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那一天深夜12点多,电话铃响了。是儿子打电话告我范总去世的消息。那夜,我想了很多。是的,他活着的时候,我们想得不多。他走了,我们却想了很多。范总走了,我失去了一位心中崇敬的老领导,失去了一位让我获益颇多的良师益友;范总走了,是一个当代文坛才子、新闻大家的别离;范总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当代  相似文献   

2.
一、广播行风热线类节目的发展现状行风热线节目这几年在广播界风起云涌,影响越来越大,它充分发挥了广播特长,为政府和群众搭建了桥梁,维系了纽带。从政府角度说,通过此类节目的运作,改变了执政理念,扩大了执政渠道,提高了办事效率,树立了政府形象;从群众角度说,百姓能与领导面对面交流,增加了诉求渠道,增加了亲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急剧变化的历史进程中,有两件大事在深切影响着所有媒体的走向:城市化和碎片化。因为城市化,有了社区社群,有了互动,有了自媒体;因为碎片化,有了聚合重构,有了分众,有了流媒体。  相似文献   

4.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视制作与播出技术的飞速发展,省级和地方电视台都逐步完成了由模拟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改造,纷纷组建了后期制作非编网络,实现了全网内各种节目源的资源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节目质量,降低了播出事故,节省了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一线市场的市场熟了,消费者理性了,渠道丰富了,终端饱和了,竞争加剧了,中国企业的老板开始紧张了,都准备把营销战场从一线城市拉到更低的地方了,这才有了激情四射的二三线市场营销竞争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雷虎 《湖北档案》2016,(3):28-31
画家夏克梁更新了朋友圈,配上了一句话—— 有一种悠闲,叫提笼逗鸟. 不知是这手绘还是这话触碰了我哪根神经.我回了一句:有一种可能,叫更多回忆?夏克梁用画笔回答了我的问题——发过来12张手绘照片,组成了《光阴的故事》12幕情景剧,直接把我送回了小时候.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我已经在我们村生活了将近50年,从广播、收音机到彩色电视机,我切身体会到了社会的进步,从电视里学到了许多新鲜的东西,让我足不出村也能知天下。如今,有了农家书屋,我亲身感受到了知而后能变。有了农家书屋,我们村才是有了新气象。请看我村"三变"。一变:天天吆喝声不断的茶馆安静了  相似文献   

8.
书架     
《出版广角》2013,(14):91-92
文学艺术《群山回唱》作者:[美]卡勒德·胡赛尼著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定价:36.00元提要:1952年,阿富汗,贫穷的村庄沙德巴格。10岁的男孩阿卜杜拉和3岁的妹妹帕丽经历了一场可能永生难以挽回的骨肉分离。一连串的变故之后,便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苏联人来了,战争爆发了;苏联人走了,军阀们来了;军阀们走了,塔利班来了;塔利班走了,美国人来了。国破家亡,故事的主人公被迫流散……  相似文献   

9.
李晓芳 《大观周刊》2012,(44):334-335
回首以往的传统语文教学,不禁令人沉思。课堂教学死扣章句,条分缕析的,条条框框使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了没有感觉的容器,成了照抄照搬的工具,没有了情感,没有了快乐,没有了灵性,也使“语文”这个最具灵性的学科失去了灵性。久而久之,教师成了“主人”,学生成了“仆人”,没有了所谓的自我空间。难怪有好多学生直呼“好累”,这一句“好累”,发泄了不满的情感,又体现了传统教育的几多失败(扼杀了多少孩子的灵性),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改革,还学生以自由,还学生以情感,更重要的是还学生以灵性、活力。  相似文献   

10.
汉朝经历了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期。汉朝的档案保护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发明了杀青保护竹简的方法,字迹材料方面出现了人工墨品,修建了多处著名的档案库,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档案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与公众自我议程设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春 《新闻界》2007,(4):29-30
在网络传播模式下,"议程设置"仍然存在,但由于传受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议题设置权下放,传播内容多元化等新特点,同时,网络中也出现了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并为传统媒体设置议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科技论文结论与结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6,18(2):114-115
针对科技期刊论文结尾部分使用"结论"或"结语"2种不同层次标题的现象,对结论与结语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认为"结论"与"结语"的概念不同,应根据实际内容恰当使用"结论"或"结语"作论文相应部分的标题.  相似文献   

13.
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陆 《图书馆论坛》2007,27(1):18-21
批评了图书馆“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应当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知识管理与读者服务相统一、“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相统一,以促进信息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全面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大明 《编辑学报》2006,18(5):347-348
针对某些科技期刊(如医学、生物学等期刊)研究性论文的结尾普遍采用"讨论"而不是"结论"的现象,对"讨论"与"结论"的概念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指出:在一般情况下研究性论文的结尾应该是"结论"而非"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分析图书情报学教育“信息化”的表现和意义,比较我国内地与美国的“信息”课程设置;讨论“信息化”与专业设置方案的关系;指出课程的“信息化”必须注意系统性和适应性。同时,将我国内地、台湾地区与美国开设的“自动化”课程进行对比,认为我们应使课程的“自动化”不断扩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6.
回顾自《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发布以来高校档案整理有关规范的发展历程,疏理高校"卷""件"结合整理模式产生的背景、理论依据及实践状况,分析该模式的执行困惑,即"卷""件"整理的执行范围不明确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各高校探索"卷""件"结合档案整理模式,应遵循"共性+个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全宗档案分类的起点应明确为按档案门类分类,不同档案门类之间所用的整理分类等可以互相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Ever since the concept of "docum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was pat forward, there have been disagreements as to its rela- tivrtships with "coilectian building" resulting in the confusion in the use of ihe}two concepts. The paper, through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and the historic limits of the concept of "collectian building",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influence of tire concept of"document resource development"??and points out the inevitable historic trend of the substitution of "document resource develvptnant" for "cnilectivn building" It also .redefines the concept of 0dpcument rcsvurce development" and lays a logic faun- datian for the docum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ory.  相似文献   

18.
财经新闻报道的国际化是我国财经新闻报道内容的拓展和报道方式的创新。本文就我国财经新闻报道国际化的动因、在报道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等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2008年以来,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趋势更加明显,维度更加多元。具体而言,档案治理理念的提出是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重要标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调整从机制体制层面打通了档案事业从"国家模式"走向"社会模式"的路径;档案馆藏结构的多元化,为这一过程奠定了资源基础;档案工作的公众参与有利于实现公众诉求,是档案事业转向的重要体现;档案服务的社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是这一过程的又一力证。在档案事业转向的过程中,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应主动顺应上述变化,在推动档案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施博  魏佳 《传媒观察》2020,(5):82-87
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后,很多艺术类高校的学生积极以"艺"抗"疫",用艺术的视角,聚焦当前疫情环境下的民生问题,表现出极高的媒介素养。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探讨融媒体时代艺术专业媒介素养的教学与实践,分别从图片、影像、音乐、社交平台、产品设计以及装置等抗击疫情的艺术作品来分析媒介素养教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