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体育仲裁现状及构建体育仲裁制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仲裁是体育纠纷经济、有效、便捷的解决方式,我国体育仲裁立法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从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置、体育仲裁的受案范围、体育仲裁协议的形式、体育仲裁程序等方面对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提出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第20届都灵冬奥会已经结束,此届奥运会临时仲裁机构共受理了10个案件,分别涉及参赛资格、比赛结果、兴奋剂等争议。通过对都灵冬奥会临时仲裁机构的设立情况、都灵冬奥会体育仲裁案件及其对体育仲裁制度的发展的研究,比较深入阐释了奥运体育争议的仲裁机制,预见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仲裁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仲裁是解决竞技体育纠纷的有效机制。体育仲裁与普通仲裁都具有专业性、保密性、快捷性、费用低廉性等共有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时间特殊性、救济手段特殊性、裁决依据特殊性等其他纠纷解决机制所无法具备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体育仲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仲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法律属性.体育仲裁制度应包含受案范围、仲裁机构、管辖、仲裁程序和举证责任分配等内容.我国体育仲裁应选择强制性"一裁终局"制.人民法院对体育仲裁只进行有限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5.
体育仲裁应当作为普通仲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从属关系。当然,体育仲裁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一定的强制性、时间上的紧迫性和仲裁机构的单一性等等,但这些特点并不能否定体育仲裁作为普通仲裁手段的存在。体育仲裁解决的仍然是普通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相对的强制性也并没有违背意思自治的原义等,基于此,我们仍应当在统一的仲裁法框架内构建我国的体育仲裁体系。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仲裁案件还是诉讼案件,管辖权都是审理程序启动的首要问题,是行使裁判权的先决条件。管辖的适当确立是仲裁程序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没有管辖权,仲裁机构或仲裁庭就不能进行仲裁活动。另一方面,有效的管辖权是仲裁裁决有效和能被承认与执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仲裁的立法和实践中,仲裁管辖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我国仲裁管辖权的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当事人对仲裁管辖权的理解也比较模糊。文章通过对现行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仲裁管辖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作为律师,要帮助当事人制定好涉外经济合同,订立好争议条款是十分重要的。制作争议条款首先将面临的问题是:将来如果出现纠纷,用什么方式去解决?新颁布的《合同法》第128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129条还规定了涉外仲裁和诉讼的时效为四年。目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审视体育仲裁的现状着笔,探讨构建体育仲裁需要遵循的原则,对体育仲裁的范围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具有自己特色的体育仲裁制度体系,包括体育仲裁机构的设立;体育仲裁的公信力;仲裁员的选用;体育仲裁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体育仲裁程序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体育法>明文规定由体育仲裁机构解决体育纠纷,但无论在现实体育生活中还是在国家法律创制领域,我国的体育仲裁制度至今仍付阙如.我国现行体育纠纷解决机制问题重重,建立我国体育仲裁程序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法理学的分析,对体育仲裁受案范围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并明确界定体育仲裁受案范围,指出体育仲裁受案范围是指由法律规定的应当由体育仲裁机构受理的、具有可仲裁性的体育争议的范围。体育仲裁受案范围应当包括体育争议的特定性、体育争议的可仲裁性和体育仲裁的依据性等3个确定标准。应当在体育争议类型化的基础上,合理界分体育仲裁与法院以及其他解纠机制管辖体育争议的界域,正确处理体育仲裁解纠能力的有限性与体育争议类型多样性的紧张关系,为体育纠纷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仲裁当事人的确定是仲裁程序开始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通常情况下仲裁协议的签订主体为仲裁程序的正当当事人,此时仲裁协议对仲裁当事人的确定提供绝对的指引。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使得仲裁协议的绝对指引产生了失灵。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范围内确定仲裁当事人,是出于对仲裁当事人仲裁共意的尊重以及维持纠纷解决过程公正性的需要,并不是对仲裁意思自治的违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现象学等方法,对国际奥委会建立的国际体育仲裁委员会及体育仲裁院的产生历史、机构组成及其职能等问题进行了述评分析,并分析了体育仲裁院解决体育纠纷存在的优势以及中国对该机构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仲裁解决体育争议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仲裁因其迅速、保密、花费少以及仲裁的专门性等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当事人的欢迎,其进行仲裁的根据则包括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体育组织内部章程或条例中的仲裁条款以及大型运动会报名表中的仲裁条款等.利用体育仲裁也可以实现公正、公平和高效的争议解决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体育纠纷,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以及解决与体育相关的各种事务中,各种体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发生的,以体育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矛盾。体育仲裁的强制性,指体育纠纷的当事人必须向国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将体育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性。这种强制性的体育仲裁处理体育纠纷问题,不可避免地与法律产生了冲突。我国体育纠纷的争端解决机制可设计3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体育仲裁、体育调解和体育诉讼,从而建立起我国体育纠纷争端解决机制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个案分析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仲裁适用范围的概念作了科学界定,对竞技体育领域发生的争议作出归类,然后根据与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其他仲裁制度及管理制度的关系,最终确定了我国体育仲裁的适用范围,从而为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认为仲裁第三人制度必要性的衡量标准就在于他对仲裁制度的存在基础是否产生积极影响。其次认为,仲裁第三人制度要对仲裁制度的存在基础产生积极影响,就必须对其进行一番重构,而制度设计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在尊重意思自治和保证仲裁便捷、高效、低成本之间寻找到平衡点。最后本文集中论述了有关尊重意思自治和保证仲裁便捷、高效、低成本两方面制度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已无法完整、高效地解决当前的体育纠纷。在体育仲裁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我国有必要构建国内的体育仲裁制度。从仲裁的性质、仲裁范围、仲裁模式、对国际体育仲裁的承认与执行以及司法监督5个方面,论述了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既要顺应市场经济对体育仲裁本身的要求,又要与国际全面接轨;从体育仲裁程序的特殊性的角度阐述了我国体育仲裁制度构建的程序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仲裁协议是仲裁庭取得仲裁管辖权的依据,仲裁庭收到仲裁申请书后,首先就要认定仲裁协议是否有效。因此,仲裁协议的有效性问题不仅事关当事人是否能进入“仲裁之门”的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仲裁庭作出的裁决能否得到承认和执行。从仲裁协议的特征、内容、效力的表现、确认、无效、仲裁条款的独立性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仲裁协议及其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析仲裁第三人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民事纠纷的复杂性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仲裁作为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也同样存在第三人问题。在国际商事交往全球化的今天,适当引入仲裁第三人制度是仲裁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仲裁第三人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法学界关于仲裁第三人制度的理论争鸣,提出了构建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在仲裁方式上,依法裁决适用比例偏高,仲裁裁决的法律化已然出现。认识、解决仲裁裁决的法律化,需要从其内容上先予明晰法律化的实质,再进行利弊剖析,认清其利好与弊端,并明确其弊大于利的本质,以正视应对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最后通过针对性的对策探讨与落实,达到从根本上解决仲裁裁决法律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