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念孙《广雅疏证》一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殚精极虑”,十年才成,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学术观点和深厚的朴学功底.今人徐复先生在他的《广雅疏证·弁言》(江苏古籍出版社)中即说:“综观王氏《广雅疏证》一书,考证翔实,包罗万有,殚精极虑,成此绝业,求之当时,实罕伦比.其书为朴学家言,严瑮缜密,条理秩如”,给予了很高的也是公证的评  相似文献   

2.
王念孙的语言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广雅疏证》一书中.而其具体内容,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王念孙的音训、王氏对语言整体性的认识、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对前两方面的论述,已刊于《天水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和《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专辑.现在再来谈谈王氏在对语言的继承和发展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骆鸿凯的《楚辞》研究著作,现在可查知的有专著四种,论文四篇。他早年师从黄侃,习训诂、声韵之学,治学谨守师法。以小学读《楚辞》,尊王逸《楚辞章句》,辅以《说文》、《尔雅》等,不任意发挥,务求其本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楚辞中记载的剑铗、舟船、车类、工具及珍宝等器物进行疏证和比较研究,证明 楚辞反映出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各地环境、物产矿藏等等所具有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的联绵词,古人对这种语言现象早巳有所注意。《荀子·正名》说:“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喻则兼”。所谓“兼”就是指联绵词。明清的学者对联绵词非常重视,对联绵词作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明人朱谋讳最先编了一部《骈雅》把古书上的联绵词收集起来,仿照《尔雅》的篇目分成十三篇。这部书首先引起人对联绵词的注意,清人王念孙在《广雅疏证》及《读书杂志》中,对联绵词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澄清了古人对一些联绵词的糊涂认识,如对“犹豫”等的解释。近代人朱起凤因首鼠首施引起的风波而发愤著书,写成了《辞通》专著。符定一用三十年的时间编了一部四百万字的《联绵字典》。现代  相似文献   

6.
《楚辞章句疏证》集中国古典智慧于一书,随处可见其对古说的保有和诠释。另一方面,有些因增益产生讹传而偏离本意的地方也确为事实,但后者在本书中尚不到称之为瑕疵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元戴侗的《六书故》一书 ,学界历来毁誉不一 ,元吾邱衍全盘加以否定 ,称其书“杂乱无法” ,“甚误学者”。《四库提要》有否定 ,有肯定 ,否定重于肯定。到了 2 0世纪上半叶 ,开始有人来为戴氏说话。如马叙伦的《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唐兰的《古文字学导论》、姚孝遂的《许慎与说文解字》、陈秉新和黄德宽的《汉语文字学史》等 ,但始终没有一本专门研究戴侗的书。党怀兴教授的《〈六书故〉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版 )一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从写作目的上看 ,该书在《说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治乱归正、填补空白的…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的《楚辞》研究,主要集中在《管锥编》第二册《楚辞洪兴祖补注十八则》中。其他著作中也有零星论述。这十八则中涉及《楚辞》作品二十七篇,主要从训诂、释义、修辞、评文、鉴赏等方面,对《楚辞》进行探讨。钱先生的研究偏重于具体的文艺鉴赏,艺术范型的研究,大范围的比较,多学科的对照。在自觉的美学追求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研  相似文献   

9.
宋元之际学者戴侗的《六书故》引唐本《说文》以考释文字,明清以来治文字学的人又屡次转引以校《说文》,足见《六书故》所引唐本《说文》有其重要的文字学价值。《六书故》共引唐本《说文》五十七条,引用各种资料逐一加以考述,以见其价值所在,为《说文》学研究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0.
黄侃<文选楚辞平点>虽属读书扎记,信手批点,参差错落,寥零数语,然不乏真知灼见,其学术价值甚高.笔者撰<楚辞章句疏证>,时时参阅之,或采撷其说,或疏通文义,或核其版本,或辨其讹误,以为治<楚辞>者,黄侃<文选楚辞平点>当得深致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对"文化"一词的运用和阐释越来越广泛和自觉,对"文化"一词所做的界定和描述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真可谓汗牛充栋,众说纷纭。通过对文化一词的"化"的梳理和归纳,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变化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概念是课程论的"中心"与"基调"。反思"课程"概念界说的多样类型与定义方式,"简化范式"是其共有缺失。以"复杂范式"去理解"课程"概念的复杂性,可谓是建构课程本质观的新思路。狭义地讲,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广义地看,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系统。"课程"概念的复杂建构给予新课程改革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清代各省布政使有廉有贪。康雍乾时统治者曾极力扬廉惩贪,其惩贪之法为:健全法制,严格挑选,加强监察,严惩贪污。清中叶以后,贪墨之风愈演愈烈,其原因,一是官官相卫,沆瀣一气;二是人君不俭,执法不一。  相似文献   

14.
<庄子>是哲思和文心的结晶,"物化"是渡入<庄子>的要津.从哲学、美学、文学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展现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材城市化倾向"已经从一个边界明晰的事实概念扩大为一个多方参与的舆论"事件"。其间不仅包含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理想的追寻、对城市文明"先进性"隐喻的曲折表达,更隐藏着人们对乡村文明日渐远去的缅怀、对农村教育日益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忧患。  相似文献   

16.
互补理论——反思"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之争论,在本世纪初尤为突出。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的历史传承和理论内核的反思,导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7.
高静 《职大学报》2009,(3):36-38,63
相对于20世纪而言,21世纪初的女性写作不再是自己心灵呓语和世俗喧嚣的言说,而是有了一种很自觉的审美意识的支撑,带上了一定的时代感.在文学的书写中,女作家们抖落着满身的小资情调,以女性独立的生存方式和心理状态彰显着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者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狼图腾》这部影片对导演的要求异于平常,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狼"这个重要角色的影视表现,狼的精神的体现,狼与自然的融合,狼的图腾意义等都是影片表现的重点。文章通过对影片视听语言及"狼"的表现段落的分析,来进一步阐述这部影片对"狼"的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0.
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与南北朝诗人笔下的"龙城"和其他唐人诗中的"龙城"一样,只是用典,借指边关边城,既非实指匈奴龙城,亦非实指前燕龙城,更不是卢龙之误。"卢龙"一辞在唐诗中先是虚实并用,后来逐渐由今典演化为故典,与"龙城"一样是借指边关边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