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脑卒中和交通事故造成上肢损伤的人数逐年上升,医疗领域对康复器械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实际需求,开发以气动人工肌肉为驱动器的4自由度(肩关节外收/内展(被动)、前驱/后伸、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可穿戴上肢康复机器人。首先设计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并采用气动人工肌肉作为肘关节与腕关节的驱动器。然后针对该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主动康复训练控制策略,设计两种控制策略。通过穿戴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60例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测试组(n=30);对照组仅采用腰椎水平牵引治疗,1次/日;测试组在采用腰椎水平牵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普拉提斯运动康复治疗,对患者腹肌和腰背肌进行力量训练、柔韧训练和协调训练,1次/日,6次/周;治疗时间为8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周及8周时,测试组腰椎前屈与后伸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P<0.05),RMQ功能受限评分及疼痛强度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普拉提斯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关节活动度,减轻其功能受限及疼痛程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振动杆训练对精英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筛选26名精英射箭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名。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射箭力量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射箭力量训练的基础上还进行振动杆训练(30min/次,3次/周,共8周)。所有运动员在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检测与训练系统测试双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肩胛骨平面外展45°时外旋/内旋向心性收缩运动的峰值力矩;使用表面肌电图记录双侧前锯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和肩胛下肌的sEMG信号;采用OSIS评估振动杆训练对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训练8周后,仅实验组双侧肩关节向心性收缩峰值力矩、双侧肩关节sEMG肌肉活性及OSIS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时,实验组的肩关节向心性收缩峰值力矩、双侧肩关节sEMG肌肉活性、OS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振动杆训练能显著加强射箭运动员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肩胛骨主要稳定肌的激活水平,可作为射箭运动员发射技术动作时肩关节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问题,运用横向组间对比和纵向组内对比的实验设计,分别在实验前、实验中(第10周)、实验后(20周)进行三次测试,选取安静心率、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等指标,研究20周规律的太极拳锻炼是否能够改善青少年相关身体测试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实验组安静心率在第10周出现显著性降低、其他指标男女实验组均在第20周出现显著性改善.研究结果表明20周的规律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青少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atha瑜伽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Hatha瑜伽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康复治疗。以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尺(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颈椎关节活动度(CROM)为测评依据,对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停止治疗6个月后的测定指数进行测评。结果:1)治疗8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NPQ评分和VAS评分较实验前均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颈椎关节活动度较实验前均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2)停治6个月后,两组组内各项指标与停训前后比较,实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VAS和NPQ评分明显上升(P0.05),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变化(P0.05)。3)随访12个月,复发率实验组(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P0.01)。结论:Hatha瑜伽、温针治疗均能不同程度的减缓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在停治一段时间后,瑜伽练习更能维持疗效,抑制复发。Hatha瑜伽作用优于温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高山滑雪运动员肩关节陈旧性损伤康复工作进行研究和总结,为相关损伤制定康复方案、明确康复目标及任务、选择康复方法及手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和康复目标, 设计了为期8周、3个阶段的康复方案,运用针灸、推拿、理疗、功能性训练等方式,从肩关节疼痛等级、活动度、肌力3个维度观测康复方案的有效性。结果:8周康复治疗后,疼痛、肿胀基本消失;左侧肩关节活动度趋于正常,后伸、外展、90°位外旋动作活动度方面与同级别男性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肌力恢复率达到82.1%。结论:运用整体观设计的康复方案与运动员肩部陈旧性损伤情况高度契合,切实有效地缓解了肩关节疼痛,显著改善了关节活动度,大幅提高了肌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对后续顺利开展专项训练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运动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29例,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加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于入院一周内加入运动治疗;对照组29例,单纯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加针灸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运动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WMFT、FMA、Barthel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运动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提高肢体运动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玉米肽对脑卒中某些生化指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玉米肽作为天然运动营养补剂提供依据。