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两者的起源与发展均不能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也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在韩国语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与语言使用及理解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适宜、适度地融入课堂,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学习并掌握韩国语。了解韩民族。  相似文献   

2.
引言: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语言大师王佐良曾指出:在翻译中虽然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但他面对的是两片文化”。不同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看似词义相近而实际隐含着不同社会文化内涵的词语。人们生活、劳动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就会使会什么样的语言,就会喜欢多用哪些词汇,而词汇的文化形象也就有了群体认同性。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从一个范畴域向另一个范畴域的结构映射。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隐喻相似性依赖于客观世界和主观认知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可以创造的。相似性实际上仅表现于两个事物之间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点,是潜在的,是人类在这两个具有差异性的事物中突显其相似面或相似点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禁忌是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民俗现象,禁忌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类主观上认为某人或某事物是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而被禁止的言行或是心理上被抑制的言行控制模式的总和。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促进文化认知,实现文化整合,进行社会控制和开展道德教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掌握其目标语所附在的文化。大学新生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下,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通过对大学新生进行英语国家文化能力测试,了解学生目前的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对未来英语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外语的学习可以说就是文化的学习 ,而英汉文化上的差异在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上反映尤为明显 ,主要表现为共有事物 ,文化联想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共有事物 ,文化联想意义部分相同 ;共有事物 ,仅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联想意义 ;不同的事物 ,文化联想意义相同或近似 ;特有事物具有鲜明的文化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本《玉篇》中形声结构异体字换用义符是有理据的,缘于造字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机结合。换用方式有三种:一是不同造字角度下的换用;二是同一造字角度下的相似换用,包括义符义近换用、义符所指事物的部分属性相同而换用两类;三是同一造字角度下的相关换用,包括义符所指事物客观上有联系而换用、人们主观上认为某些义符所指事物有联系而换用、以个别代一般三类。  相似文献   

8.
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把握不外乎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去认识构成客观物质世界的一个个事物,一是去认识事物与事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母亲的膝头上开始认知这个世界时。就知道了世界上有鲜艳的苹果,熊熊的炉火,流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种语言可以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作为一名语言学习者,不光要学习语言,还要学习它的文化。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如果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与该国人交流时就很容易出现交际障碍。因此,了解文化差异是学习语言的重中之重。从语言因素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语交际失败的文化因素及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人类语言能力的习得需要依托一定的认知能力。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汉语谚语中的概念隐喻,能够发现汉语谚语的形成和传承规律,增进人们对汉语谚语的了解和认知。基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设背景下,深化汉语谚语的了解和学习,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历史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是交流的工具,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英语学习也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自然地要涉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重视知识文化的传授。  相似文献   

12.
隐喻思维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思维与行为方式。词汇习得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隐喻思维能帮助学习者将词汇学习置于客观世界、人类经验及认知语言结构和意义中.从而提高英语词汇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礼貌原则存在较大差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言语行为是基于文化准则和文化价值之上的,因此,学习语言和学习文化同等重要,成功的交际也取决于学习者对文化的认知,而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清楚目的语国和母语中的礼貌原则的异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几乎所有讨论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者都承认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与语言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和促进。文化的形成和表达离不开语言,人们在习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就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而对一个民族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导致语言障碍。因此,外语学习不应只是一个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了解其目的语文化、拓展思维方式的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西方国家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简要论述了加强文化因素教学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认知心理学界的许多研究结果已表明工作记忆对语言表达、词汇习得、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显著影响,而近些年在外语界,关于工作记忆对二语学习过程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语言学界对工作记忆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没有充分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工作记忆有一个全面深刻地了解,可以为语言研究的许多领域找到重要的理论支撑框架、新的研究思路和更完善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也称作暗喻,通常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指在某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另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而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是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本文通过人体词对抽象域(称呼域)的映射,阐释了人体词"head"、"heart"、"hand"的英汉称呼语的隐喻化方式特征。  相似文献   

18.
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实践活动是脑和客观现实相联系而产生心理的中间环节。心理活动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也离不开心理活动,二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是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一个长期脱离社会生活的人,甚至连脑的正常发育也是不可能的。聋哑学生由于听力和使用语言的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与社会和群体的交往也受到限制,其身心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学习一种语言必须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语言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实际上是由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造成的。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20.
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认知特点对语言学习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遵循语言和认知关系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回译训练法是顺应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从不同认知角度促进学生二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