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中12种地震科学期刊的计量指标的分析,从一个侧面评价了这些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同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我国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办到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状况.本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中的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0年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的数据为依据,对其中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年载文量、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篇均参考文献量和基金论文比等8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CJCR中收录的全国医科大学学报类的相应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4种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高于CJCR中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平均水平,但其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其评价指标间并不都呈线性关系.因此,对于大多数学报而言,应该扬长避短,再接再厉;对于少部分学报而言,需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意义]期刊学术影响力是学术界和期刊界关注的热点,已有许多学者对其测度指标结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缺少从整体上对测度指标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方法/过程]以632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为研究样本,构建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DEMATEL模型计算各测度指标的中心度与原因度,并结合原因—结果图分析各测度指标的重要性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测度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他引影响因子和复合总被引为强驱动型指标;平均引文数和影响因子是排名前两位的驱动型指标;5年影响因子为最显著的特征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政治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发展现状,探究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和期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政治学类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29个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近15000条推文及其社交媒体指标,结合政治学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指标,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评价指标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单篇推文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呈负相关,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与其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当前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对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效果有限,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有助于期刊社交媒体账号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7.
以全面、客观勾勒中文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能力原貌为目的,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统计了34种国内版图书馆学、情报学正式期刊的三类指标--来源指标、被引指标与网络技术运用,涉及11项具体指标.研究发现,部分期刊在不同指标的排序中跨度较大,发文量对基金发文量、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影响较大,但对H指数、基金发文率、被引率、影响因子影响较小,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对网络技术有一定的运用,但运用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尤其对开放存取的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8.
从文献计量的角度统计和分析了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分析化学类期刊近年来的发展现状及其学术影响力。引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0~2004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提供的统计数据,分别对9种主要的分析化学类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载文量、篇均引文数、基金资助论文比等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显示,2000~2004年9种分析化学类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影响因子均高于当年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的平均水平,说明该学科期刊在国内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强,但国际竞争力较弱。各期刊发挥自身的办刊特色,保持学科优势,期刊质量不断提升。《分析化学》的各项计量指标显示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将我国材料科学类期刊分为材料综合、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6类,对其影响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影响力不断提高,与其他学科相比,材料类期刊的影响力在国外处于下游,在国内处于中游。不同材料类期刊发展不平衡,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类期刊影响力相对较大,有机和功能材料类期刊相对较小,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和材料综合类期刊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农学期刊网上学术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计量测试报告》(2004年版)上公布的368种农学期刊4项网上文献计量指标统计数据;将《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年版)上公布的418种农学期刊根据全文上网程度的不同划分为3组,对这3组期刊的网上和印刷版本6项文献计量指标作了比较;对开放存取与非开放存取农学期刊的网上和印刷版本6项文献计量指标分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①总体上,农学期刊的网上影响力和网上的即时反应速率相对较低,农学期刊的读者利用网络的能力可能较低。②期刊全文上网程度与3项网上文献计量指标正相关;对于相应的印刷版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3项指标均随着全文上网程度的提高而提高。③开放存取农学期刊的3项网上文献计量指标和3项印刷版文献计量指标均分别高于非开放存取农学期刊的指标。基于上述分析和比较结果,针对不同类别期刊,提出了我国农学期刊提高网上影响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CiteScore和《期刊引证报告》(JCR)期刊评价体系收录期刊的异同进行比较,并分析CiteScore对期刊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潜在影响。【方法】 对CiteScore 2016版及JCR 2015版收录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者在期刊收录范围、相互覆盖程度、期刊影响因子计算方法、影响力排名分区的差异,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在2个评价体系中的表现。【结果】 CiteScore和JCR所采用的评价期刊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类似,对期刊影响力的评价结果总体存在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CiteScore和JCR将并存一段时间,并推动完善国际期刊评价方法的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评价我国心血管内科学期刊的现状和办刊水平,以2002年版至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依据,采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评估模型,对4年间14种心血管内科学统计源期刊论文的7项评价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来源文献量、国际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心血管内科学期刊数量多、规模大、学术影响力(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显著高于全国统计源期刊平均水平,但即年指标、国际论文比,尤其是基金论文比普遍较低。分析了具有代表性期刊的优势和不足,其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平均水平,尤其是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更是平均水平的3~5倍,而且该刊的他引率为0.95。提出了明确形势,准确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和明确差距,找到不足,克难而进等提高心血管内科学期刊办刊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图书情报工作》期刊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对《图书情报工作》期刊的载文、引文数据进行统计,并就该刊被引、作者被引频次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图书情报工作》作为核心期刊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借鉴国外SCI肿瘤学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调查分析了2006~2008年SCI收录的10种高影响力(IF>7)的SCI肿瘤学期刊,调查内容包括期刊的基本信息,文献计量学指标及数字出版等方面。对期刊新的评价指标——特征因子进行分析与讨论,最后探寻了国外高影响力的SCI肿瘤学期刊值得我国期刊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期刊评价新指标——特征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姆森路透科技集团于2009年1月22日宣布推出<期刊引用报告>增强版,其中增加了重要的文献计量指标--特征因子.详述了特征因子的研究背景、工作原理及其作为期刊评价指标所代表的含义,并讨论了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药学期刊2004~2008年学术影响力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2009,核心版)为依据,对近5年来我国药学类期刊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期刊各项评价指标及其排名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初步剖析了我国药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药学类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逐年上升,升高的幅度高于科技期刊发展的平均水平,且期刊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也逐渐增大,反映了药学期刊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影响力的增强,但与国际同类期刊相比,我国药学类期刊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期刊评优(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评优(价)指标分为3类:①评优指标,即以学术质量为主,推出全国范围优秀期刊的评价体系;②评价指标,以在某网(数据库)传播效率为主的在线优秀期刊、权威(核心)期刊评价体系;③评估指标,以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出版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在所有评价体系中,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被引率、基金论文比、Web下载率是共同关注的指标,这些都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属性,这就要求科技期刊办刊过程中必须把内容质量放在首位,无论组稿、编校还是经营活动都要围绕质量水平展开,学术类期刊尽量跻身国际平台,行业技术期刊必须关注生产实际,注重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水平,这样才能最大效益地发挥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影响力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提供的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22种高影响力医药期刊.以2004~2008年版CJCR为源数据,分析他们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这些期刊的国内学术影响力均较高,其影响力变化呈现4种趋势:一直上升、先升后趋于稳定、呈"V"形或波动上升与高位震荡;这些高影响力期刊同样存在基金论文比低、国际影响力低、影响力受到期刊学科性质和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其中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在减弱.  相似文献   

20.
论文影响力指标的建立、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旭 《情报科学》1999,17(5):545-549
文章建立了论文影响力指标及综合评价模式,通过对我国5所重点大学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对于综合考察评价科学共同体或个人的科研实力、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是有效可行的,未来几年间我国重点大学的论文国际影响力指标仍将保持较强的上升趋势。文章对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