方法:12名康复训练后并能独立进行太极拳训练3个月的男性脑卒中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正常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口服玉米肽4周,对照组患者服安慰剂4周。分别测试服药前后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SOD和MDA、血清睾酮(T)及10m步行时间。结果:服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服药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肌酸激酶(CK)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下降,SOD活性和血清睾酮(T)显著增加,10m步行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服用玉米肽的实验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玉米肽具有提高运动能力、促进疲劳恢复及能够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损伤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效及运动处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26例原发性OP患者按病情相当平分成A、B两组,分别进行不同负荷的运动治疗,运动项目为散步、跑步、健身操(结合哑铃、皮筋等器械)以及太极拳(24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推手)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运动的特点及Wolff定律制定运动处方。并且B组的运动负荷约为A组的75%。经18个月的运动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腰椎的骨密度值以及两组的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骨密度值都明显增大(P<0.01或P<0.05),并且A组的增幅大于B组;经疗效评定,A组治愈率为69.2%,好转率为23.1%,B组治愈率为38.5%,好转率为53.8%,有效率都为92.3%。疗效显著,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并且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1)。结论:运动疗法是原发性OP治疗既经济又有效的疗法;骨密度及疗效与运动负荷成正相关;散步、跑步、健身操及太极拳等运动组合是治疗原发性OP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0.
遵循运动处方原理和模式,以太极拳运动防治"肝肾阴虚证"高血压病为例,探讨其临床实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16周实验后,实验组C-反应蛋白(CRP)浓度降低与实验前相比有差异。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2)实验组收缩压较实验前有显著性降低,而舒张压有极其显著性降低。且实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值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有显著差异,舒张压有极其显著性差异。3)运动后受试者感觉心情愉悦、平衡能力增强、头脑清醒、身体轻松、精力充沛、无不适感等情况,实验组为95.15%,对照组为76.08%,差异显著。受试者自觉失眠、多梦、头晕、耳鸣、乏力、烦燥等不适症状得到改善,其中实验组为90.33%,对照组为87.53%;实验组在医生指导下减少用药量,感觉轻松自如、精力充沛,自觉症状改善,血压呈下降和稳定状态,实验组无自觉症状者为41.68%,而对照组无自觉症状者为31.83%,有显著差异,表明太极拳运动处方防治高血压病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具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女排和男举项目运动员肩周肌群肌力情况.方法:对广东省女排和男举运动员进行肩部评估,分别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女排运动员13名为I组、肩部功能正常的女排运动员8名为II组和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男举运动员9名为III组、肩部功能正常的男举运动员10名为IV组;使用电子测角仪和Hogan Mycroft 2手持式肌力测试仪分别对I组、II组、III组和IV组运动员进行肩部活动度和肩周肌群肌力测试.分别比较运动员在肩关节活动度和肩周肌群肌力的差异性.结果:与II组相比,I组肩关节前屈和外展受限明显(P<0.05);上斜方肌肌力下降非常明显(P<0.01),下斜方肌和前锯肌肌力上升(P<0.05),中斜方肌肌力变化不大;额状位肩袖肌群内旋和外旋肌力下降(P<0.05);肩胛位肩袖肌群内旋和外旋肌力下降(P<0.05),但120°的外旋肌力显著上升(P<0.01).与III组相比,IV组前屈、后伸和外展受限明显(P<0.05),尤以外展受限最为明显(P<0.01);上斜方肌肌力明显下降(P<0.05),中、下斜方肌肌力下降,前锯肌肌力上升,但都不显著;在额状位60°和90°内旋和外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明显(P<0.05),尤以60°外旋和90°的内旋下降最为显著(P<0.01);在肩胛位60°、90°和120°内旋和外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显著(P<0.05);尤而内旋时肩袖肌群肌力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与肩部功能正常的运动员相比,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女排和男举项目运动员的肩周肌群肌力下降,但下降的程度和因下降而出现的代偿应区别项目有针对性地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肺功能的变化,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混合运动处方对Ⅱ型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己确诊的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实脸组和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对实脸组的患者辅以为期1年的内养功、木兰拳、太极拳等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以45%~60%的抗阻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体脂百分比下降、腰臀比减小、脂肪肝改善、血压下降;血红蛋白、血脂以及心肺功能等指标在实脸前后有明显的改变,组间和组内都有显著性变化。表明系统、长期参加运动锻炼,可增强机体的代谢水平,起到减肥、降脂、降压的作用,并能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摘要:慢性腰肌劳损是武术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本研究将20名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核心力量训练疗法与低频脉冲电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受试者的腰部疼痛明显缓解,腰部功能障碍基本消失,核心区肌力获得显著增强(P<0.05)。结论:1)核心力量训练法和低频脉冲电疗法均可缓解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的腰部疼痛,增加腰部关节活动度,但在改善疼痛和活动度方面两种方法疗效没有明显差异; 2)核心力量训练法和低频脉冲电疗法均可增强患有慢性腰肌劳损的武术运动员核心区肌肉力量,但低频脉冲电疗法治疗后前屈和右侧屈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式太极拳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8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人)和太极拳组(37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治疗,太极拳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为期六个月的二十四式太极拳锻炼,并对两组对象实验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十四式太极拳有利腰部肌肉放松,缓解肌肉张力,增强肌肉力量,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外周神经的传导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离心阻力运动治疗跟腱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规定跟腱痛患者在膝关节屈曲和伸展两种条件下分别做跟腱离心阻力运动和跟腱被动拉伸运动。