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急管理效能需要信息使能的治理技术来实现,通过构建区域信息治理、信息承载力与公共社会系统三者之间的承载递阶结构与相应的信息使能动力学模型,提出基于信息承载力的应急管理使能过程模型与相应的信息治理定量评价体系,并总结出信息干涉预警、信息系统仿真模拟、信息共享协同、信息评价驱动的关键信息治理使能技术与三维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理解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在线社会网络用户进行信息共享的动机,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构建在线社会网络用户信息共享的动机模型,并提出若干研究假设,最后以芦山地震为背景,对新浪微博用户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在线用户的满意度、利他主义、道德感知影响微博用户的信息共享行为,形象声望和对微博用户共享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唐晓波  李新星 《情报科学》2018,36(3):125-129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逐渐成为网络用户获取知识的渠道,然而由于其具有社交性和知识性双重属 性,其知识共享的机制较为复杂。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共享机制的分析有助于改善社区中知识传播的效果与效 率。【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系统动力学方法进 行仿真模拟。【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关系维度对于社区知识共享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结构维度对于共享有明显 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治理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一元治理"向社会多方协同互动的多元化转变,多方协作已经成为应对各类社会突发事件的必然发展趋势。应急协作过程中需要大量信息予以支持,因而信息共享成为应急协作中的重要环节。对应急协作中的信息共享进行探讨,梳理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现状,基于我国当前应急协作中信息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法制、共享观念、信息技术以及监督激励等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治理从政府为中心的“一元治理”向社会多方协同互动的多元化转变,多方协作已经成为应对各类社会突发事件的必然发展趋势。应急协作过程中需要大量信息予以支持,因而信息共享成为应急协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应急协作中的信息共享进行探讨,对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现状进行梳理,基于我国当前应急协作中信息共享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法制、共享观念、信息技术以及监督激励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加强食品供应链信息共享角度,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分析食品供应链信息共享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建立无政府惩罚下食品供应商和加工商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接着在模型中加入"政府惩罚"这一外部参数,通过动力学仿真表明:信息共享概率随共享成本、单独不共享收益反向变动;随共享超额收益、单独共享收益和政府惩罚力度同向变动。同时证明了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博弈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无限逼近事实真相,依此作出更为科学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决策.政府大数据治理分为汇聚、融合、应用3个阶段,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从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应急管理过程构建大数据多源信息融合治理框架,包括治理主体、治理信息整合与主题数据库、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等模块,分析在多源信息融合治理框架下,从政务资源整合、共享共建平台建设到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的过程和实现途径.研究表明信息融合是提高食品安全应急管理能力的核心议题,是跨组织、跨部门协作的关键;政府必须基于共建共享的理念,将合作与共享纳入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中;安全与监控体系应贯穿政府大数据融合过程,通过技术工具和数据标准实现数据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通过对网络社群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帮助网络社群管理 者更好地利用平台吸引用户并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方法/过程】基于TAM模型和信息生态因子理论,构建网络社 群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 【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信息人的成员信任,信息易用性以及信息共享的云计算技术对网络社群用户的信 息共享意愿有积极作用;信息延时性和信息共享的技术风险对网络社群用户的信息共享意愿有消极作用;网络社 群用户信息共享意愿和信息环境的交互氛围对网络社群用户信息共享行为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虚拟社区已成为大众知识共享的主要渠道,识别与分析互联网环境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科学评价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效果,促进网络用户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法,构建了基于在线用户、知识属性、虚拟社区平台、知识共享情境4个维度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的指标体系;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运用DEMEATEL方法分析因素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构建并分析因素关系网络图;最后,利用DANP方法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结果/结论]识别出知识效用、用户共享意愿、知识质量、信任与认知距离、共享氛围是影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发明  宋雅静 《情报杂志》2012,31(6):135-138,148
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创意产业集群网络中缄默知识的共享与转移,结合动力学和复杂网络对缄默知识在不同结构集群网络中的共享与转移做了数值仿真和分析.结果显示缄默知识的共享与转移速度在随机结构、BA结构、小世界结构和规则结构的集群网络中依次递减,且焦点个体对BA结构集群网络中的缄默知识的共享与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互联网作为信息生成与共享的重要载体,会助推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发酵与舆情蔓延。发掘驱动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过程机制,是破解其次生灾害与疏导舆情累加效应的核心所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技术接受模型(TAM)的理论视角,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为背景,采用问卷调研与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展开实证研究,剖析网络情境特征以及网络信息受众的认知-心理状态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整合驱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是网络情境特征与信息受众认知-心理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非常规突发事件关联网络集体行为意向具有情境依赖倾向,会受到媒介信息丰富度、网络社会联结强度两大因素的驱动;信息受众的认知-心理状态是网络情境特征驱动网络集体行为意向的重要桥梁。研究还揭示了TAM理论在网络舆情导向中的普适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concept of acculturation has been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an adaptation process, whereby immigrants lose aspects of their heritage cultures in favour of aspects of a host culture (i.e. assimilation).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cculturation preferences result in various possibilities and influence consumption behaviour. However,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consumer acculturation is underexplored, although the social purpose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online is utilized for a variety of social purpose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 offline to an online context, in which social networks play an integral part in immigrants’ communications, relationships and connections. This study merges the views from a number of leading contributors to highlight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future consumer acculturation research influenced by social media. The research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consumer acculturation.  相似文献   

13.
