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和观察测量法,以部分110 m栏项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究起跑反应潜伏期、起跑反应时、起跑运动时、起跑判定时及压力阀值等起跑抢跑判定的相关参数对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起跑训练和比赛的影响,发现起跑判定时刻及压力阀值的测量与设定对运动员起跑抢跑判定有重要意义,提出国内比赛中不要提高起跑抢跑判定压力阀值,而且运动员在起跑训练中,应加强对电子起跑监视系统的适应性训练,改变"压枪跑"观念,以适应"零抢跑"规则。  相似文献   

2.
DZW-A型起跑反应时测定仪的研制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应时在运动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有经验的教师和教练员都用手动控制测定学生和运动员的反应时。根据心理学实验室中反应时测定仪的原理,研制出能在运动场上直接测定起跑反应时的DZW—A型起跑反应时测定仪。本仪器主要用于测定运动员起跑反应时和起跑教学中的反应时测定,测定的数据对于提高短跑速度专门训练效果、创造优异成绩和体育选材及改进体育专业起跑教学质量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世界优秀100 m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随着比赛轮次的递进,运动成绩的逐渐提高,起跑反应时逐渐减小,直至决赛时起跑反应时达到最快;男子与女子比较,男子的起跑反应时明显好于女子;运动员的爆发力越好,起跑反应时越快。  相似文献   

4.
起跑作为短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短跑运动员起跑的技术训练,改善运动员的起跑质量,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5.
对浙江省第13届运动会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四个组别的男女运动员起跑反应时没有呈显著差异。成年男子组平均起跑反应时大于14-15岁组和16-17岁组,起跑反应时在青少年比赛中与成绩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以第16届亚运会短跑项目354名男、女运动员的起跑后蹬的时间-压力曲线为研究对象,将起跑反应时分成实际反应时和反应动作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动作时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其个体差异明显大于起跑反应时和实际反应时,对反应时的测量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反应动作时与实际反应时无相关性,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测量互相不能替代;起跑反应时无法反映出运动员真正的起跑反应时间以及运动员反应时间的差异;使用固定的压力阈值来测量运动员的反应时间,没有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违背了国际田径规则中的公平原则;应以实际反应时作为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的测量值,以确保竞赛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一种起跑方式,运用得当,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人本体的最高速度。如何较好地完成起跑动作,提高短跑速度,关键在于运动员正确掌握各项技术,并在人体中枢神经指挥下,科学合理地协调人体各运动器官共同参予。经过分析,指出蹲踞式起跑要合理调配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技术及其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长春市几所体育院校的田径教师和练习短跑的学生进行初步调查,针对调查的结果,并根据短跑技术的特点和运动员的不同训练水平,提出在日常的训练中应该采用专项身体训练、起跑训练、技术训练、力量训练和心理训练等相互融合的方法,注重提高运动员的全面能力和素质,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以此推动短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竞技体育运动成绩和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运动员的动作重现仿真是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而3DVR(三维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较强的交互性、实时性和沉浸感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青睐,成为科技服务流程中数据重建和演示环节的重要手段.短道速滑一直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在短道速滑500 m比赛中,起跑阶段占据有利位置对比赛的整个进程有重要影响,如果能够抢先进入弯道,就可以为后续的滑跑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2015年国际滑联修改短道速滑起跑规则后,起跑技术向多元化发展.本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对2016/17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500 m比赛中武大靖改用侧向式起跑动作和一直使用侧向式起跑动作的加拿大名将查尔斯·哈梅林的技术进行解析,获得运动学数据调入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演示,从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武大靖在本次比赛中起跑效果稍好于查尔斯,说明武大靖对新技术的学习及掌握能力较强,建议其训练过程中应注重起跑反应能力的练习,增大起跑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同时应加强右侧下肢的力量性练习.  相似文献   

