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扩增片段多态性(AFLP)和微卫星(SSR)等DNA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各领域,为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分子水平上的理论依据。本文重点论述了DNA分子标记在动物保护生物学中,如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确定分类地位、探讨物种的系统发生关系、亲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具有简便、可靠、易于测序等优点.主要介绍了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及该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本课题组得到的大批优质棉花种质资源进行RAPD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鉴定,我们进行了对棉花有效的引物对的筛选,并完成了24个优质棉花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从48个随机引物对中筛选出了20对引物,这些引物对这24个优质棉花材料的有效性非常高,共扩增出113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65条,而且这20个随机引物对这24个材料的多态性谱带扩增效果非常明显,多态率高,能明显分辨出来源不同的材料.将这些多态性标记通过聚类软件分析,可将这24种材料明显的分为六类群,遗传多态性得到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具有简便、可靠、易于测序等优点。主要介绍了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及该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DNA技术鉴定动物物种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DNA技术用于动物物种鉴定常用的限制性片段多态(RFLP)、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AFLP)、扩增片段限制性长度多态(PCR—RFLP)、物种特异性引物扩增和直接洲序法等6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研究状况和方法的优链点进行了评述,指出了DNA技术用于动物物种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发晨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者利用PCR技术进行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鲇(Silurus asotus)五个地理种群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这五个地理种群是长江上游支流(四川境内的雅砻江、岷江、宜宾、贵州遵义的乌江)和长江中游支流沅江上游的渎阳河。选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只有HaeⅢ产生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果发现:南方鲇在野生种群和养殖品种间有分子遗传标记;鲇在长江上游支流各野生种群和长江中游支流溴阳河种群间有分子遗传标记;但在该基因片段上没有鉴别南方鲇和鲇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中分别扩增出16S、23S核糖体RNA基因(rDNA),以[a-^32P]bATP经缺口平移法标记rDNA后作为广谱探针。选用BamhI、EcoRI、HindⅢ等不同限制酶,对肠杆菌科细菌及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暴发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酶切。凝胶电泳分离各片段后,通过Southern杂交。获得各菌株rDNA指纹图。每个细菌都可以从r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得到鉴定。rDNA指纹图显示出种特异性。明确地区分出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传染源。该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既可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也可作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并且概述了它们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3)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品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9.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产地之一,我国的棉纺织品也畅销世界各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房卫平,长期致力于棉花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棉花抗黄萎病的分子标记,并建立了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由他主持完成的项目“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GS豫杂35、豫杂37的选育及其应用”获得了2011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月2日,记者有幸专访了房卫平。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DNA分子标记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分子标记的发展,论述了DNA分子标记在基因组作图、基因克隆、物种亲缘关系分析及疾病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现代植物育种的策略之一。与传统的形态学生理指标选择相比,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显的优越性。尤其在植物抗病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作了简要介绍,结合抗病育种综述了其在育种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野生太白米DNA进行分子标记分析,获得DNA指纹谱。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太白米进行遗传分析。结果:用RAPD标记方法可以从DNA分子水平看出种间差异。结论:本方法可为野生道地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高低油酸花生的种植、DNA的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再扩增、制胶及差异片段的回收、纯化、克隆等一系列操作,摸索出一套AFLP分子标记下的分子克隆技术,适合于花生,也适合于其他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开发具有种属特异性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物来监测哈茨木霉在其入侵的试验菌群中的定殖和生长,为哈茨木霉应用于生物防治等生态和生物技术中提供支撑。创新要点:多种木霉属真菌能与各种微观和宏观的生物有机体建立相互作用。利用这些相互作用,木霉可做为原生种群的入侵物种而用于生物防治。本文通过使用试验菌群为研究模型,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物来监测菌群中哈茨木霉的生长状态。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从16个10聚体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其中1个引物扩增出对应哈茨木霉的条带。对该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设计5个20–23聚体引物。成功利用引物对2F2/2R2和2F2/2R3278分别特异性地扩增出哈茨木霉BpT10a菌株278 bp和448 bp的DNA片段。同时,用这两个引物对14个哈茨木霉菌株和几种不同的真菌菌株进行特异性对照试验,也只成功扩增出哈茨木霉菌株。此外,使用真菌DNA混合物和试验真菌群的DNA为模板,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引物对2F2/2R2进行评估。当仅使用100份SCAR标记物或哈茨木霉仅占整个菌群的0.1%时,仍能检测出哈茨木霉。重要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SCAR分子标记能有效监测菌群中的哈茨木霉的定殖和生长,具有较高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水产生物遗传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SR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子标记,具有简便、稳定、DNA多态性高等优点。ISSR标记呈孟德尔式遗传,大部分ISSR标记为显性标记。综合有关文献就ISSR的原理、操作及其在水产生物品种鉴定、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多样性检测、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简要分析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7.
陈云风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107-109,160
本文对分子标记的特点、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在作物育种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特别叙述了分子标记在水稻育种研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DNA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分子标记是目前林木遗传育种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子标记技术,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的发展过程,介绍了DNA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上应用情况,认为RAPD分子标记技术更适用于林木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19.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并且概述了它们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几个方面:(1)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及基因定位;(2)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3)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4)品种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20.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及原理,真菌DNA碱基组成的分类鉴定、DNA分子杂交、真菌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分态性的分析以及随即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