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危机事件经媒介可以广泛传播,同时也会使危机事件更具杀伤力.政府危机公关涉及公众利益,目的是为政府树立正面形象,获得良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从"躲猫猫"事件入手,剖析在媒介传播危机事件处理中对于政府危机公关效益的影响,同时得到政府危机公关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公民知情权的彰显以及网络社会的崛起,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现代政府已很难像以前那样消极躲避、闭口不言,取而代之的是进行积极的“危机公关”。所谓“危机公关”指的是“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即“任何社会组织,为了处理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3.
胡永刚  白浩然 《新闻界》2009,(1):106-107,92
文章以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读者》“危机公关”案例的回顾阐明:任何组织都必须将其公共关系行为贯穿和有机融入其全部运营活动过程当中;在危机已成为一种常态、危机事件可能随时“进发”的现代风险社会,危机公关的要诀是将“危机公关”日常化,其基本准则是“以公众利益为本”,要避免将公共关系“技术化”的片面取向。  相似文献   

4.
路鹃 《新闻世界》2004,(11):51-52
一、大众传媒是社会组织重要的外部关系。大众传播媒介在西方社会被称为“无冕之王”.“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有人说媒介是公众舆论的传声筒、反射器、发声器官、控制器或调整器.也有人说媒介是创造公众舆论的生成器。在现代信息丰十会中,媒介受众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传播速度快,颇受广大公众的信任,成为公众的代言人.是引导和影响民意及造成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因此,了解传媒既是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搞好危机预防、作好危机公关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从女研究生自杀案看高校危机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频频引发公众注意力的诸多高校危机事件让公众对"大学"的美誉度不断减分.从去年底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的自杀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危机事件的公关处理中,最缺乏的不是良好的公关技巧,而是正确的公关态度以及缺乏社会期待中的人道情怀.  相似文献   

6.
杜嘉班纳事件折射出了其企业危机公关的诸多问题:企业价值观的混乱、传播路径选择的无序和危机公关策略的不当,以及由此导致的危机公关传播效果欠佳及品牌信任修复失败。本文拟从杜嘉班纳案例切入,以网络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及焦点小组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及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探讨公众视角下影响企业危机公关传播效果的各个要素,以期为企业危机公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创新性主要在于以公众为核心,从公众视角进行探究,因为所有企业危机公关传播归根结底都是与公众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公众可以从各种渠道获知国内名企的各类信息。这些信息关系着企业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影响着企业的运营。一旦面临由不良信息造成的企业危机,企业是否有危机公关的意识?本文以"万科5·15捐款门"事件为例,分析了万科集团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针对危机采取的举措,总结出像万科一样的国内名企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在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曾艳 《出版广角》2016,(16):80-82
当下,公共关系危机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地处理危机是当前公共关系人员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一书,将“互利方法”带到了国内公共关系从业者的面前,其以全新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方法。笔者认为,该书建立了系统的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此外,在“愤怒的公众”的界定方面,其对危机公关的类型、媒体的作用等方面也有独到认知。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是中国在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下的一种现实表现。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不仅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和事件最终的妥善解决,而且关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如何有效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了建议,即转变危机公关理念、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要做到3C原则。  相似文献   

10.
近来在传播界被提及较多的一个词是“危机公关”,无论是社会事件还是其他媒体事件,对危机处理的不同态度会导出截然不同的后果,显示出危机公关艺术水平的高下。 就媒体来说,因为会遇到无法提前预测的“危机事件”,同样也有一个如何进行危机公关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目前还未引起广泛的关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有意识地探讨媒体的危机公关问题,可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危机频发的今天,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常常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巧用危机公关、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最近,一场由网友引发的"抵制风波"使家乐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家乐福采取的政府公关、促销公关及民心公关等一系列策略是现代企业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对企业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一场公众质疑中国红十字会组织本身的信任危机,此事件中带来了很多不同层面的思考。而就红十字会本身而言,是一次危机公关事件,而且是一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事件。红十字会的反应迟钝和其组织本身固守旧的组织公关方式和不改革的态度,对新媒体环境下公益组织危机公共关系应对提供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通过时<读者>"危机公关"案例的回顾阐明:任何组织都必须将其公共关系行为贯穿和有机融入其全部运营活动过程当中;在危机已成为一种常态,危机事件可能随时"迸发"的现代风险社会,危机公关的要诀是将"危机公关"日常化,其基本准则是"以公众利益为本",要避免将公共关系"技术化"的片面取向.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频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使公共关系概念所含有的“公共性”特征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公关危机衍变为公共危机已成为公共关系领域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实现组织利益的过程中满足相关公众的利益以及追求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公共利益,是组织减少危机或有效处理危机的价值起点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吴柳 《大观周刊》2011,(5):36-3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从肯德基苏丹红、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丰田广告门、汽车召回门事件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在网上被热议,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今时代,随着网络技术革新,网络社区公共自由意见市场的形成,社区论坛成员发帖、顶贴、转帖模式下的高效传播使得区域性、局部性危机事件迅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危机蝻许击力和影响力;另外,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对企业的管理、产品、服务等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一旦危机发生,公众的质疑聚集成焦点。这时,研究危机事件在网络社区时代的发展规律,如何通过有效的危机公关,维护和重塑企业和品牌形象,转“危”为“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危机公关的核心是通过舆论引导,改善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形成公众对组织的正向评价与形象认知。如何引导公众从危机事件中,认同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处置危机的立场、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公关策略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从一系列危机案例的舆情发展过程来看,道义无疑构成了社会舆论的先声先导和组织形象的根本支撑。因  相似文献   

17.
肖娜 《新闻知识》2012,(12):64-65
作为人口最为密集的公共场所,高校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速、便捷,交互性强,加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倾向使得高校危机管理难度加强,出现对新媒体重视不够、学校成员媒介素养不高、危机中媒体公关意识落后等问题。建议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加强对新媒体的预警与利用;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转变媒体公关思维,建立新闻发言人人才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沈捷 《编辑之友》2011,(11):61-63
新闻发言人作为某组织的代言人,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发挥着沟通组织、媒体、广大公众的功效。由新闻发言人担当主角的新闻发布会是事件危机公关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试从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公共关系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探讨当前风险社会环境下,新闻发言人如何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9.
辰目 《传媒》2008,(10):1
事情的逻辑是这样的:先是有了“三鹿毒奶粉”的事件;于是企业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计,展开了“危机公关”,而“危机公关”说来也简单,就是寻求新闻防扩散,包括以数百万元广告费的投放协议来换取对自己负面新闻的封杀;于是就有了“百度屏蔽门”事件:网友们同样输入“三鹿奶粉”、“肾结石”等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公众流行心理定势作为一种群体心理,对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也影响着公关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当组织陷入危机事件时,把握公众此时的流行心理定势进行危机公关处理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霸王集团旗下洗发水的"二恶烷风波"为例,浅析基于公众流行心理定势下组织的"微博公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