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贯彻落实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有两种提法,即“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二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两种实施途径。对于二者的内涵和关系,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争议,即否定论、不认同论。“五育并举”主要针对五育的相对独立性而言的,“五育融合”主要针对五育的渗透性而言的。“五育并举”与“五育融合”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各的合理性。五育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既融合又并举的互补互促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公安院校是一个特殊的院校群体,公安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特殊性,甚至部分专业还具有保密性,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关联,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教育是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公安院校可以从政策教育、完善就业服务系统、调整教学计划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采取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表)和自制“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因素”问卷,对512名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大学生进行为期两年半的跟踪观察和相关数据的采样分析,以期揭示警体训练与公安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结论:公安专业大学生存在程度较轻、但较为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警体训练对促进公安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板块,不仅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而“三全育人”概念的提出,为高校劳动教育指引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首先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进行阐述,随后从课程创新、课程融合、上层支持、家庭保障、社会影响五方面提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条件保障等各个环节中,实现“专创”教育有机融合,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纵深发展的需要、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选择,也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处理课程是公安院校交通管理专业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安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让学生掌握公安职业岗位技能,实现公安院校学生作为预备警员的完整人格,从而推进公安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处理》课程教学的全面分析,至找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为《交通事故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职旅游教育要培养适应当代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继续探索并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认为,和谐就业是校、企、生三方互利共赢的最佳结合点,并基于此构建了“5361”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为例,简单介绍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8.
“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决定着幼儿教育“五育融合”之必要性。“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未来的幼儿劳动教育,应该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树立正确的幼儿劳动教育观,构建“五育”融通的劳动课程,加强组织实施,完善制度建设,“三教合力”共助幼儿成长。  相似文献   

9.
审美经济架起了财经类专业教育与美育之间的联系,课程美育的实施是构建美的教育、实施以美育人和五育并举的重要路径。电商专业教学中以“美育+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结合“岗、课、赛、证”新要求,按照“学生兴趣+数据分析导向”的教学设计,强化真实商业应用。引导学生向善向美,按照课前引入美、课中感受美、课后表达美的课程思路,将美育贯穿于课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正已成为旅游服务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在研究了众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发现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培养目标与当今的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目标是一致的:培养学生本专业领域中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又具有一定的技术分析和设计能力、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就是为产业界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因此,我们引进TAFE教育模式,结合我校的办学实际,探寻中等职业学校TAFE人才培养模式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培训的发展途径,经过三年的实践,TAFE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在我校已成功应用,并逐步推广到其他专业,这对探讨我国新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找出中国竞技篮球健康、持续发展因素,指出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计划经济时期,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靠体育系统,“专业运动队”是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出现了“职业化”模式、“体教结合”模式及“社会化”模式,丰富了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由于教育和体育在人的培养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体教结合”为学生提供运动体验、培养运动兴趣,尊重学生个性、挖掘运动潜能,一切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住,正是各级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现。为全面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应该确立以“体教结合”为主模、多种培养模式协同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提出中央电大人才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此项工作是教育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电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实验。《意见》明确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为总课题,1999年开始的专科试点专业为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管理、金融专业。同时,园艺学、药学专业先按课程进行开放教学试点,并在条件成熟时开设专业。1999年开始的本…  相似文献   

13.
如何办出高职特色?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感到: 办高职必须从构建符合高职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着手。 1必须妥善处理专业口径与高职特色的关系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范畴中的一种类型,如何办出特色?首先是专业设置问题。 “宽窄并举”是高职专业设置的有效办法。“宽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体育专业院校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是体育教育的本质,是高等师范院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国际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应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通专结合”的教育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并构建育人体系,形成“通专结合”的高等体育师范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五年多的的实践中,广西电大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形成,促进了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形成了适合广西实际情况的远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旅游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旅游高职教育、为旅游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自身教育资源条件,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内容(课程模式)、培养方式(教学设计)、培养主体、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方法七个方面时旅游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围绕“五育并举”目标,将劳动教育的种植养护主题教学内容与科学、人工智能课程有机融合,采取项目式学习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劳动子项目,不仅了解了家居植物种植方法、养护技巧等科学知识,还学会了运用编程技术设计“智能花匠”,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中,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则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建设“金课”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探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明确教育目标,即致力于培养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选择教育经验,着力构建“五位一体”课程体系;组织教育经验,小学教育专业要坚持全科培养、全面发展,注重实践,联合培养,尊重差异、学有专长;评价教育结果,以课程评价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单招"制度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一招生制度在降低了运动训练专业入学门槛的同时,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为依据.提出了构建运动训练专业"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设想,经过近五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制订并实施了体现"多方向职业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多方向职业综合实践课程并经三轮教学实验;完成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及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设计.研究的创新与突破主要是: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较为新颖的高等体育教育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20.
以素质教育为时代特征的教育改革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是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师范院校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