每组重复15次;每次三组,每天两次,共12周。结果:在12周结束时,82例患者痊愈59例(71.95%);显效16例(19.51%);有效五例(6.10%);两例无效(2.44%)。总有效率97.56%。结论:离心阻力运动治疗跟腱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问题,探讨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同时结合早期手法按摩在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38~73岁确诊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研究.结果:一个月的观察期后,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但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疗效优于按摩组和对照组(P<0.05).接受相同方法治疗(综合康复或按摩)后的不同类型(缺血性或失血性)脑卒中相互比较,MBI与FMA评分增加幅度虽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手法按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手法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的综合康复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的手法按摩,相同治疗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疗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养生筑基功对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国家女子摔跤队冬训期间,对匹兹堡量表评分7分以上的运动员,以养生筑基功为干预手段(实验为期8周,每周练习5次,每次1遍,均在每晚睡前进行)。采用Firstbeat Bodyguard及匹兹堡量表进行睡眠质量数据采集。同时,记录训练计划、监控受试者8周的血液指标,观察其训练负荷变化。结果:(1)在冬训基础准备时期的专项准备阶段及赛前准备时期的专项提升阶段,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呈交替上升状态,肌酸激酶出现显著增高(P<0.05),血红蛋白、血清皮质醇以及睾酮均无显著性差异。(2)干预后,匹兹堡量表(PSQI)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实验前相比匹兹堡睡眠量表总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无显著性差异。(3)干预后,运动员睡眠恢复时间及睡眠压力时间明显改善(P<0.05),睡眠总时长、平均心率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8周养生筑基功练习在训练量与强度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可有效改善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探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期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简单且易养成运动习惯的运动项目;方法:定制受试者入选标准,按性别比例1:1选取60名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且各组性别比例为1:1),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干预,对照组正常生活(无运动干预且期间无其它规律性运动活动),实验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理指标、生理指标评定,并在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对实验组患者后续运动人数及运动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经过为期16周的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则无明显变化;实验干预结束1年后实验组80%以上的患者养成了良好运动的习惯,且大部分运动者周平均运动时间在lh~4h之间;结论:16周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且易使患者养成良好的后续运动习惯,因此,认为健步走结合乒乓球运动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易实施的运动组合,应予以针对性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太极拳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药物加太极拳锻炼(药炼组)和单纯药物组(药物组),观察实验前后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红细胞(RBC)膜钠(Na -K .ATPase)、钙泵(Ca2 -Mg2 .ATPase)酶活性.结果:两组血压降幅存在差异(P<0.05),血浆NO浓度、RBC膜钠泵活性变化存在差异(P<0.05,P<0.01),钙泵活性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NO合成与释放;促进RBC膜钠的活性;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平滑肌细胞对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善血管内外阻力.太极拳运动能降低高血压.实验显示钙泵活性不活跃,证明太极拳运动并非通过影响细胞膜钙泵活性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反应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从肺功能和运动耐力两个方面分析太极拳对中老年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同指标的康复疗效并深入分析其生理机制。方法: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文献数据库,收集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所纳入的1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运动干预稳定期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应量为: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95%CI:3.08,0.68,5.47,P=0.0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95%CI:2.97,2.23,3.72,P<0.0000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95%CI:4.12,2.87,5.38,P<0.00001)]、6分钟步行距离[(95%CI:57.3,39.42,75.17,P<0.00001)]均有改善效果,而最大呼气量[FEV1(95%CI:-0.02,-0.08,0.04,P=0.48)]指标分析后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太极拳运动干预对稳定期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稳定期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原因在于太极拳运动可提高身体肌肉耐力,同时可改善机体神经系统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