10.
运用标准的三维摄像DLT法测量和录像解析的方法,以参加第十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女子500m比赛的部分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500m比赛起跑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男子百米一二级运动员起跑加速技术差异及影响短跑起跑加速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三维高速红外摄像解析法对男子百米一级运动员(6名)和二级运动员(7名)的起跑和前3步加速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结果:①起跑器上阶段一二级运动员摆动腿屈髋角速度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摆动腿屈髋角速度峰值与平均水平速度呈正相关(P<0.05),与支撑时间呈负相关(P<0.05);②第1步水平速度与支撑时间、支撑距离呈正相关(P<0.05),第2步水平速度与支撑时间、支撑距离呈正相关(P<0.05),与腾空时间呈负相关(P<0.05);③起跑和前3步加速一二级运动员平均步频与平均水平速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起跑和前3步加速不同阶段的技术特点是不同的,起跑器上阶段是为了获得较大起动速度,因此要求较大的摆动腿屈髋角速度峰值、更短的支撑时间,而第1步和第2步加速阶段提高水平速度则需要更长的支撑时间、支撑距离和更短的腾空时间,起跑和前3步加速较快的步频有利于水平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依据起跑器挡板两脚到起跑线后沿的距离,设计了五种不同的蹲踞式起跑姿势。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比研究法,对5种起跑姿势前两步进行动力学研究。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重点分析了每种姿势脚着地过程中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和三个区的压力变化情况。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给实验对象设计的五种蹲踞式起跑姿势中,第二种姿势最适合该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以第16届亚运会100m跑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54人次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双波峰与三波峰两种曲线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双波峰结构优势在于双脚后蹬时间短和双脚后蹬力量更大,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在起跑训练中,我们应重点加强双脚后蹬用力协同性的训练。如果劳义在起跑训练中将其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由三波峰结构转变为双波峰结构,将使他的100m成绩由10.24s提高到10.21s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以第16届亚运会100 m跑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54人次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双波峰与三波峰两种曲线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双波峰结构优势在于双脚后蹬时间短和双脚后蹬力量更大,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在起跑训练中,我们应重点加强双脚后蹬用力协同性的训练。如果劳义在起跑训练中将其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由三波峰结构转变为双波峰结构,将使他的100 m成绩由10.24 s提高到10.21s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万紫千红     
起跑疾跑辅助器蹲踞式起跑在短距离赛跑中,有重要的作用.其技术较为复杂,一般运动员,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小腿在蹬离起跑器时,小腿往后上方甩;身体过早的直起,从而影响疾跑中速度的发挥.过去,在改进起跑的技术中,虽然采用了一些专门练习、辅助练习,但是仍不能消除运动员的恐惧心理.利用"起跑疾跑辅助器",可以纠正起跑技术中的缺点,它能消除运动员疾跑时身体前倾的恐惧心理,并能发展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提高我国短跑运动技术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以第16届亚运会100 m跑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54人次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双波峰与三波峰两种曲线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双波峰结构优势在于双脚后蹬时间短和双脚后蹬力量更大,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结构。在起跑训练中,我们应重点加强双脚后蹬用力协同性的训练。如果劳义在起跑训练中将其起跑后蹬时间-压力曲线由三波峰结构转变为双波峰结构,将使他的100 m成绩由10.24 s提高到10.21s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短跨项目运动员增加肌力及速度与运动能力协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Qualisys测试系统对训练前后的起跑技术进行运动学参数测试,用Biodex系统得到训练前后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动力学量。训练方法是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通过小负荷环节末端负重训练,增加肌肉尤其是对抗肌群的速度力量,通过增加小肌群以及对抗肌群肌肉的速度力量,改善运动员的动作技术、机能状态、提高训练效果,为运动员的训练方式的改善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影响短跑起跑速度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短跑项目的起跑速度是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学等相关理论对提高短跑起跑速度的若干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可塑性较大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跑决赛的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起跑后加速跑和途中跑及冲刺跑各阶段的速度结构特征。并对影响男子100m跑技术的诸因素进行灰色侧度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最大速度和100m跑成绩相关性最高。影响男子100m跑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为:30m~50m的速度和最大速度是影响男子100m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1.步幅大:男运动员的平均步数为44.5步,平均步长为2.25水。女运动员则为7.6步,水均步长2.11米。 2.步频快:男运动员全程是4.44步/秒,女运动员是4.40步/秒。 3.起跑快而稳:起跑反应时男运动员是157毫秒,女运动员是157.2毫秒。 4.加速能力强:50—60米段落或更远处达到了最高速度,有的甚至在90米以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