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诗派对诗学“六义”的重新整合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而比兴是中国诗学最基本的范畴 ,也是毛诗派诗学“六义”中重要的两项。通过对毛诗派在对“六义”重整过程中开掘出的比兴新义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和中国文学走上纯粹诗学化道路之由  相似文献   

2.
毛诗之学的主要贡献在经学 ,文学批评史对毛诗派的理论文献有自己的关注重心和解读立场。和先秦诗学相比 ,毛诗派诗学表现出明显的理论视野上的转换。由于毛诗派在转换理论视野时 ,对前在的知识缺乏自觉的批判意识 ,理论品格带有混沌驳杂的性质。但毛诗派正是以其理论的混沌驳杂性 ,在中国文学观念净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陈涉之启汉高”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学史大都将“九叶”归入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范畴, 但也有的诗论家、诗人( 包括“九叶”诗人) 认为“九叶”诗派更多的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而从新诗现代化与现代主义, “九叶”诗派在艺术上对现代派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吸收, “九叶”诗派在思想内核上与现代主义的本质区别, 以及“九叶”诗派为深化发展现实主义所作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就看,现实主义的天空将永远闪耀着九颗“严肃的星辰”。  相似文献   

4.
三《礼》注与《毛诗》的关系体现在三《礼》注与《毛诗》经文、《毛诗序》、《毛诗传》三方面的关系上。通过对郑玄所作三《礼》注的考察,可以发现三《礼》注中引《诗》、解《诗》不仅用“三家《诗》”,同时也涉及《毛诗》经文、《毛诗序》及《毛诗传》,已经初步显露出融合今古文《诗经》学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作为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蒋士铨在当时诗坛具有独特的地位,一方面,他与当时著名的诗派“性灵派”的代表袁枚和赵翼被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但另一方面,他的诗学又不同于性灵派,而是在豪荡中自有一股磊落迂回之致,带有宋诗派的痕迹.本文从蒋士铨的学诗历程和他的交游出发,试图考察他的诗学源流,阐述清代江西诗风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古代各类训诂专著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训诂观念,这些观念对训诂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体式、术语、方法、范围等四个方面对《毛诗故训传》蕴含的“训诂理念”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其对训诂学所作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毛诗诂训传》蕴含着丰富的语法观念,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对语法的认识水平。这些语法观念涉及的范围很广,其表现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充分认识《毛诗诂训传》的语法价值,对汉语语法尤其是语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文学流派,其中一部分是以总集命名的,如花间词派、西昆派、江湖诗派。而《花间集》《西昆酬唱集》和《江湖集》,正好代表了文学流派与总集的三种关系。就总集编者是否有意开创流派而言,江湖诗派界于花间派和西昆派之间:花间派的盟主、谱系和风格,基本上是由总集编者和后世的研究者根据实际的状况概括出来的;西昆派的盟主、谱系和风格,基本上是由西昆作家自己确立的;而江湖诗派的情形则既不同于花间派,也不同于西昆派。  相似文献   

9.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视赋比兴三者为《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这一观点,受到人们普遍承认。但在《诗经》研究过程中,却明显地存在这样的倾向:重比兴,轻赋法(尤其是雅颂中的赋法)。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条:其一,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缺乏形象性;其二,雅颂是朝廷之歌,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大部分是反现实主义作品,这就决定了它多用赋的手  相似文献   

10.
发轫于秦汉的边塞诗,在盛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人出现,“边塞诗”派得以确立,并有若干佳作名篇拱卫。因其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显著,故宋明清以来,代不乏人。当代军旅诗歌亦受其影响,为其它诗派所罕见。  相似文献   

11.
本字零证     
今人把用羊毛纺织的细布料叫“毛哔叽”,那“哔叽”的本字应当是什么字?按“哔叽”的本字应当是“纰(?)”.《说文·系部》说:“纰,氐人(?)也,从系,比声,读若《禹贡》玭珠.”段玉裁注:“氐人所织毛布也.《周书》:伊尹为四方献,令正西以纰(?)为献.《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马龙)夷能作(比毛)(?).(比毛)即纰也.《华阳国志》同.”《说文·系部》又说:“(?),西胡毳布也,从系,(?)声.”段往:“毳者,兽细毛也,用织为布,是曰(?),亦假(?)为之.”  相似文献   

