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武术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入手,从武术教学与“武术文化”的教育性、武术的发展与“武术文化”的动力性、武术的国际化与“武术文化”的民族性、武术学习与“武术文化”的激励性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重视“武术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武术专业学生与非体育系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定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武术专业学生在幻想性上高于非体育系学生;(2)武术专业男生在敢为性、世故性、自制性、敏感性上高于非体育系男生;(3)武术专业女生在忧虑性、独立性上优于非体育系女生;(4)武术专业女生在聪慧性、幻想性上优于男生,而在独立性和敢为性上弱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构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为高校公共选项课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研究构建了高校武术选项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测试成绩、单元测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武术套路测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武术自由创编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提示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武术选项课,此模式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早期教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武术套路学习,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种方法,对30名习武儿童和30名非习武儿童进行了对照性研究.从中发现:幼儿进行武术套路学习对塑造幼儿健康的体魄,培养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提高反应、模仿、表现、接受等能力及增进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为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为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笔者尝试将合作性学习应用到武术教学中,通过采用合作性学习方法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在武术教学中运用合作性学习,可以促进武术教学改革的深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武术教学中如何激发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教学任务的完成 ,要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两方面 .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爱和追求 ,来源于兴趣 ,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 .要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武术课密度大、枯燥 ,对柔韧素质要求较高 .对年龄较大、韧带硬、协调性较差的学生 ,如何上好武术课 ,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是当前武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针对武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几点看法 .1 引导学生端正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大学生武术的基础普遍较差 ,他们对武术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民间、武…  相似文献   

7.
采取了调查研究、数理统计、文献分析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验证逆向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期整体提高中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实验效果表明"逆向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武术学习兴趣,提高武术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逆向法"适合于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武术套路,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质量;"逆向法"符合新教材改革的要求,是完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武术传播展开研究,运用文化间性的话语逻辑探寻武术传播与间性存在的关联,通过历史爬梳、文化观照、逻辑思考及解析理路“四重维度”的书写范式探讨武术传播的问题、路径及对策。研究认为:传播理念趋同性与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削弱了武术传播的文化空间;在武术跨文化传播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他者意识”中的刻板形象构成了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碍。中国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互识互补、视界融合”的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求同存异、美美异和”的文化姿态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与“他者”文化对话共生的互通意识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蕴涵着文化间性的初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多元共生文化环境下得以显现和引申。本文通过凝视和构建武术传播的文化间性,希冀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分析入手,就武术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对外武术教学有别于本国民族的武术教学,武术对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不了解其文化的外来体育;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部分外国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和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存在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缺乏相应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师资及必要的武术文化传导等问题.建议:将对外武术作为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编写适合外国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培养武术国际型人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应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采用双语教学形式,不但要教授武术方法,更要传导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武合一”是武术传承的理想追求,近年来学校武术“淡化套路、突出应用”“优化套路、强调应用”“打练并进、术道融合”等教改理念都是在追求“文武合一”中对武术本质“击”与“舞”的改版性重论.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历史视角对武术本质进行分析认为:“击”“舞”一体是武术传承与创新的实质与依据,以“刻意练习”为语系的“击”与以“NLP教练技术”为语系的“舞”两套编码训练系统的合一形成武术技术传承与品质培养的教育指向.与以往重“技术教学”的教改理念不同,2013年学校武术教育联盟提出的“打练并进”教改理念是武术“击”“舞”一体、重“教育”传承的回归.学校武术只有实施散打兼顾套路、套路兼顾散打的教改模式、采取与时俱进的“刻意练习”与“NLP教练技术”教育技术策略,才能真正实现“打练并进”教学目标与“文武合一”的教育追求.  相似文献   

11.
