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F0002-F0002,F0003
2001年,天水师范学院为了立足地域优势,整合科研力量形成学科优势,凝聚办学特色,决定成立陇右文化研究中心,作为专门从事陇右文化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科研机构。陇右文化学科建设以此为平台而起步,第二年陇右文化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作为天水师范学院惟一人选的省级重点学科,在省教育厅的指导支持和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  相似文献   

2.
立足陇右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天水师范学院创建陇右文化学科,并被列为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几年来,围绕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初步构建了陇右文化学科体系及研究内容,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学术队伍。创建了优良的学术风气和用于支撑学科活动的环境,开设了10门左右陇右文化校本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和讲义,使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推动陇右文化学科走上了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带动了全校学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雍际春教授主编、研究人员集体编写的《陇右文化概论》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陇右文化地域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未能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为了发展陇右文化,推进陇右文化的研究,构建陇右文化的学科体系,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集体编写了《陇右文化概论》一书。《陇右文化概论》一书由雍际春教授设计篇目结构并统稿、定稿。第一章专门叙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及研究意义,重点对陇右文化学科体系和基本研究方法等基本理…  相似文献   

4.
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陇右文化。陇右文化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学科体系、学科队伍、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四个方面建设陇右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伏羲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影响########################侯维民,江悦,等(1——001)立足地域优势,探索重点学科建设的新途径——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陇右文化”学科建设实践初探##########雍际春,于志远,等(1——005)杜甫的“陇道难”与李白的《蜀道难》之比较##############  相似文献   

6.
发掘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依托地域文化学科建设进行学报特色栏目建设,是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必由之路。《天水师范学院学报》充分发挥陇右文化学科平台作用,开设"陇右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注重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7.
天水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学科是文史学院历史悠久、基础扎实、学科积淀深厚的支撑学科之一,2004年被确定为校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为甘肃省精品课程。目前,中国占代文学学科确定敦煌文学、杜甫陇右诗研究、中国古代侠文化与侠文学为今后努力的学科方向。该学科带头人为汗聚应博士。  相似文献   

8.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根据所处地区独特而丰富的陇右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人文资源以及经济因素等特色和优势建设"陇右文化研究"特色栏目,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发表了大量的陇右文化研究成果,"陇右文化研究"栏目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声誉日益提升,进而带动了<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对于诗人杜甫来说是极为不寻常的一年,"一岁四行役"的经历使他的生活和创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陇右时期是他生活的转折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转型期。杜甫这一时期的诗作具有与其他时期不同的鲜明个性,其价值和地位已为愈来愈多的人肯定和认可,而其成就的取得则和陇右的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他的陇右之行和诗歌创作又对陇右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两者之间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探究,有助于对杜甫诗歌的深入研讨和对陇右文化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从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历吏事实、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论述陇右文化的生成及其演变.肯定了陇右文化的优长,指出了陇右文化的缺陷,提出了提升陇右文化并使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一些见解.陇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本源价值十分突出,准确认识这一久远的地域文化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突破口,也是反思反省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陇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天水师范学院聂大受教授和霍志军博士在大量搜集材料、整理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陇右文学概论》一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两千多年来陇右文学的发展脉络.挖掘和探讨其中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地域文学的研究方面做了成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师范学院教授雍际春主编的《陇右文化论丛》(第二辑)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继2004年12月《陇右文化论丛》(第一辑)出版之后出版的《陇右文化论丛》(第二辑)作为展示陇右文化研究成果的学术园地,正式与2005年12月与读者见面。《陇右文化论丛》(第二辑)共收文章三十六篇,涉及秦文化、历史地理、文化艺术、风俗民情、民族宗教、文物考古、旅游开发七个领域,其中以秦文化、历史地############$理、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居多。秦文化方面,收入王子今等先生的文章,主题以早期秦文化为主。历史地理方面,收入赵逵夫等先生的文章,论题涉及西…  相似文献   

13.
陇右是黄河流域文化的渊薮之一 ,陇右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放性、多元性、包罗性、浑融性是陇右历史文化中最具特色、最为闪光的亮点 ,也是陇右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最为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1):145-F000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44页,逢单月25日出版,全国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天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实现学术与教学、科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研究与西部开发有机结合为办刊理念,是第i、四届“全围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甘肃省优秀期刊”,开设的“陇右文化研究”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陇右文化研究、伏羲文化研究、杜甫陇右诗研究、陇有人物研究、敦煌学、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研究、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研究等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特色专栏,同时开设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中外语言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自然科学应用研究等常规栏目。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尤为期待本刊特色专栏选题文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开发的不断推进,地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已渐成趋势.探索开发陇右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对保护和传承陇右文化,唤醒学生热爱故乡文化的自觉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有帮助.陇右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协调性、适宜性、特色性、促进学生发展性的开发原则,注重培育教师能力,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协作.  相似文献   

16.
陇右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多源中心之一,经济开发活动也开始甚早。但由于历史上各地自然条件、民族结构、政权分割等因素的差异,在开发时间和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形态特征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对各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历史时期陇右地区农牧经济的起源、农业开发、牧业发展、商贸经济的发展及其象征性意义进行论述,阐明陇右地区历史地位的变迁,对当前陇右地区的经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陇右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结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陇右地区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荟萃,多民族在这里相互杂居、和谐相处.中外文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补,既为陇右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又在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进程中使陇右文化得到重塑与改造,使陇右文学具有了开放兼容的优势和多元的文化生态.唐代关陇地区山川雄奇壮阔,民风淳朴刚强,文化积淀深厚,既是全国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同时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6):F0003-F0003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44页,逢单月25日出版,全国统一刊号,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天水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实现学术与教学、科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研究与西部开发有机结合为办刊理念,是第三、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甘肃省优秀期刊”,开设的“陇右文化研究”两次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陇右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9年11月11日《贵州省教育厅关于批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的通知》(黔教高发[2009]303号),贵阳学院政教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支持学科。这一成就的取得,无疑将进一步助推我院学科建设,为未来我院学科发展,提升我院办学层次,奠定重要基础。现将该学科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大同大学"文艺学学科"是山西省教育厅2004年批准的省级重点扶持学科。该学科突出同朔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研究。学术团队:文艺学学科团队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10人,归国留学人员1人;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山西大同大学教学名师1人。学科带头人凌建英,学术骨干石凤珍、李富华、郭剑卿、王志清、刘殿祥、薛文礼、裴兴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