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关涉到他们自身人格结构的健全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以,其经典名著阅读的非理想状况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必须为阅读经典名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全力纠正经典名著可读可不读的错误观念;(2)必须大力倡导大学教师尽可能多地阅读经典名著;(3)必须贯彻"经典名著阅读先行"原则;(4)经典名著阅读的书目应当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 ,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人的素质、素养的养成上 ,明确提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文学素养”。要做到这一点 ,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 ,必须坚持“阅读经典名著 ,才能提高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新兴电子媒体变革的语境下,图像冲击文字,文学逐步边缘化,客观上造成了当前高校文学专业教育中文学文本阅读的悬置与缺席。回归文本,立足文本、深入感知文本是文学专业教育的基础和重点。要想让高校文学专业教育落到实处,我们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强化经典阅读,建设经典阅读书目,回归纸质媒介,倡导文本细读,在文学经典的深度阅读中建立健康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文学阅读课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探索如何平衡传统文学阅读与新媒体阅读对经典文学的影响,从师生各自角度出发,更新经典文学阅读的教学方式,使经典文学阅读课焕发新时代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名著导读这一教学模块,从“导“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走进名著,让阅读融入他们的生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立人",文学经典阅读对"立人"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解决目前因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小学生文学经典阅读量明显不足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积极指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学生有书可读.  相似文献   

7.
部分工科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学习,课程设置上只重视专业课,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观念淡薄;还有的学生虽然对文学经典感兴趣,但仍希望老师能给予一定的指导。本文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同时,探讨《经典阅读》课程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这门课程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职学生不重视阅读名著的现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办法,如激发兴趣,创设环境,适当推荐阅读作品,掌握重点内容,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等方法,让学生走进经典,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改革后,大学教学现状依然堪忧。学生仅关注四、六级考试内容,教学模式单一。对四级后续课程的设置,内容上可以将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了解英语文化、阅读媒体新闻、选读英文经典名著等,形式可采用自主学习。此中,还存在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写作教学通常以显性知识为主,直接面向应试,偏重于偏颇的理性分析,人文精神失落,中学生写作情感荒芜,文过虚饰,语言低俗无物.本文以内隐认知理论分析写作教学问题,提出四点总建议:尊重自主写作,提高感悟能力;重视情景体验,建立真情实感;进行环境熏陶,培养高尚情操;阅读名著经典,建立刺激阈限.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深化人文课程的改革,加强课程整合,形成具有特色和相对独立地位的教育平台,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建立完善学生人文素质的测评体系,引导学生加强经典名著阅读。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育专业需要用教育名著来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有必要为师范生建立少而精的教育名著阅读书目。教育名著阅读书目由任课教师和师范生共建非常必要,并且由于教育名著阅读书目的选定要建基于师范生的阅读经验,要依靠他们真正认同教育名著的内在思想、智慧与价值,它的研制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只有将教育名著阅读书目与学生图书角作为有机体,整体思考、共同建设才能做到双赢。共建之初,需要根据教育名著的外在客观标准为学生图书角拟定一个教育名著阅读书目初稿。鉴于使用教育名著的判定标准对历史遗存的教育著作进行鉴定费时费力,可根据各种教育名著导读类书籍认同的教育名著的重合率来形成该初稿。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因其信息的海量性、交流的互动性,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但也带来其思维习惯、学习方式、阅读方式及写作方式的变化,这对以培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及写作能力为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只有正视新媒体的影响,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氛围下,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专业学习,忽视经典阅读,认为经典阅读对个人今后就业"无用"。经典阅读在影响读者的价值观、世界观、人格塑造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意义,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阅读也是丰富人生阅历的良好伴侣。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历来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因此,开展文学经典阅读,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阅读名著的方法只是要改变阅读时间的内部分配,而不是要增加阅读时间;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就是将名著阅读与考点对接,有针对性地阅读,从而凸现积沉文化和应对考试的双赢,而不仅是推荐与兴趣的调动;打通阅读名著经脉的是耐心,不能仅靠热情;检测名著阅读效果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有益于人的发展,追求是快乐,而不仅是知识。  相似文献   

16.
对“西方名著阅读运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名著阅读运动是一场20世纪中期在赫钦斯(Robert.M.Hutch ins)和阿德勒(Mortim er.J.Ad l-er)等人的倡导下以阅读名著、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模式的一项代表永恒主义思想流派的运动,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影响。本文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西方名著阅读运动的产生、过程、结果及其实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名著进行典藏,能有效保存和利用外国文学经典名著,通过合理的组织与整理,使馆藏外国文学经典名著成为有序化的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过程.对原有资源进行重新有效配置的典藏,有区别地划分不同的书库,反馈用户服务的利用成效,为本馆工作人员及采访人员提供最可靠、最全面、最及时的信息,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益,保障图书馆的外国文学经典名著文献资源建设质量和利用率,使图书馆更好地开展服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典阅读成为了语文教学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发掘经典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与经典的精神对话中,提高语文素养,涵养人文精神,这已成为了语文教师教学实践探索中的一个重点。让“闲暇”进入语文课堂,使学生从容阅读;用“细读”深入作品内核,使学生体悟作品内涵;借“多元”阅读彰显师生个性。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词汇教学非常重要,但是缺乏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学生学起来乏味,理解记忆比较慢。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合理加入一些英美文学,特别是经典作品的阅读,不但能丰富词汇量,还能增加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所以,在词汇教学时将英美的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学习基础优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秉承"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的理念,倡导学生读课外书,读名著,读经典,组织一系列活动,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倾力打造"读书做人"特色,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和"孔孟"对话,与"李杜"共语,从书籍中汲取营养,用书香滋养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