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开放获取出版是基于互联网的全新学术交流和出版传播模式,已经在国内外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设。文章讨论开放获取出版在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出现的四个新特点和发展新态势,并对我国期刊开放获取多元出版平台提出运行选择意见。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中国科协79种开放获取期刊的问卷调查,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障碍、计划与期望,分析我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的态势,从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重视平台建设、加强机构知识库建设、重视制订开放获取政策、探索可行的开放出版经济模式、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对应的开放出版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丹麦的开放获取运动在图书馆、研究机构和政治层面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开放获取出版不断发展,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继续增加,一些机构已经建立了自存储政策而且着手实施存储平台的建设,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国家层面上推动的天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全球科学论文开放获取的发展脉络和最新进展,分析了学术期刊向OA出版过渡的几种商业模式,并比较其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开放获取在促进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的同时,也存在过度商业化、恶化学术生态的隐患。我国学术期刊应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开放获取模式,让读者和作者在开放获取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开放获取(OA)的发展,我国发表的OA论文持续高速增长,通过调研2015—2020年我国WOS论文数量和期刊文章处理费,重点测算2020年我国OA论文出版费和图书馆订阅经费转换的经济成本,预测未来五年我国OA论文发展规模,评估学术期刊从订阅模式转为开放出版模式的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从而提出国内图书馆及研究机构应对开放获取的策略,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开放获取转换谈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回顾历史,厘清开放获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在开放出版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为利益相关者定位,可挖掘开放获取发展的内在动力。文章用矛盾论法分析开放获取继续发展的前提是找到可持续的出版商业模式,总结了现有的7种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提出不同出版商应根据自身特点,量身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7.
开放获取的日趋发展促使学术期刊出版机构逐渐加入开放获取出版的阵营,并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八大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开放获取期刊的考察,从其开放获取期刊的概况和政策分析比较传统学术出版商和开放获取出版机构的异同,重点分析包括质量控制、版权许可和出版费用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出版背景下,选取10种代表性的巨型开放获取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官方网站、期刊引证报告、Scopu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期刊的影响因子、发文数量、论文处理费、论文接受率、论文出版周期等5个方面分析10种巨型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现状,并讨论巨型开放获取期刊未来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及问题,以期为期刊界政策的制订、作者论文的发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开放获取运动已开展有十多个年头。1992年只有五种期刊提供所出版的文章的开放获取。今天,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已增加到1200种。这些期刊向作者收取出版费,将其文章向公众提供,不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获取运动的进程中,图书的开放获取正在成为下一个关注点。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文章探讨了开放获取图书的"传统出版—数字化—开放获取模式"、"在线OA出版—开放获取模式"和"自存档—开放获取模式"三种开放获取模式,剖析了开放获取图书同构整合利用和异构整合利用的原理。在考察出版商、研究成果产出者和终端用户等利益相关者在图书开放获取理念、态度和行动转变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在全球范围内图书的开放获取发展会更积极,我国应在制定强制开放获取相关政策、建立开放获取图书出版平台、建立中国开放获取图书目录,图书馆整合利用等方面做好前瞻性研究,并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哥廷根大学开放获取运动的具体举措,涉及开放获取出版、开放获取知识库建设、开放获取项目组织和宣传等各个方面,通过相应的开放获取出版与存储协议、激励政策等机制建设,主持或参与德国、欧洲和全球的开放获取项目及组织来推进开发获取发展,为建设开放获取基础设施和推动欧洲及全球的开放获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开放获取运动和S计划的持续推进,全球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签订数量不断增加,通过研究转换协议签订的指南、内容及特点,了解全球发展概况,提出相应建议。利用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介绍签订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框架指南、前期数据准备、推荐的工作流程及相关条款,然后对EASC已登记转换协议的概况、框架内容、典型案例及我国的签订情况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主要特点及影响。转换协议对于全球科研生态系统的变革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需持续跟踪和研究国内外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签订动态和要点,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我国学术出版的调研分析报告以支持相关决策,尝试建立开放出版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李琦  梁帅 《科技与出版》2021,(3):146-151
开放科学时代,版权风险已成为开放获取出版发展的尖锐痛点,充分发挥区块链的技术特性有助于加强开放获取的版权保护.本文从出版流程的视角分析开放获取存在的版权风险,以P2P组网技术、密码学算法、智能合约等为技术突破口,探讨区块链在开放获取出版版权保护中的优势.结果 表明,在去中心化开放获取平台的建设构想基础上,区块链技术在审稿、发行等环节可实现版权保护,从而为数字经济时代加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提高期刊体系治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的数据库出版模式不能完全满足科研人员的科学交流需求,数据库涨价对图书馆造成较大影响,"独家协议"给期刊社带来负面效应,而开放获取出版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影响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发展的除了科研人员、期刊社、政府部门等对学术期刊实行开放获取的态度外,开放获取平台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杨凡 《图书馆学刊》2023,(10):110-112
开放获取出版对丰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强化学术交流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积极意义。国外图书馆从事开放获取出版服务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我国图书馆界具有有益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建立和健全开放获取政策、积极构建开放出版平台、为开放获取出版提供资金保障、重视开放获取出版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会对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产生重大影响,也会促动整个学术交流体系的变革.笔者从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内生条件和内在要求两个方面探讨这种出版模式的内在逻辑,试图回答这种出版制度的形成原因和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现如今,开放获取运动与开放获取资源愈发受到学术界及普通公众的关注。作为开放获取运动中的关键参与主体,高校图书馆在学术出版开放获取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利用ROARMAP平台,调查了28所高校图书馆发布的开放获取政策,对其发布时间、国家/地区分布、开放政策强制性、开放程度等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当前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政策制定的现状,剖析其政策中的不足,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政策制定提供意见与建议,从而推动开放科学在我国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联合期刊"实际发展状况,介绍"联合期刊"开放获取出版现状,通过分析开放获取对期刊影响力的促进作用,认为科技期刊应积极投入到开放获取出版运动中,最终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曾建勋  郑昂 《编辑学报》2021,33(4):359-364
开放获取运动给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带来变革.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危机,国际上的科技期刊积极回应:新兴出版商大量新办开放获取期刊;传统出版商开设OA子刊,化"危"为"机";多数期刊打造混合出版模式,实现转型过渡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科技期刊受到严峻的挑战: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发展不成熟,加速科研论文与经费外流;没有遵循国际OA标准,无法实行OA经营;政策制度不成熟,配套设施不匹配.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开放获取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遵循国际OA出版规范,创立中国特色的期刊OA模式;发展国内英文版期刊,实行国内外APC同质同价;建立集中开放获取平台,推进期刊集约化发展;确认预印本首发权,无缝对接科技期刊的优先出版;强化OA出版质量监控,培育市场化出版生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指出当今开放获取已获得广泛的民意支持,大学、科研机构等学术和管理部门纷纷出台开放获取政策,甚至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开放获取出版规模也迅速壮大,网络环境下传统商业学术出版面临挑战;开放获取顺应学术交流体系变革的需求,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认为学术交流体系的巨变将会给大学图书馆带来革命性影响,大学图书馆应顺应历史潮流,将开放获取提升为事关未来发展的关键议题,在未来开拓全新的服务领域,深度参与校园学术活动,实现图书馆的战略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