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DSPACE的LIB 2.0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指出用户互动是Web2.0和Lib2.0的典型特征,提出以开源软件系统DSpace作为数字图书馆核心引擎的Lib2.0模型。综合资源、技术和服务管理讨论了基于DSpace构建Lib2.0的技术可能性和应用优越性,并论及与Lib2.0相应的Librarian2.0。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市场供求的特点及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提出Lib2.0应定位为内容与组织严格受控的信息资源系统,个性化学习资源库和学术信息中心,以文献为中心的的多种应用集合体.结合成功的Web2.0案例,提出基于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与豆瓣网的Lib2.0模式.  相似文献   

3.
Lib2.0用户参与激励机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阐述Lib2.0服务理念与用户参与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相对成熟的Web2.0网站用户参与激励措施与方法,分析了Lib2.0用户的需求、忠诚度及参与心理,探索了Lib2.0用户参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及信息知识交流的激励方式与方法,并初步提出了优化的Lib2.0用户参与激励模式。图2。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2.0环境下学术型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探讨当前学术型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学术型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完善及服务水平提高的措施进行研究。通过网络调查了解潜在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完善信息资源组织结构与服务模式,并辅以长期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用户参与,是提高学术型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Web2.0给互联网用户带来的是网络思维及网络应用方法的变革,也给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具体实施带来更多的支持。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现存服务的局限性,指明了Library2.0时代数字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Web2.0的兴起,图书馆界积极探索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产生了Lib2.0。本文以华北与华东地区的六省及直辖市共计171所大学图书馆作为网络调查的对象,通过分析归纳总结了Web2.0技术在大学图书馆的应用情况、主要信息服务方式及其在大学图书馆得以推广使用的优势所在,展望了Lib2.0服务在大学图书馆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渗透·互动·个性化——Lib2.0时代学科馆员学科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科馆员在高校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图书馆实现学科服务功能的关键岗位。实现Lib2.0 的服务理念,就要遵循Lib2.0渗透、互动、个性化特征,将学科馆员的服务通过网络渗透到教学科研与用户,引导用户参与信息收集和知识创新,根据用户体验服务的效果来改进服务,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并利用虚拟信息平台开展个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Lib2.0无处不在。没有障碍的服务理念与现代高校图书馆开放与共享的追求一脉相承。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又与现代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Lib2.0发展现状和服务模式的分析整理,结合Lib2.0移植手机后移动信息服务的起步阶段用户在移动环境下的特别信息需求,探讨了融合3G/4G后的Lib2.0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试论Lib2.0与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Lib2.0及个性化服务的出现及发展,阐明Lib2.0是个性化服务的继承与发展,从资源—知识—服务三个角度说明Lib2.0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意义所在,对Lib2.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建立互动和信任的图书馆文化才是个性化服务稳步向前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Lib2.0关注理念、技术和广大用户的参与,以不断促进服务的创新。当前高校图书馆网站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为了顺应Lib2.0的理念,高校图书馆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通过相关技术,来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图书馆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Web2.0对Lib2.0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阐述Web2.0的概念、特点和技术,以及对Lib2.0的概述,分别从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Web2.0的发展对Lib2.0的影响。Lib2.0趋向的成熟化。最终将把图书馆的数字化推向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2.0环境下的个人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玉 《晋图学刊》2008,(4):41-43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2.0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分析了二者的关系,总结了图书馆2.0环境下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及有关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Web2.0理论及理念的发展与影响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悄然进入了Lib2.0阶段。在Google、Yahool等搜索引擎的强势下,Web2.0给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与Web2.0技术的应用密不可分,作为Web2.0家族中核心技术之一,P2P技术将会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P2P技术给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个性化服务、信息组织、数字化资源服务模式等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4.
在Web2.0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经历了最初的认知阶段、广泛应用阶段、向Lib2.0的映射阶段和整合与共享阶段。这一时期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具有时代同一性规律、个性化发展规律和多元化建设规律。分析Web2.0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轨迹,把握数字资源的发展脉络,总结数字资源建设规律,有利于图书馆界科学地掌握数字资源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趋势。指导网络环境下的数字资源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论证按需服务是数字化图书馆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以及充分吸收以构件技术为代表的软件复用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图书馆2.0的理念构建了一种按需服务的数字图书馆模型,并研讨其功能结构和对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Lib2.0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创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Web2.0和Lib2.0的含义简介,指出在Lib2.0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变化,并对Lib2.0时期的信息服务内容的创新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最后提出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叶鹰 《图书馆杂志》2007,26(8):15-18
指出Web/Lib2.0的核心精神是"开源、互动",体现这一精神的图书馆2.0资源模式是具有微结构的微内容,实现这一模式的技术途径是需要一个图书馆2.0的X引擎,而具备个性化设计的宏服务则是图书馆2.0的服务形式,图书馆2.0与个性化图书馆的结合正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生态哲学与Lib2.0的对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Web2.0的Lib2.0正成为图书馆界讨论、研究的热点,用户互动、交叉是Web2.0和Lib2.0的典型特征。生态哲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基本问题的学说,生态哲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工具,为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依据。生态哲学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本文运用生态哲学的理念和方法,通过生态哲学与Lib2.0的对接,研究了目前我国Lib2.0创新服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