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幼儿的双语教育问题是当今知识界关注的中心,把语言的学习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的视角来思考幼儿的双语教育,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母语文化与第二语言文化引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学是基于双语现象所产生的一种教学手段,目前在我国受到了一些院校的关注。双语教学在高校文化类课程中开展应用是符合语言习得规律的,是适应于社会对于语言类人才的需求的。在高校文化类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具有其必要性,也具有极独特点的可行性。但是在其应用实施过程中对于教材选用、师资力量及语言沟通环境,均提出了一定要求,本文对此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构想。  相似文献   

3.
"个的文化"概念最先由早稻田大学的细川教授提出,由此开启了日语教育中的崭新篇章。本文通过对社会、文化、语言三者关系的再分析,明确"个的文化"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旨在为中国日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兰州市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民主汉辅型"和"汉主民辅型"教育模式下不同教育背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校园语言、文化环境适应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双语教育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于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不同教育模式下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其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语言水平测试工具,对双语和非双语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进行前后测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双语生在语言水平各个维度上的表现都高于非双语生,说明双语教学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双语启蒙教育、读经教育、英语母语教育等各种家庭教育理念和语言政策层出不穷,如何辨证地看待家庭语言政策是值得研究者和教育者深刻反思的问题。作为家庭语言政策执行者,当代社会父母的语言意识、对家庭语言管理方法、父母所受教育和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让他们对官方语地位问题、外语教育问题、方言地位问题、语言文化问题都有各自的看法。本文对家庭语言政策进行了个案和地区分析,对洛阳地区青少年家庭语言政策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一步调查和探讨影响洛阳地区青少年家庭语言政策制定的因素、家庭语言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以及家庭语言政策对青少年语言发展和规划、社区生活交际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双语武术词典作为武术术语的学习查阅工具,理应合理输入文化信息,以避免理解偏差。根据现代词典学理论,从考查文化信息输入对双语武术词典的重要性着手,分门别类,重点探讨了词典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输入文化信息的路径,指出微观结构的义项、插图、参见、词源和宏观结构的收词立目、附录、版式装帧等前后页材料,构成了双语武术词典多维立体的文化设置体系,充分体现着双语词典用户友好原则。  相似文献   

8.
国外双语教育透视——社会语言学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语教育指在教育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笔者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考察双语教育,特别是在社会教育环境下如何使用语言以及产生的不同语言效果.在回顾国外双语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上,分析国外现代教育中双语教育的目标和类型,并论述了双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社会语言学原则和社会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9.
文化词汇是语言词汇体系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真实载体,是了解该民族文化的镜子.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词汇进行了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化词汇具有很重要的跨文化交际中意义,主要体现在翻译,语言教学及双语词典编撰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广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广东地区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优秀产物,对当地文化思潮与经济共建有着深远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是语言教学过程中中西方文化符号交流互鉴与传播的有效阵地.在大学英语课堂英汉双语符号转换过程中,语言不可避免地充当着文化继承与传播的符号载体,文化的弘扬也离不开语言教学.广府文化符号融入广府地区高校大学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适应性问题。对文化信息的解码及传递、对思维方式和语言逻辑的恰当处理、兼顾语义手段和交际目的、体现"情理"与"文辞"的统一是成功进行文学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学视角审视教育,"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思想,也是体育本质的核心思想。当代大学体育应立足于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尊重和宏扬体育的"文化性"内核,坚持以实现体育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与创新为己任。"以文为本"是大学体育的本义,"身心和谐"是大学体育的目标,"人文蕴涵"是大学体育的内核,"以文化人"是大学体育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外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高职实用英语中实践中国文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多元文化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在适应和改造蒙古高原渔猎和游牧环境中,创造出了独具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语言文字。作为蒙古族百科全书的《蒙古秘史》以浓郁游牧民族语言全面真实地记录了蒙古人源流、历史、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等多领域的内容,是蒙古人对天、地、人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表达。《蒙古秘史》是一部了解蒙古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典籍,对其原生态语言进行系统整理和科学分析,有助于了解蒙古人的宇宙观、哲学观、生态观、价值观的演进及发展的历程,对当代传播正确的生态理念、生态知识及生态智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是双语教育的实施者,因此中小学教师对双语的语言态度直接影响中小学学生的语言态度。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的部分教师进行语言态度调查,以期为新疆的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语言发展问题是聋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视角关注聋双语教育中的语言问题,明确学前双语教育中语言教育的目标十分重要。聋童的特殊性、复杂性,需要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行科学的分层教学。同时有效地进行聋童早期手语语言开发,为聋童的小学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从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角度回顾了身份认同理论的发展历程。多个实证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双语者的语言态度,语言选择本质上反映了他们内化的文化身份认同。最后,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对宏观层面国家语言政策以及微观层面个人语言选择与身份认同有着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以下6个方面阐述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即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蒙古族自由精神的价值;蒙古族务实、顽强的精神价值;蒙古族诚信的精神价值;蒙古族文化的行政管理价值;蒙古族文化的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的价值。并提出要与时俱进地传承和弘扬蒙古族的灿烂文化,发挥其巨大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高校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要做到相互融合,中国文化更应成为高校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高校中西文化课程设置的不平衡和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缺失是造成高校学生中西文化信息输出能力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编写中国文化类英汉双语教材对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和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具有实践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双语系332名学生日常课堂教学,就语言距离、语言水平、语言顺序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调查,依据认知原则,了解认知特性,力求探寻缩短蒙古族学生语言学习中的三语距离,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了解语言顺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