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重症缺血性肌挛缩症,效果不佳.本文报告了35例缺血性肌挛缩畸形患者康复的效果.通过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和除挛Ⅰ、Ⅱ、Ⅲ号中药浴疗等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康复率达54.29%,总有效率为88.57%,经最长为10年时间的临床随访,效果巩固.同时对Volkmann氏挛缩症手功能及ADL的评价问题以及缺血性肌畸缩畸形的康复程序进行了讨论.十年来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该综合疗法是缺血性肌挛缩畸形非手术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疗法是冠心病康复方案的主体。介绍了冠心病运动疗法的机理、适应症、禁忌症、具体的运动形式和方法,以及体育运动对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育康复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体育康复的功能与作用已充分得到显示,但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研究在国内仍十分薄弱。笔者用体育康复的整体性观念,对疾病和治愈赋予新的解释,提出在实施体育康复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和运用的“三个统一”;强调体育康复过程中内因的作用,主张通过具体矛盾的分析选用相应的治疗手段;提出把人体功能的恢复与改善作为体育康复的重要任务;阐明体育康复在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康复与其它医学门类的相互联系;强调体育疗法在体育康复中的重要地位等。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运动康复方向本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目前我国康复医学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培养运动康复人才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案、师资、实验室及实习场所等不足,将来进入康复治疗领域面临严峻挑战。提出了开拓运动健康促进新领域,发展体育运动疗法专业方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问题,探讨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同时结合早期手法按摩在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38~73岁确诊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进行研究.结果:一个月的观察期后,各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但综合康复组患者的疗效优于按摩组和对照组(P<0.05).接受相同方法治疗(综合康复或按摩)后的不同类型(缺血性或失血性)脑卒中相互比较,MBI与FMA评分增加幅度虽有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期手法按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手法按摩配合运动疗法的综合康复效果要明显好于单纯的手法按摩,相同治疗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性脑卒中疗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应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运动损伤规律与康复进行研究。研究呈现了竞走项目运动员主要损伤部位及数据特征、损伤类型及数据特征、损伤原因及数据特征、康复措施及数据特征;针对研究结果,论证并提供了治疗竞走项目运动损伤的康复性体能训练疗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法治疗运动训练中肌肉软组织损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T90-1型电脑电刺激肌肉力量训练仪》先后在国家田径队、举重队和部分省市体工队及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一附属医院和西安红十字会骨伤科医院等单位进行了数千人次的电刺激肌肉软组织损伤康复的实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电刺激疗法在促进训练后局部肌肉的放松与恢复、高水平运动员肌肉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分别运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和易化技术对两组情况相似的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经过两个月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有显著提高,但运动再学习组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易化技术组,为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颈椎病已日渐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普遍问题之一,运动疗法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物理替代疗法,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但目前对于此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本文综述分析颈椎病运动疗法的必要性、方法和疗效评定等方面的现状,提出今后应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可从运动处方研究,探讨机制,为颈椎病的康复提供定量化、科学化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阐述体育锻炼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深化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体育康复的科研工作 ,为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不断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 ,形成一套融医疗保健、心理保健、体育疗法为一体 ,以运动处方为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推动体育产业和运动康复产业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健康中国战略和共享发展成果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阐述运动康复产业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国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基于运动康复产业现状,对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生产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对德国等国外运动康复产业发达国家进行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值得我国运动康复产业借鉴和学习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运动康复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运动康复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对策和路径:进一步扩大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规模,建立和完善运动康复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拓宽健康服务业优惠政策的惠及面,降低税费,建立运动康复产业行业协会和职业认定体系;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完善和创新融资机制;实现祖国传统运动康复技术与现代运动康复技术相融合,建立中国特色运动康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运动员由于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造成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极为多见 ,本组 36例患者 ,根据急慢性损伤的不同情况 ,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 ,配合运动性康复措施 ,疗效满意。治愈显效率 69% ,总有效率 97%。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阶段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为研究主体,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卫生事业整体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人类疾病谱变化等方面对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通过访问全国开设运动康复专业本科院校主页的招生信息相关栏目及专家访谈,调查统计了各院校2014年运动康复专业招生情况,分析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为政府和高校开设运动康复专业培养运动康复专门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心脏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对心脏血管生长的影响在临床中已获得资料。本文回顾了对血管的增殖和新生有重要作用的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认为VEGF的生物学活性与运动心脏的形成和心脏康复密切相关,深入对心脏VEGF的研究将使我们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加深运动心脏和病理心脏的形成与运动疗法和心脏康复在机理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将60例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测试组(n=30);对照组仅采用腰椎水平牵引治疗,1次/日;测试组在采用腰椎水平牵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普拉提斯运动康复治疗,对患者腹肌和腰背肌进行力量训练、柔韧训练和协调训练,1次/日,6次/周;治疗时间为8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周及8周时,测试组腰椎前屈与后伸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P<0.05),RMQ功能受限评分及疼痛强度评分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普拉提斯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关节活动度,减轻其功能受限及疼痛程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6.
单纯性肥胖治疗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单纯性肥胖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中医手段、行为疗法和手术治疗。本文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肥胖是种慢性病,其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以低热量饮食结合运动疗法为主,且需持久以恒,儿童单纯性肥胖治疗方法,应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饮食指导和行为调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全球康复辅具产品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康复辅具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产业布局分散、产品特色不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弱、康复理念相对滞后等问题。探究我国健康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现阶段丰富健康产业发展理论和促进健康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介绍美、日、英三国健康产业园的经典案例,借鉴其经验,探究“福建省连江海峡康复辅具园”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和政策制定,为工业4.0时代背景下康复辅具产业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刺按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7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按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的470例患者,采用电针、推拿、动态牵引、康复体操等方法治疗一个疗程。结果:治愈310例,好转15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7.8%。结论:本综合疗法对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缓解疼痛、消除局部水肿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脑卒中和交通事故造成上肢损伤的人数逐年上升,医疗领域对康复器械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实际需求,开发以气动人工肌肉为驱动器的4自由度(肩关节外收/内展(被动)、前驱/后伸、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可穿戴上肢康复机器人。首先设计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并采用气动人工肌肉作为肘关节与腕关节的驱动器。然后针对该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主动康复训练控制策略,设计两种控制策略。通过穿戴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突出中华传统、体育特质的康复体育学科建设,对康复训练学的定位、特质与构建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思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其定位,在于突出身体康复,同时注重功能恢复;其特质,在于突出身体功能训练,改善和提高功能水平,同时注重身体素质训练;其构建,在于把握“差异与差距”,“传统与特质”和“恢复与康复”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