12.
以戴望舒和卞之琳为主将的现代派诗是一股追求“纯诗”的文艺思潮,是在三十年代前期逐步形成,在三十年代中期臻于成熟的一个新诗流派。这一诗派的创作,师法西方现代派,承继中国古典诗词,注重意象的契合,以象征的手法造成意境的朦胧美。比较起来,戴望舒的诗有柔婉秀丽的抒情魅力,属主情派。卞之琳的诗有深沉冷隽的哲理意味,属主知振。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统诗学对初期白话诗人审美心理的潜在影响,使得他们在进行新诗创作的时候,较多地借鉴了传统诗歌的诗境构造方式、语言形式,和“比兴”手法,因此一部分初期白话诗体现出了比较突出的民歌风味。传统的“比兴”在初期白话诗中的运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表层的“修辞学”的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诗学审美思维方式的内在引力,生动地展示了在“汉语言文学”这一大文化背景下汉民族诗歌的“特殊话语形式”对新诗的原型影响;同时,这种运用也显示了新诗在表现方法上的无限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西厢”故事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永远的经典,尤其是王实甫改编的《西厢记》使得“西厢”故事达到巅峰。《西厢记》的巨大成功根植于深厚的艺术传统之中,经过了长期的滋育和蜕变。从《莺莺传》到《董西厢》,才构成了杂剧《西厢记》的深厚艺术传统。本文拟抓住《莺莺传》到《西厢记》这条脉络,分别从世界、作者、读者、文本四要素入手,去探究和分析“西厢”故事流变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杰 《江汉学术》2023,(3):63-71
《九叶集》为九叶诗派在新时期语境中争取到相当的合法性。不过置身1980年代初期的历史转折时段,《九叶集》在编辑出版时仍以现实主义来标榜自己,并据此展开一系列“自我审查”。如此来做,自然包含许多权宜性的生存策略,但它对九叶诗派的艺术品质、精神向度、文学史地位等还是构成诸多限制。稍后香港出版的《八叶集》,看似在辑选内容上续接了《九叶集》,但事实上已将艺术基点移位至现代主义,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九叶集》的价值坐标系,有效突显了九叶诗派长期被遮蔽的现代诗学品质,也推动了诗派内部南北诗人的历史占位的调整。此后在“重写文学史”的时代语境下,九叶诗派的现代主义内涵得到更为深入地挖掘,但也容易被过滤为“现代主义”的单一色调。  相似文献   

16.
心意的飞越:谢朓诗的飞鸟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鸟意象从先秦以至齐梁呈现由起兴—比兴—写生的大略历程。谢朓写实性的飞鸟,其一用来体现生意盎然的春天,作为“春天的歌手”出现在山水诗中;其二以远去的飞鸟拓展辽阔渺远的艺术空间,表达思乡怀友的情绪。特别是后者具有鲜明的飞鸟情结和艺术个性,扩大了山水诗的“平远”结构的表现形式,对于后世具有范型作用。另外,还用传统的飞鸟比兴手法,表达自己不愿明言的政治处境和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17.
林昌彝是清末一个突出的诗论家。他的论诗著述与一般传统诗论不同的是深深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有着严肃的写作主题。他的诗论既不完全与近代宋诗派相同,亦与桐城诗派、同光派不尽相同,但彼此又有着一定关连。由诗评看,他是宋诗派的一个边缘分子。在道咸同光的以宋诗派为主流的传统诗坛里,他的诗论能避免偏狭,在诗史上成绩卓著。但处在中国近代开端、革新思想与要求正抬头的时期,他仍属守旧派的文人。  相似文献   

18.
评睦州诗派     
睦州诗派之称谓首见于谢翱《唏发集》,包括唐代十位睦州籍诗人,然并非一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皇甫浞为韩愈派诗人,其他诗人出入白居易、姚合、贾岛之间。其诗窘于边幅,格卑调弱,对南宋后期的江湖派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克庄"本色"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后期江湖派诗人刘克庄的"本色"诗论是针对当时诗坛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其"本色"论既有对理学家之诗和江西派末流之诗的针砭,又有对当时诗歌流弊的理论拯救;既有对传统儒家诗教的接受和继承,又对当时的诗歌发展提出了"有情性、尚比兴、益世教、重声律"的规范性要求,进一步丰富了"本色"诗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在盛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本文试图从王维的具体作品入手,对他诗歌中山意象水意象的艺术表现形态进行了精当的归纳与分析,对王雏诗歌山水意象的生成原由和审美品格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阐发。进而指出王维创造山水意象伴随着强烈的生命律动,这与诗人以澄明清澈的心灵观照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