The transmission of online emergency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n active means of expressing public opinion and has vitally affected societal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iques. This paper analyzes interactions between three groups in time and space using a classic SIR (susceptible, infected, and recovered) epidemic model. Through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analog simulation analysis, we utilize data from China's Sina Weibo (a popular social media platform)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101 major incidents in China that occurred between 2010 and 2017. We divide these emergencies into four types—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s, public health events, and social security events—and conduct a simulation using three examples from each group.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control of public opinion is both cheaper and more effective when it occurs at the initial stages of an incident. By coopera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can facilitate emergency management. Finally, if netizens trus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make cooperative decisions, maintain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online public sentiment.  相似文献   

14.
协同理论视角下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花 《现代情报》2019,39(3):109-114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突发事件的各主体应急协作提供条件,提升各主体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完善应急协作机制等提供依据。[方法/过程]本文阐述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入协同理论的可行性及必要性,构建了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的协同框架,分析其信息产生主体、使用主体、管理主体之间以及各主体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而从构建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标准化平台、应急信息资源共享协同传播模式和应急知识资源协同管理模式来实现应急处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结果/结论]基于协同理论的应急处置信息资源共享可以实现应急信息从源头到收集、整理、传递等过程中冲破组织界限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创造,对各主体应急协作过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a new phenomenon among online users. As Internet users utilize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as a useful communication tool to maintain their social networks, this study explorers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users’ knowledge sharing in particular.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knowledge contribution behaviors of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 users by sharing through user created contents with one another. By employing a socio-technical approach,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roles of social system factors such as ethical culture, social tie,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examined technical systems factors such as structural assurance of service providers and structural assurance of the Internet. The survey method was utilized in order to empirically test the research model.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contributions are discuss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6.
能有效预测在线社交网络中人的行为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当前在线社交网络存在多种交互方式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构建一种多维社交关系的在线社交网络链路预测的方法。基于社会影响和选择两种机制构建在线社交网络多维网络结构,综合各个维度节点和连边的拓扑结构,实现多维社交网络预测矩阵的集结,在降维后的网络上进行链路预测。利用百度贴吧数据集实验验证,从AUC和精确度两方面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维预测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赵艺  李平 《情报科学》2021,39(11):45-50
【目的/意义】突发疫情环境下将形成大量网络舆情,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传播趋势可为突发疫情环境下的社 会保障应急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本文从网络舆情信息交互影响要素、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机理两方面分 析突发疫情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机理;并从网络舆情传播趋势特点考虑,以新冠病毒肺炎李文亮事件为例,采 用Elman 神经网络模型,选取网络信息数量以及情绪总量和主导情绪作为网络舆情传播趋势预测主要变量和辅助 变量,对突发疫情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趋势进行预测分析,针对预测结果制定相关社会保障应急机制。【结果/结 论】研究提出可通过完善网络舆情相关法律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社会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五项 社会保障应急机制,以期为突发疫情环境下维持社会稳定性提供依据。【局限/创新】未来研究中可结合更多相关实 例进行分析,从而使研究结论进一步得到丰富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网络消费者协同信息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信息行为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有关理论,分析了Web2.0环境下用户基于社交网络的协同信息行为。通过分析其动因及协同过程得到网络消费者协同信息行为的一般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消费者协同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