历史呼唤关于人和人性的研究。明代封建社会日趋走向衰败,重振士风,宣传大学问迫在眉睫。阳明“心学”是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心学”核心内容“良知”的本质是人性。阳明先生强调“良知”人所共有。人人都能成为智者、圣人,目的是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提倡个性解放。因而,“心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人学,人性学。“心学”的创立是我国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里一次大革命。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主要运用实验法对"合作学习"在高校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巩固健美操技术技能;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交往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培养综合性,复合型的体育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论的预设性、研究工作的"自我消解性"以及相对独立的研究问题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SSK研究的发展前景。由SSK向后SSK的发展表明:我们不应停留于简单地去指明对于传统科学哲学与SSK进行辩证整合的必要性,而应努力在这一方面做出实质性的工作,并应更为深入地去思考究竟什么是科学哲学相对于实际科学活动的合理定位。我们既应明确反对各种"取消说",同时又应高度重视如何能以外部的各种相关研究为背景实现"科学哲学的当代重建",特别是,努力做好由"外推式发展"向"内生式发展"的必要转变,通过引入新的范畴更为深入地揭示科学的性质,切实加强科学哲学研究的反思性与开放性,更好发挥研究工作于实际科学活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三类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应用范围,为教师科学全面选用教学模式提供借鉴.采用对比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三类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讲解-示范-练习模式(讲解-练习-示范模式)适用于动作难度较大的新教材和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示范-讲解-练习模式(示范-练习-讲解模式)适用于直观性较强的教材和有一定体育能力的学生;练习-讲解-示范模式(练习-示范-讲解模式)适用于动作前后联系密切的教材和自学钻研能力较强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自学—指导”模式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自学—指导”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出该方法在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及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方面比传统的“示范—模仿”式教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教学中运用“自学—指导”法能为推进体院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摘要:区域武术文化研究对理解整体中国武术文化有着现实的学术积累意义,丰富的区域研究成果对近距离地认识武术文化有着重要的贡献。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地方武术文化研究”和“区域武术文化研究”两种范式的辨析以及“区域武术文化研究”的超越进路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下的区域武术文化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根源在于对地方武术文化和区域武术文化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混淆。前者只是研究某一固定边界的区域内部的武术文化事项,而后者则是藉由某一区域透视整体性武术文化内在运行机制的一种研究范式。遗憾的是,当前很大一部分以“区域武术文化研究”为名的成果,实质却是“地方武术文化研究”。区域武术文化研究应秉承藉由地方性知识达至整体认识的研究理念,在研究实践中,以文化场域为研究对象,从大问题出发,秉持整体观念,以客观中正的态度开展调查,努力探寻区域武术文化形成、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探究教学方法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学生现状,结合“案例驱动,引导教学”、“问题驱动”的上机实践和“兴趣驱动”的考核方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总结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五步教学法,该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社会形态研究,至恩格斯逝世为止并未成熟.列宁提出了"宗族社会"的概念,但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斯大林草率地将基本生产关系定为五种.郭沫若将"五阶段"视作研究历史的"先决条件",预伏了中国上古史研究的不幸.凡读过先秦典籍而又研究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都有一个"亚细亚形态情结",这一情结至今尚未解开.解开这一情结的关键,在于重新认定列宁当年提出的"宗族社会",实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献研究及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在理清“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混用状况前提下,阐明竞技体育的内涵,提出理清“竞技体育”与“竞技运动”二概念的必要性,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体育”的理解应扩大并准确其内涵,“体育”与“运动”不是同一层次概念;(2)竞技体育内涵身体性活动、运动属性与社会属性;(3)竞技运动是竞技体育所采用的身体性活动、运动;(4)sport(s)应根据情况分别对应于“竞技体育”和“竞技运动”;(5)理清二概念有助于确立竞技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定位,在理论和实践中把握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是巫鸿美术史研究的早期成果,通过对武梁祠千年学术史的考察,巫鸿以"中层研究"的方法重新对武梁祠石刻画像做出阐释。传统美术史研究注重视觉观念上的"图像"和"形式"两个核心概念,巫鸿则关注"空间"在美术史个案研究中的内在潜力和功能,通过重构一座单一的墓葬建筑探索其政治、宗教和思想含义。巫鸿利用"中层研究"的方法成功打通了武氏祠石刻画像的空间形式与汉代社会文化的联系,将武梁祠的研究转向更为具体的空间性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