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深入推进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既是破解应用型大学发展瓶颈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回应我国一系列政策文件最新导向的现实要求。世界主要国家在促进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方面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模式,都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教学过程、课程建设制度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经验。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不断优化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的制度框架,完善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模式,打造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共同体,促进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坚持产教融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客观地分析了目前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学合作、实现区域经济联动等方面的现存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在深入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旨在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集群及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教学内容、运行管理机制等环节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区域产业集群紧密结合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以产教融合为驱动,以面向现代产业集群需求、优势资源集聚为特征的专业集群建设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战略选择。基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大数据专业集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专业集群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产教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步入新阶段。职业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深入剖析中高职园林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将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应用于中高职衔接课程模式,重点对教学实施、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实践课程改革,旨在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世界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给教育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国家做出试点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种制度保障。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文本,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进行逻辑梳理和理性思考,分析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内涵维度,探索产教融合型城市的价值结构,审视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的现实困境;提出构建政府、企业、学校、社区、学生、市民等利益相关主体的“城市命运共同体”框架,推动产教融合型城市多元主体融合的协同机制建设,提高教育、产业、城市协同发展效能;形成技能型城市发展样板,打造技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土建类传统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土建类专业群建设目的与意义,以院建群,通过“土建特色”把不同学科专业组成专业集群。对土建类专业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保障机制等进行研究,探究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土建类专业集群建设路径,打造产教协同育人高水平专业集群,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适应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要,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符合创业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文章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定位不准确、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融合度低、与专业内涵建设脱节等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产教融合视角提出了创业型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为职业教育创业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能够激发与重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活力与动力,催化与促成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新时代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变革和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产物。详细分析了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内涵、特征、分类等,并分别就办学参与型、教学参与型、联盟型和教育产品研发型等不同类型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的教育康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融入新文科建设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建设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实施“双师型”教师团队教学,通过产教融合,延伸课堂教学平台,从而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与专业建设水平,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过硬、专业技能娴熟的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3096名应用型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总体处于中上水平,课程设计产教融合程度较高,但课程保障产教融合相对薄弱,且整体上还存在着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主校区位于地级市、非理工类、在校生规模为1万人以下的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程度相对较低等问题。分析发现,这些问题都与应用型大学的教育基础性资源状况、所实施的课程建设模式、产教融合基础和经验等因素紧密相关。对此,亟需应用型大学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基础性资源建设、完善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模式、健全产教深度融合制度机制,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然,为遵循其内在发展逻辑,需要在制度体系上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江苏省立足省域高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在高等教育系统论视域下设计出台了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产教融合重点基地、产教融合特色学院等专项计划,从特色学院建构、专业课程内涵、实践育人基地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打出了一套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的政策“组合拳”,在省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湖北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为研究样本,从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指标评估、技能竞赛、三教改革、产教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等5个方面开展数据分组统计。研究发现地区高职教育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高水平专业群较少、专业领军人才紧缺、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并提出通过对接优势产业集群、培育高级别标志性成果、打造特色职教品牌等举措提升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能力。  相似文献   

13.
闫禹  孙志成 《教书育人》2023,(9):106-109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经济学专业向应用型转型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教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应立足专业特色,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模式、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式,打造有利于一流经济学专业建设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产教融合是我国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改革任务中,聚焦解决产教融合的重点、难点问题。形势的新发展,对地方产教融合提出了新挑战,政策的指引为有良好产教融合基础的城市提供了新机遇。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必须全面落实《关于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创建产教融合型城市的思路,同时重点抓好提高产教融合参与方“获得感”的改革,突出解决产教融合政策落地的“肠梗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意义重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融合以及在融合中生长。融合包含产教融合、城校融合、学术与技能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共性与特性融合五个方面。应用型大学应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6.
“双高计划”赋予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新的价值意蕴和发展内涵。在“双高计划”视阈下,深化专业群内涵建设应突破提质增效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突出专业群内涵建设的特色化、信息化和协同化,强化专业群共性职业技能资源建设,深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教材和教法的综合改革;应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契机,提升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契合度,构建专业集群和产业集群融合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切实提高专业群内涵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三孩”政策、“双高计划”和“新师范”等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群高质量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群是发展优质婴幼儿托育教育的“奠基石”,是推动群内相关专业转型升级的“火车头”,是促进相关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棋”,在有效助推保教人才培养、有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倡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专业群构建不够科学,建设合力尚未形成,建设举措缺乏创新,治理机制有待健全等现实问题,需要从厘清组建逻辑,科学动态建群;突出产教融合,多元主体协同;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共生共长建设取向,健全内部治理机制等层面突破。  相似文献   

18.
“双一流”大学以知识生产撬动大学的四大基本功能,通过产教融合服务经济社会。新时代“双一流”大学知识生产转向了模式III,走出“象牙塔”进入产业界和公民社会,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发展,进而推动产教融合走向深化。但“双一流”大学在实现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辐射面积不够宽、互动机制不通畅、供给质量不匹配等现实问题。因此,面对产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双一流”大学不仅需要优化知识生产机制、提升供给侧的质量,更需要内外联动、变革产教融合机制、强化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多维保障。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三融”国家战略,明确了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新目标与新任务,对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时代背景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时代要义旨在以“融”之理念与方式,达到“通”“合”“汇”之目标要求。“三融”战略是一项涵盖多主体、跨越多领域的复杂工程,面临着评价供给不足、评价调控不够、评价导向偏离导致的职普分离、产教疏离、科教分流的新挑战。随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我国教育评价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不仅强调“破立并举”以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而且将全面引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激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新动能。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必须抓牢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赋能契机与有力支点,以完备的评价制度供给,重塑职普等值的人才发展观,构建职普纵横融通的新体系;以全面的评价调控力度,有效调适产教的多重逻辑冲突,形成产教融合共生的新生态;以科学的评价目标导向,矫正科教多层分流的状态,创造科教力量融合汇聚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积极深化协同创新战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探索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改革,破解协同培养体系不全、协作平台不高、协同机制松散等难题,推动高校组织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变革,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改革的重要方向。常州大学通过“政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深化产教融合,集聚多方资源,构建“五位一体、四链融通、三重保障”研究生协同培养长效机制,在完善协同培养体系,打造实体平台,推动协同育人,促进联合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