举行。陆定一是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是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时间最长(22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新闻与传播理论、实践和管理领域都留下了卓越的建树和宝贵的财富。研讨会主旨是,探讨数字时代中国新闻与传播理论如何与时俱进,发展创新。陆定一长子陆德,中国著名新闻学者赵玉明、丁淦林、郑保卫、喻国明、刘建明等,发表了精彩主题演讲。陆德在演讲中首次披露了陆定一“晚年的几个反思”,“要让孩子上学,让人民讲话”,使全体与会人员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3.
许剑 《新闻界》2003,(2):11-12
作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十周年系庆的主要活动之一,“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月12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及该系部分师生齐聚一堂,表达了对加快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开创新闻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新局面的殷切期望。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梓华教授强调,理论的探讨与创新难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04,(2):81-81
国内大学的新闻与传播院系良莠不齐,陷阱颇多,这让那些考学心切的莘莘学子防不胜防。如今,虽然梦醒新闻院系者已为数不少,但虚度时光碌碌无为者更是不计其数。大致说来,新闻与传播院系存在以下四大隐患:一、聘请名誉教授为了路人皆知的目的,如今聘请名誉教授的大学多了起来。其实,那些实权在握的政府、新闻机构掌门人责任重大,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和精力来尽教授的职责﹖既然不是合格的教授,那所谓的“名誉教授”和聘请名誉教授的院系是否侵犯了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笔者建议中纪委和教育部联合出台相关措施以确保我国新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昆,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云梦县。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新闻传播学组成员、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6.
胡正强 《出版广角》2021,(16):92-95
《新闻传播教育导论》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张昆教授集多年来关于新闻传播教育研究而推出的一部具有体系性的专题论著,用30余万字的篇幅,全面系统地展现了新闻传播教育基本应有的内容,具有体系完整严密、内容丰富多元、论述精锐深邃、理论实用兼备、叙述当行本色等诸多特点,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开拓和示范意义.《新闻传播教育导论》的出版面世,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研究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改革将起到强有力的深化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封面人物     
《新闻爱好者》2010,(2):M0002-M0002
董天策,文学博士,现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理论、传媒产业、媒介文化、媒介批评、网络传播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规划项目5项,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19.
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会长邱沛篁教授等主编的《四川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于今年8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中国省域内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新闻传播教育蓬勃发展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四川新闻传播教育的经验成绩,具有学术史、教育史的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习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当前意义——访丁淦林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翎 《新闻界》2001,(4):21-22
受访者:丁淦林,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采访者:金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时间:2001年5月28日地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金翎:丁老师,您作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新闻事业研究与教学工作四十余年,又有很多重要的社会职务在身,可至今仍在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们上课。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聆听您的教诲,受益良多。今天更想能就一个大家心里常犯嘀咕的问题,再次请教丁老师。丁淦林:你想谈谈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