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的交叉和跨界的知识优势、能力优势和思维优势是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针对我国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存在专业间学科壁垒难以打破、专业复合程度不深、双学位存在考研与就业政策障碍和学制、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理工类高校要发挥法学与特色学科深度交叉优势、推广"双学位双证"培养模式、推动法学双学位与二学位招生与培养并轨、鼓励在国家急需的领域设置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博士点、借鉴"四跨"培养模式、探索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新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托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和校内外实践基地,通过对专业竞赛课程体系,专业指导、评审体系改革,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的完善与改革,建立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依托本学科和交叉学科资源共享,通过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建设,学科交叉导师团队组建,学科交叉科研项目与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建设,学科交叉学术汇报、讲座、交流会设计等改革,建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术型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对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学位硕士的全面改革,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应强化通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通识教育:(一)在新生入学之前不选择专业,建立新的培养模式.(二)在学科调整的基础上,优化课程结构.(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四)全面推行学分制及双学位制,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五)走出去,请进来,建立一个教室、校园、社会三大课堂交叉、互补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4.
商业美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专业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特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现代化专业教学手段的运用。同时,要拓展专业理论与实践,构造专业设计多元化体系,并以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提升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学学科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变革对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加强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对金融学专业实践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两方面进行考虑,对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研究生的就业对于人才的培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专业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就业指导薄弱及用人单位的偏见等原因,致使研究生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为此应采取多学科交叉培养、着力推进教学与实践结合和开展创业教育等构建复合多元化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不足问题,轮机工程专业的教师经过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技能培养+项目化实训+学科竞赛培育与选拔"多元化的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实施中形成了本专业的特色和品牌,对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有较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对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统计专业双学位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分别就构建统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实行三导师制度、课程设置上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注重统计专业与X学科有机结合及X学科中大数据方面的实践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培养统计专业双学位人才,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周文杰  郭继平  马光 《考试周刊》2015,(31):144-145
学科交叉是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源泉之一。本文从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制定的多学科设置、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培养三方面,对构建基于学科交叉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多向互渗"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将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有机结合,淡化专业概念,突破农科界限,拓宽学生知识面,构建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实验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的实践与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学科交叉的实践训练平台。"多向互渗"实验教学模式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最大限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成才需要。  相似文献   

11.
港澳台三地依托优势产业,会展业发展各具特色。三地会展专业的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值得内地高校学习与借鉴。全面梳理港澳台三地高校开设的会展专业,并从办学目标、依托学科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港澳台地区会展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多元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科交叉,以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现代会展人才为目标。这些经验对内地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多元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山东大学的外语+X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了外语专业如何从培养单科人才向培养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转变。该模式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改革,在保证学生的外语学习质量的同时,突破单一学科限制,整合多学科资源,实行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该模式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效果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多科型院校的多学科办学格局,可为双学位教育提供前提条件;学分制管理逐步完善,为双学位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为双学位教育提供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采取依托校内各专业的校内双学位教育、校际合作的区域双学位教育和对外合作的国际双学位教育的对策,就会在学科和专业之间搭建起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培养出满足区域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金融工程专业文理交叉的学科特色,比较了国内外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经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即相关院系联合培养、课堂教学与试验、实践教学结合、团队学习以及金融工程基础学习和研究不同层次相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专业的数智赋能方式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学科、专业学科的结合。金融专业亟待培育出适应未来经济与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应用型金融人才。在金融专业数智赋能人才培养上,高校应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重塑金融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从文科中国化、文科国际化的角度寻求知识的增量建设而非存量重组,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重新思考和探索金融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应用心理学专业双学位本科教育,是面向新世纪推进和加强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新时期复合型人才的根本措施。双学位本科教育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双学位本科教育模式,来推进和引领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多学科交叉融合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多学科、多专业的具体情况,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基本要点包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发挥多学科优势,全面实施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杨为明 《海外英语》2012,(4):103-104
双学位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学分制的优越性,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发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全面知识结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该研究针对纺织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及特点,依据CBI教学理念,对双学士学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期构建一种适合纺织院校双学位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遗传育种学》是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学科交叉性较强和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水平,我们改革了原有教学模式,建立多层次互动式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综合开放性实验环节,并实施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识与技能互动贯穿始终。经过初步实践,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证明该模式具有较好的效果和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和需求,文章立足学校行业特色,分析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驱动与团队学习相结合的多维互动式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打破理论和实践间的壁垒,构建多元化背景下贯穿教学过程的分层次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从而助力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